人民網
人民網>>最新報道

法中雙方都被對方文化所吸引(國際論壇)

雅尼克·林茨
2024年05月05日05:5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我們希望幫助法國年輕人了解中國和亞洲的歷史。隻有了解中國的過去,才能了解中國的當下,才能更好地促進彼此交流和對話

  

  “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重要演講,闡述中方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主張。我完全同意推動文明交流互鑒。

  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是歐洲最大的亞洲藝術博物館之一。作為該博物館的館長,我有責任拓寬法國人民、歐洲人民看待亞洲的視野。我們的年輕一代必須了解其他文明,其中亞洲文明特別是中華文明至關重要。我們希望幫助法國年輕人了解中國和亞洲的歷史。隻有了解中國的過去,才能了解中國的當下,才能更好地促進彼此交流和對話。

  長期以來,法蘭西文明和中華文明彼此欣賞、相互借鑒。2019年,在吉美博物館時任館長馬嘉麗女士提議下,法國總統馬克龍向習近平主席贈送了一部1688年出版的首部《論語導讀》法文版原著。這份國禮凸顯了儒家思想在法國的重要影響,也是兩國交往源遠流長的証明。今年4月1日,我在故宮參加了“紫禁城與凡爾賽宮——17、18世紀的中法交往”展覽開幕式。這一展覽呈現了法中兩國在文化上的相互影響。據我所知,20世紀法國畫家皮埃爾·蘇拉熱等對中國藝術尤其是書法著迷,也有中國畫家的繪畫融合了法中兩國藝術風格。法中雙方都被對方文化所吸引,有許多美好的交往故事。

  今年是法國和中國建交60周年,也是法中文化旅游年。在這個重要年份,吉美博物館將在促進兩國人文交流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我們將今年定為“中國文化主題年”,將舉辦為期一整年的中國文化藝術展覽和活動。我們將於6月推出大型中國單色瓷器展,9月起與中國文博機構合作舉辦明代金器特展,並將與中國國家文物局和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合作,於11月推出唐代主題大型展覽,屆時所有重要展品都將來自中國。我們將全力以赴在博物館展廳和網站上添加中文介紹,博物館中文網站最遲將於今年9月上線。

  今年3、4月間,我對中國進行了為期3周的訪問,出席首屆香港國際文化高峰論壇,參加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與敦煌研究院、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簽署合作協議。敦煌是我此次中國之行非常重要的一站。吉美博物館與敦煌研究院已有多年合作。這次我們簽訂了合作備忘錄,將重點建設統一完整的“數字藏經洞資源庫”,在學術研究、交流與人才培養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出更加具體和長期的合作項目。我們還成立了由雙方人員共同組成的合作委員會。我還有幸成為“敦煌文化全球大使”,將為推廣敦煌文化藝術做出努力。對我而言,這是一項重要責任。

  我在中國的博物館度過了很多時光,它們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中國有6000多家博物館,我雖然隻去過其中20家,但充分感受到了中國同行在展陳方面的努力。中國的博物館裡到處都是年輕人,這一點尤其令人欽佩。我希望吉美博物館也朝這一方向努力,吸引更多年輕觀眾,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亞洲、了解中國。

  (作者為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05日 02 版)

(責編:陳羽、溫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