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以法治方式推進愛國主義教育的根本之舉

邢雲文
2024年02月21日06:0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今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以下簡稱“愛國主義教育法”)施行,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關於愛國主義教育的法律。愛國主義教育法分為總則、職責任務、實施措施、支持保障、附則,共5章40條,對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和內容、主體和對象、形式和載體、支持和保障等作出了明確規定,為推進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最具權威性的法律依循。

  把愛國主義要求上升為國家意志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明確要求,深刻闡明了愛國主義的重大意義、本質特征、鮮明主題和實踐要求,為我們深刻理解新時代為什麼要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深入開展什麼樣的愛國主義教育、怎樣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頒布實施愛國主義教育法,就是把我們黨推進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經驗通過立法的形式固定下來,把愛國主義要求上升為國家意志,以法治方式推動和保障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不僅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憲法規定的公民義務。通過法治方式推進愛國主義教育是憲法精神的體現,也是世界各主要國家的通行慣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家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在人民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法第二條規定:“國家在全體人民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培育和增進對中華民族和偉大祖國的情感,傳承民族精神、增強國家觀念,壯大和團結一切愛國力量,使愛國主義成為全體人民的堅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覺行動。”從1990年制定實施國旗法,到黨的十八大以來出台的國歌法、英雄烈士保護法等法律,都與愛國主義教育直接相關。依據憲法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愛國主義教育法律體系,既是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必然要求,更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法治力量匯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精神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的必然要求。

  深刻認識愛國主義教育的鮮明主題

  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一切犧牲和奮斗,都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新時代,我們黨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愛國主義教育法的立法目的就是“為了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凝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礡力量”。愛國主義教育法第三條強調:“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以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為著力點,把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鮮明主題。”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務,也是最具感召力說服力的愛國主義行動。推進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就是要喚醒全體中國人民的歷史自覺,激發海內外所有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感,匯聚起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磅礡力量。頒布實施愛國主義教育法,就是要把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不懈追求、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主張、億萬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上升為國家意志。通過愛國主義教育,引導人們自覺做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堅定擁護者、民族復興和強國建設的積極推進者,以每一個人的自覺行動匯聚成實現民族復興的時代洪流。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祖國的命運與黨的命運、社會主義的命運密不可分。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愛國主義教育法第六條明確規定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涵蓋九個方面。第七、八、九條則分別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等三個方面強調當前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極其豐富,貫穿其中的主線就是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的統一。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就是要幫助人們把自然朴素的愛國情感升華為理性的愛國意識,引導人們不斷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構建黨領導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格局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愛國主義教育法第四條明確提出:“愛國主義教育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健全統一領導、齊抓共管、各方參與、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第二章明確了中央和地方黨委部門、企事業單位、各級群團組織在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的職責。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到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延伸到社會生活各方面,構建起全社會統籌推進愛國主義教育的工作格局。

  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愛國主義教育法第十五條規定:“國家將愛國主義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各級各類學校應當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辦好、講好思想政治理論課,並將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融入各類學科和教材中”“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建立愛國主義教育相關課程聯動機制,針對各年齡段學生特點,確定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內容,採取豐富適宜的教學方式,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針對性、系統性和親和力、感染力”。第十七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把熱愛祖國融入家庭教育,支持、配合學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教學活動,引導、鼓勵未成年人參加愛國主義教育社會活動。”愛國主義教育法明確了家庭、學校、社會在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的共同責任,又依據青少年成長規律對不同學段的愛國主義教育提出了具體要求,為我們在青少年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出了具體的可操作性的要求。

  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入社會生活各方面。愛國主義教育隻有融入人們社會生活中,才能夠充分發揮作用。愛國主義教育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充分利用各類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和平台載體,推進愛國主義教育有效實施”。第二十五條到第三十二條對各種載體和平台如何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功能提出了明確指向,比如利用紅色資源、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各類場館作用、實施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利用各種重要節慶時間節點開展教育、加強新聞傳播媒體的內容建設以及做好網絡愛國主義內容平台建設等。正確有效實施愛國主義教育法,要在全社會營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良好氛圍,讓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愛國主義的熏陶和滋養。

  全社會都要擔負起愛國主義教育的責任。推進愛國主義教育要發揮全社會的力量。愛國主義教育法明確規定不同社會主體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職責,充分體現分類指導的原則,有效保証愛國主義教育的針對性。與此同時,愛國主義教育法明確規定,任何公民和組織都應當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不得有損害國家形象、褻瀆英雄事跡、美化外來侵略、損害愛國主義設施等方面的行為,違反者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並規定了相應的法律后果,以法的強制力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21日 11 版)

(責編:衛嘉、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