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跟著總書記探尋中華文脈丨為有源頭活水來

2023年10月11日15:59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九曲溪畔、隱屏峰下,綠竹隨風搖曳,簇擁著古朴雅致的朱熹園。

  朱熹,南宋時期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被后人尊稱為“朱子”。朱熹園,又名武夷精舍,建於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晨窗林影開,夜枕山泉響。”在臨溪傍岩的武夷精舍,朱熹率一眾弟子荷鋤挑擔、著書立說,“琴書五十載”。

  2021年3月2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南平武夷山朱熹園,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學研究等情況。看到牆上印有朱熹的名言“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時,他駐足凝視良久。

  早在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就曾借用這句話,詮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鑒往知來,習近平總書記感慨:“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裡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跨越千年,朱子余音猶在。

  文明的長河奔流不息,燦若星河的文化遺產,恰如“有源之水”,滋養著中華民族綿延不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充沛生機,不斷增強中國人民的志氣、骨氣和底氣。

  跟隨總書記的腳步,我們一同走進南平武夷山朱熹園,深入了解正在“活”起來的朱子文化,領略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綻放的風採神韻。

  總策劃:劉健

  策劃:李拯宇

  出品:孫志平

  制片:樊華

  統籌:秦大軍

  主編:劉佩

  編導:吳念

  記者:郭圻

  報道員:孫開彥

  配音:王帥龍

  海報:杲均豐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新華通訊社出品

(責編:胡永秋、楊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