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長三角一體化,是怎樣的“一”體化?

2023年12月08日08:23 | 來源:新聞聯播
小字號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主持召開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擘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藍圖。

長三角,是長江三角洲的簡稱,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

如果用一組數字描述長三角——

4%的國土面積,創造了近四分之一的經濟總量,是中國經濟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考察長三角三省一市,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國家戰略。

要“寫好”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這篇“大文章”,繞不開兩個關鍵詞——“一體化”和“高質量”。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以高質量發展為底色,不是簡單的“1+1+1+1=4”,而是要下好“一盤棋”,織密“一張網”,連成“一條鏈”,繪就“一幅圖”。

“一盤棋”

“一盤棋”,是規劃發展棋。

2018年11月5日,在上海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2019年,《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印發實施。

此后,習近平總書記分別於2020年8月和2023年11月,主持召開兩場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主題的座談會,為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把脈定向。

近年來,規劃政策體系不斷完善,《長江三角洲地區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等陸續出台,逐步搭建起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四梁八柱”。

△今年11月26日,上海17號線西延伸工程正加緊建設中。17號線西延伸項目,全長6.6公裡,全線為高架線路,實現城市交通無縫換乘,是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內一條重要的軌道交通線路。

如今,“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發揮先行探路、引領示范、輻射帶動作用”,這是黨中央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定出的新目標。

“一張網”

“一張網”,是互聯互通網。

在今年11月舉行的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跨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明確提出加快一體化發展的要求:

在百姓出行方面,要“加強各類交通網絡基礎設施標准跨區域銜接,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

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要循序漸進推進“制度銜接、政策協同、標准趨同,分類推進各領域公共服務便利共享”﹔

…………

近年來,隨著高鐵不斷延伸、公路橋梁互聯互通,再加上教育、醫療、政務等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加快推進,長三角已邁入半小時生活圈、一小時通勤圈、24小時包郵圈。

△元蕩橋,連接的是蘇州吳江區和上海青浦區。

截至2022年底,長三角高鐵裡程超過6700公裡,佔全國六分之一﹔陸域所有地級市都有動車通達,高速公路網1.67萬公裡,地鐵、公路、鐵路緊密銜接,省際“斷頭路”逐漸消失﹔港口群、機場群協同發展。

今年6月24日,上海與蘇州之間開啟地鐵同城時代,長三角核心城市間首次實現地鐵系統跨省互聯互通。

不只是交通,這些年,長三角的公共服務也在惠及更多人。

截至2022年底,長三角已有140項政務服務事項在41個城市跨省市通辦﹔身份証、駕駛証等37類高頻電子証照實現共享互認﹔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已覆蓋長三角41個城市1.5萬余家醫療機構,累計結算1300余萬人次……公共服務便利共享,為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一條鏈”

“一條鏈”,是產業鏈,也是創新鏈。

長三角三省一市,如何連成“一條鏈”?習近平總書記指明方向:“讓要素在更大范圍暢通流動,有利於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實現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強大的合力,促進高質量發展。”

上海龍頭高昂,蘇浙皖各揚所長,三省一市補短板、延長板,串起產業鏈、創新鏈,推動長三角地區產業集群協同發展。

通過一輛新能源汽車,觀察長三角地區產業集群協同發展的現狀——

在長三角的“造車版圖”中,由上海提供芯片、軟件等組成汽車“大腦”,江蘇提供動力電池,浙江提供一體化壓鑄機,安徽整車組裝……一台新能源汽車的完整產業鏈構建在4小時車程內。

新能源汽車“4小時產業圈”,正是近年來長三角地區產業集群協同發展的生動縮影。

長三角經濟腹地廣闊、產業豐富,擁有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兩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眾多知名企業,形成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產業集群,是我國經濟發展極具活力的區域。

截至2022年底,長三角集聚高新技術企業11.6萬家,佔全國比重近30%,集成電路企業總營收佔全國50%,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在全國佔比近三分之一,以上海、寧波舟山港為核心,南京、杭州等16個港口為骨干的港口群總體格局蔚然成形。

“一幅圖”

“一幅圖”,是綠色生態圖。

“長三角地區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不僅要在經濟發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生態保護和建設上帶好頭。”習近平總書記對長三角生態保護提出明確要求。

長三角區域產業富集、城市密集、人口聚集,生態空間相對擁擠,資源環境承載壓力大。這些年,三省一市協同推進生態環境共保聯治:跨省打造長三角“水鄉客廳”、聯合開展長江“十年禁漁”……長三角不斷繪就更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圖景。

“十三五”期間,長三角地區共完成新造林超過1500萬畝,完成森林改造提升近600萬畝。

2022年,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3.0%,較2018年上升7.3個百分點﹔594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89.4%,全面消除劣Ⅴ類斷面。

△位於上海鬆江的一處林地

大江奔流,聚勢向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入深化升級的新階段。正如總書記所說:“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一篇大文章,要下大功夫,更靠長功夫。要堅持穩中求進,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一任接著一任干,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

監制/李浙

主編/王興棟

撰稿/戰星岑

校對/高少卓

(責編:衛嘉、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