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沿著河湖看新疆丨新時代的“坎兒井”奇跡

2023年09月07日10:3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喀什9月7日電 (記者常雪梅)在喀什澤普縣古勒巴格鄉下阿熱硝村,茫茫沙丘中,一條斗渠穿沙而過。這條2.8公裡長的高標准連接斗渠,渠底是由混凝土筑成的防滲輸水暗渠,這為附近村子的農業灌溉幫了大忙。

下阿熱硝村地處沙丘邊緣,因渠道滲漏、風沙淤堵等原因,灌溉引水一直是個難題。近年來,當地水利部門持續開展佰什干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作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輸水暗渠+高標准農田的微型新時代“坎兒井”輸水灌溉模式於今年6月正式完工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渠道輸水效率。

斗渠改造前,滲漏損失大,易因風沙造成淤堵。澤普縣水利局供圖

斗渠改造前,滲漏損失大,易因風沙造成淤堵。澤普縣水利局供圖

斗渠改造后,大大提高了輸水效率。人民網記者 常雪梅攝

斗渠改造后,大大提高了輸水效率。人民網記者 常雪梅攝

打開蓋板,可見水在寬一米、深一米的渠道內暢通流過。人民網記者 常雪梅攝

打開蓋板,可見水在寬一米、深一米的渠道內暢通流過。人民網記者 常雪梅攝

說便利。“以前因為風沙經常造成渠道淤堵,每次澆水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清理,澆一次水,就需要清一次渠,極大增加了村民負擔。現在人力完全解放了,一勞永逸。”澤普縣水利局項目辦主任陳忠介紹。

講效率。“斗渠沒改造前,渠道水利用系數僅為0.47,超過一半的水滲透流失了,每次輪灌時間長,早上打開放水閘門,到了晚上水還沒流到老百姓的田間地頭,大家苦苦等水。現在時間縮短到了2個小時,大大提高了輸水效率。” 澤普縣水利局黨組書記、副局長艾合買提·艾海提介紹,輸水暗渠把水的利用系數提高到了0.95,年節水量可達37.4萬立方米。

算費用。輸水效率提高帶來的是水費大幅度下降,據介紹,斗渠改造后每畝地半年的水費可減少20-40元,老百姓得到了真真正正的實惠。

“坎兒井”是新疆干旱地區利用地面坡度無動力引用地下水的一種古老水利工程,勞動人民的智慧讓沙漠變成綠洲。

渠成水到,新時代的“坎兒井”奇跡正在發生。

(責編:趙光霞、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