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繼承中不斷迭代創新
——關於“高效辦成一件事”和“一件事一次辦”的事項比較分析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李強總理在國務院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強調,要提升效能、強化合力,完善政務服務“高效辦成一件事”機制,建立健全推進落實閉環管理機制,不斷提高整體行政效能。近年來,圍繞企業和個人兩個全生命周期的高頻“一件事”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2022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打造政務服務升級版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2〕32號),部署了13項“一件事”集成辦事項。今年初,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國發〔2024〕3號,以下簡稱“3號文”),部署了2024年重點事項清單。我們對兩個文件的事項清單進行了比較分析,從“一件事一次辦”事項到“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既有對政務服務改革行之有效做法的繼承推廣,更是在事項內容、辦理方式、辦理渠道、機制保障等方面的迭代創新。
一、“一件事”事項清單的變與不變
兩個文件中有所重合的有5個事項,通過比較分析我們發現,5個相同的“一件事”均是群眾辦理高頻、反映問題多的事項,“高效辦成一件事”再次部署體現了對群眾需求的高度重視,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2022年“一件事一次辦”文件部署的13個事項為調研對象,我們通過選取27個省會城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的樣本分析發現,新生兒出生一件事、企業准營(以餐飲為例)一件事、企業職工退休一件事、扶殘助困一件事、企業簡易注銷一件事等5個“一件事”存在群眾需求量大,各地在指南展示、情形引導、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等方面離預期成效還有一定差距。為此,3號文聚焦經營主體和百姓民生痛點堵點,進一步強化迭代創新和綜合集成,升級成為“新生兒出生一件事”、“開辦餐飲店一件事”、“退休一件事”、“殘疾人服務一件事”、“企業注銷登記一件事” 。
同時,“高效辦成一件事”文件中的新增事項是隨著新形勢新要求而相應增加的。比如,圍繞法人全生命周期新增的信用修復“一件事”、企業上市合法合規信息核查“一件事”、企業破產信息核查“一件事”,無論是從政府層面精准把握經營主體及時動態,還是從企業層面辦事更加高效便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又如,圍繞個人全生命周期新增的教育入學“一件事”、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件事”此前已在部分省市開展試點並取得積極成效,屬於全面推廣應用的高頻事項。
二、“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集成度、精准度更高
從內容集成度看,5項相關“一件事”的事項集成比例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殘疾人服務一件事”增加1個事項,集成度提升25%。“開辦餐飲店一件事”增加1個事項,集成度提升33%。“新生兒出生一件事”增加2個事項,集成度提升40%。“退休一件事”增加5個事項,集成度提升125%。“企業注銷登記一件事”增加4個事項,集成度提升200%。
從內容全面性看,事項集成度提升意味著內容的覆蓋面更加廣泛。比如,“一件事一次辦”文部署過“企業簡易注銷一件事”,3號文優化為“企業注銷登記一件事”。由僅適用於簡易注銷情形升級為適用注銷全情形,涵蓋面更加廣泛﹔由涉及兩個辦事環節升級為集成公安、人社、海關、稅務、市場監管和銀行等6個部門全閉環,需要各部門高效協同配合才能實現。
從內容精准性看,升級后的“一件事”定位更加精准且更具操作指引性。比如,“新生兒出生一件事”中的出生醫學証明明確為首次簽發,戶口登記明確為本市戶口登記(申報出生登記)1歲以下婚內本市生育。出生醫學証明有首次簽發、換發和補發三種情形,首次簽發更適合“新生兒一件事”的聯辦事項。此外,將戶口登記限定在1歲以下婚內本市生育也是考慮非婚生育等特殊情形對材料、流程和辦理方式的特殊要求。
三、“高效辦成一件事”辦理方式更多元、流程更優化
在13個事項的辦理方式上,3號文提出“集成辦、承諾辦、跨域辦、免申辦”的明確要求,將大幅提升政務服務精准、便捷、高效的辦事體驗﹔而一件事一次辦文件事項清單主要是集成辦的類型。3號文“高效辦成一件事”要求辦事方式更加多元化,統籌線上一網、線下一門、熱線一號三種渠道,實現“不打烊”政務服務全覆蓋、常態化。與此同時,進一步實現辦事流程最優化,以更加滿足企業群眾多元化、個性化、便捷化的辦事需求。這在部分地方已有很好探索,比如,遠程虛擬窗口,運用遠程身份核驗、音視頻交互、屏幕共享等技術,解決事項的跨區域辦理難題﹔利用數字政務門牌推動政務服務線上線下融合和向基層延伸,創新事項的表達方式和展現形式,將事項核心要素、辦理渠道、政務服務地圖深度融合,解決事項的審前服務難題。
