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2024各地“高效辦成一件事”人民網系列觀察

浙江:從“一件事”到“一類事”, 助企政務服務提質增效

2024年04月18日09:1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早晨9點,位於浙江省台州市仙居永安溪上游的醫療器械小鎮裡已然一派繁忙景象:生產車間裡生產設備轟鳴﹔小鎮客廳裡資方和企業洽談火熱﹔科研中心的科研人員正埋頭鑽研……

小鎮企業服務中心二樓同樣人頭攢動,一出電梯就能看見“醫械小鎮服務中心”幾個大字,醫械企業的“急難愁盼”問題在這裡會得到“一站式”回應。

“一個中心就能解決幾乎所有難題,金融、人才、科創、法務等業務辦理都可以找到對應窗口。”浙江賽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益峰早已對服務中心熟門熟路,“方便得很,給我們企業省下不少時間。”

“就拿落戶來說,考慮到發展原因,企業去年將總部從蘇州搬到了小鎮,但也失去了當地數額達2000萬元的銀行貸款,資金鏈一度出現問題。”李益峰回憶說,本來想“硬抗”過去,正巧遇上了小鎮助企服務專班上門走訪,我們將資金鏈、人才政策、招工等一系列問題都反映給他們,沒過幾天,金融板塊的服務專員就幫助企業對接了園區所在銀行,一個多月后就幫我們獲得2400萬元融資。

醫械企業員工在服務中心咨詢相關問題。人民網記者 郭揚 攝

“一件事,高效辦”,這個概念對於浙江的企業來說並不陌生。早在2019年,浙江就已經梳理了包括登記開辦、項目投資、水電氣和網絡報裝、員工招聘等17件企業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通過流程再造、數據共享、材料精簡、時限壓縮等方式,讓企業少跑腿、多省心。

今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浙江也隨之提出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牽引,提高政務服務水平,探索多元化的涉企服務機制。

如何針對醫療器械企業的痛點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水平?仙居醫械小鎮在原有的服務大廳基礎上做了增值化服務——一個嶄新的、更集成化的服務場景應運而生。

位於浙江仙居的醫療器械小鎮。陳月明 攝

CDMO服務、輻照滅菌、環氧乙烷滅菌、載體空間服務等一批定制化的服務項目都是和企業共同探討后選定的,“拿產品滅菌消殺來說,以往都要送到台州市區,甚至更遠的紹興,現在園區就能完成,一來一回節省很多時間和物流成本。”浙江億聯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米麗娟告訴記者,“對我們企業來說,可以真正說是‘一類事、高效辦’了。”

據了解,仙居醫療器械小鎮企業服務中心共根據醫療器械行業特點梳理了5大類41個特色事項,每月還會召開企業互相評委會,為企業解決生產生活的問題。

“在此基礎上,仙居還創新了‘助企聯合協作’機制,主動組團式、靠前式服務,對企業開展‘全身體檢’,圍繞金融、政策、人才、要素保障方面等進行全方位診斷,助力企業紓難解困。”仙居縣委辦副主任張曄告訴記者,除了服務下沉,企業還可以通過“企業吹哨議事廳”中的企業評價落實主體責任,加速問題解決﹔針對人才生活配套設施不足等問題,當地還出台《仙居縣高端醫療器械人才集聚政策十條》從創業補助、項目獎勵、安家補貼等10個方面,為高端醫療器械領域人才提供“量身定制”式服務。

軟服務的持續升級也讓醫械小鎮的“金字招牌”越來越亮。“從幾年前幾乎‘一張白紙’,到今天已經聚集了61家各類企業,產業金額達到11.9億元,今年有望再增長30%以上。”對於未來,仙居醫械小鎮辦王政滿懷憧憬。

當然,仙居縣的探索只是浙江各地助企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的一個縮影。在溫州,股權轉讓一件事線上就能“一鍵”完成﹔嘉興南湖聚焦群眾企業“上班沒空辦、下班沒處辦”問題,構建“7×24小時在線”政務服務模式﹔杭州錢塘專門設立了企業綜合服務中心,統籌政府、市場、社會100多項資源,推出255項增值服務﹔舟山普陀創新推出了“斷點續辦”新模式,已受理的材料及歷史辦理流程保存至“斷點續辦”資料庫……

浙江有超過1000萬戶經營主體,其中民營企業就佔332.5萬戶。對於“藏富於民”的浙江來說,政務服務的效能直接決定著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

今年3月,助企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再度推進,包含十章九十六條的《浙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在市場管理、政務服務、要素支撐、數字賦能、法治保障等方面,出台了健全優化營商環境的基礎制度和具體規則。

建立健全涉企服務一類事場景也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各級人民政府推進政務服務事項“一件事高效辦”,強化部門業務協同、系統聯通和數據共享,實現多個事項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端受理。梳理共性高頻基本政務服務事項和各類主體提供的其他服務事項,建立健全一類事服務場景,截至今年3月底,浙江已經在省級層面編制形成24個一類事。(郭揚)

(責編:曹向婷、夏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