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習言道︱再論人民城市,習近平關心“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

2023年12月06日19:12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

  讓人民群眾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的牽挂。11月29日,習近平考察上海市閔行區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

  他聽了當地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籌措建設力度、構建“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多層次租賃住房供應體系的情況介紹,給予充分肯定。

  根據《上海市住房發展“十四五”規劃》的要求,切實增加宿舍床位租賃居住供給,形成“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的多層次租賃住房供應體系。“十四五”時期,形成供應租賃住房超過42萬套(間、宿舍床位),佔住房供應總套數的40%。其中,租賃房22萬套(間),宿舍床位20萬張。繼續規范代理經租住房30萬套(間)。

  此次考察的閔行區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其所在的社區是上海市大型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供應對象主要是附近工業區、開發區人員。除宿舍型房源外,還規劃了住宅型房源,主要面向年輕白領、新上海市民等,是上海市“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多層次租賃住房供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仔細了解在此居住的城市一線工作者的生活狀況后,習近平說,看到來自五湖四海的建設者在這裡安居樂業,感到很高興。城市不僅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我們的社會主義就是要走共同富裕的路子。

  他強調,要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住房的多樣化、多元化需求,確保外來人口進得來、留得下、住得安、能成業。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席話,內涵豐富,暖意融融。他對“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的關心和肯定,是人民城市理念的具體體現。

  四年前,2019年11月,習近平在上海市楊浦區考察時,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

  彼時,他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無論是城市規劃還是城市建設,無論是新城區建設還是老城區改造,都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習近平念茲在茲。

  2020年11月,習近平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說,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設必須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

  如今,此次上海之行,習近平又一次論及人民城市,為人民城市的建設指明方向。

  他說,要全面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城市規劃和執行上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加快城市數字化轉型,積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全面推進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新路。

  他還說,要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城市建設和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現代化,構建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體,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認真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

  有目標,“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新路”﹔

  有路徑,“要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城市建設和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有細節,“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

  ……

  這些要求傳遞出鮮明信號:城市建設以人民為中心。

  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裡”就在社區。

  2018年,習近平在上海考察時強調,社區是黨委和政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要及時感知社區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決。老百姓心裡有杆秤。我們把老百姓放在心中,老百姓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中。

  在共同富裕的路上,城市建設要做到“不僅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這是民之所呼,亦是城市發展的方向。

  | 出品人:陳陸軍

  | 總監制:張明新

  | 總策劃:俞嵐

  | 策劃:吳慶才

  | 統籌:馬學玲

  | 執筆:李金磊

  | 校對:吳蓓蓓

  | 視覺:張艦元 徐洋

  | 中國新聞網“習言道”工作室出品

(責編:胡永秋、楊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