四、 “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應用場景更加豐富
第一,“一件事”圍繞個人出生到身后、企業准入到退出全生命周期,真正從群眾和企業需求出發,具有辦件量大、場景代入感強等特點。在企業准入准營方面,“企業變更一件事”和“餐飲服務一件事”是繼企業設立之后辦件量和辦理頻率最大的兩個場景。此外,水電氣網聯合報裝屬於工程建設領域高頻事項,也是企業群眾長期反映矛盾最為突出的環節,成為3號文關注的重點高頻事項之一。
第二,“一件事”涵蓋了個人和法人17個大類、43個小類關聯事項,體現了清單化動態管理。在個人方面,涵蓋從出生、教育、工作、置業、退役、就醫、婚育、出行、救助、養老、到身后等11個大類、28個小類。在企業方面,涵蓋從企業開辦、企業准營、企業運營、投資建設、企業變更、到企業退出等6大類、15個小類。可以看出,3號文選取的第一批清單13個事項,將政府服務個人與企業的事項進行了精細化、數字化的整體性梳理。信用修復、企業上市合法合規信息核查、企業破產信息核查三個事項著眼於當前企業痛點難點,特別是信用修復統籌了與企業信用相關的所有修復場景。長期以來,企業的嚴重失信情形多涉及的主體部門多且修復難度大,清單將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的有關部門列入,為失信企業的信用修復帶來了福音。
第三,全生命周期“一件事”的選取角度從“一件事”逐步向“一類事”擴展躍遷。比如,新生兒出生、教育入學、殘疾人服務等選取的角度皆為主題類,而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則從社會保障卡的應用場景出發來進行事項集成,除傳統的就業、人力資源服務、就醫購藥以外,將交通出行和文化體驗等加以選入,這極大豐富和拓展了社保卡的應用場景,更加便利群眾日常生活。
五、 “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更加注重部門協作和建立常態化機制
此次新推出第一批13個重點事項清單,涉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市場監管局、住房城鄉建設等10個牽頭部門,以及27個責任部門和水電氣網等相關單位。其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關聯9個“一件事”中14個事項﹔市場監管部門關聯7個“一件事”中10個事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關聯6個“一件事”中11個事項﹔公安部門關聯6個“一件事”中7個事項﹔稅務部門關聯4個“一件事”中6個事項﹔醫保部門關聯4個“一件事”中5個事項﹔自然資源部門關聯4個“一件事”中4個事項。
通過將部門、一件事和單事項的數量進行關聯分析,13個一件事中的核心部門躍然紙上,體現了事項清單選取有助於進一步提高整體行政效能。為此,3號文還明確了牽頭部門和責任部門,這對強化部門協作、避免推諉扯皮具有積極意義。更為重要的是,“高效辦成一件事”更加注重常態化機制建設。“一件事一次辦”文要求“結合各地實際拓展本地區‘一件事一次辦’事項范圍”,而3號文提出要“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管理機制和常態化推進機制”。3號文注重從企業和群眾的需求側出發,聚焦企業和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按照“辦理高頻、涉及面廣、企業和群眾反映問題多”的標准,逐年確定一批“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實行清單化管理。
總體而言,3號文選取的首批13個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對於構建省級統籌、部門協同、整體聯動、線上線下融合的“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體系,圍繞申請條件、申報方式、受理模式、審核程序、發証方式、管理架構等進行整體性流程再造、實施一體化辦理和常態化推進具有重要指導和實踐意義。在此基礎上,“高效辦成一件事”更從政務服務的工作內容上升為政務服務的方法論,指導各地在實施推進過程中要注重協同配合、上下聯動,強化事項標准化、流程優化和系統互通等。
(作者龍海波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研究組織處處長,胡紹武為全國行政管理和服務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政務服務分技術委員會委員、一窗研究院院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