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數字政府“數據腳印” 夯實政府數字化履職基礎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優化政務服務工作,各地區各部門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積極推動電子文件在政務服務領域運用,形成了大量的政務服務電子文件和電子檔案。這些電子文件和電子檔案已成為政府治理、社會發展的重要記錄,是數字中國、數字政府建設的有力見証,是國家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政務服務效能提升“雙十百千”工程有關部署,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加快破解一批政務服務堵點難點,解決政務服務電子文件單套歸檔“最后一公裡”問題,在此背景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政務服務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從國家層面就政務服務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工作作出頂層設計,闡明了政務服務電子文件和電子檔案的定義和管理原則,規定了政務服務電子文件歸檔管理體制機制和機構職責,規范了政務服務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全流程工作程序,明確了政務服務電子文件的形成、辦理、歸檔和電子檔案保管、利用、移交等關鍵環節具體管理要求,細化了政務服務電子檔案單套制管理認定標准並依法認可其法律效力,優化了要素支撐,強化了監督指導。《辦法》的出台對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有效促進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政務服務公共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推動檔案信息化建設全面對接和融入數字政府總體發展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一、全面構建一體化推進工作格局
《辦法》突出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明確由國家檔案局、國務院辦公廳對全國政務服務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工作進行統籌協調,規定了各級政務服務機構、各級檔案主管部門和各級檔案館各自的具體權責,構建了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分工負責、合力推進的一體化工作格局,在制度層面解決了“誰來管”的問題,理順了政務服務電子文件歸檔管理權責“統與分”、系統功能開發“建與聯”、歸檔移交“收與驗”的關系。《辦法》充分發揮政府辦綜合優勢、檔案部門專業優勢、政務服務機構平台優勢,通過系統集成在部門間形成更強合力、更優效能,有利於夯實公共數據底座,釋放公共數據資源價值,有助於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政府側、社會側和企業側檔案數據資源安全有序共享共治、融合應用。
浙江在持續深化數字政府建設中,積極推動政務服務電子文件歸檔工作與數字政府建設同部署、同推進,省域政務服務電子文件歸檔工作機制日趨完備。2020年起強化新建電子政務項目檔案管理,電子文件歸檔納入電子政務項目管理程序和項目經費預算聯審要求。先后出台《浙江政務服務網電子文件管理暫行辦法》《浙江省省本級電子政務項目審批管理辦法》《浙江省省級電子政務項目建設指南》等規定進行制度保障,明確由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電子文件統一平台對政務服務電子文件進行歸檔移交和集中管理,要求履行政務服務職能的電子政務項目須同步開發建設電子文件歸檔模塊,提供接入省政務數據歸檔交換系統的方案。先后編制《政務辦事“最多跑一次”工作規范 第3部分:政務服務網電子文件歸檔數據規范》《浙江省政務服務事項電子出証文件歸檔規范》等業務規范提供標准支撐,起草《政務服務事項電子文件歸檔規范》(GB/T 42727-2023),從歸檔模式、路徑和場景等技術規范層面為《辦法》做了銜接。
二、嚴格規范電子文檔全過程管理
《辦法》遵循檔案法關於電子檔案管理的基本原則,積極推進政務服務辦理系統與電子檔案管理系統相銜接,嚴格規范政務服務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全過程,以確保電子檔案“來源可靠、程序規范、要素合規”。為解決全過程“怎樣管好”的問題,《辦法》注重前端控制,根據政務服務事項特點,在文件材料形成階段明確了收集歸檔范圍,其次對辦件的歸檔整理提出了具體要求,同時細化了歸檔、移交、保管、利用、處置各關鍵環節具體規定。上述舉措,有利於政務服務機構和檔案館提升政務服務電子文件和電子檔案合規管理水平,督促責任主體在法律法規及《辦法》框架下對電子文檔進行風險防范和內部控制,以確保政務服務電子檔案真實、完整、可用、安全。
在政務服務電子文件歸檔實踐中,浙江基於全過程管理理念,針對9大類政務服務事項原生電子文件的歸檔、保存、利用等需求,提出“誰辦理誰歸檔”“按事項歸檔”“一鍵打包歸檔”的歸檔模式,制定了具有廣泛適用性的歸檔數據規范和功能需求規范,顯著提升了前端業務系統歸檔模塊開發和后端電子檔案管理系統適配的效率。聚焦電子証照及公共數據共享出証在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場景中的廣泛應用,提出“誰使用誰歸檔”“視為証明材料一並歸檔”的歸檔模式,有效解決了動態更新、重復利用的電子証照及公共數據電子化歸檔問題。同時,作為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基礎性先導性項目之一,浙江打造統一標准、分級建設、分工負責的全省政務服務電子文件歸檔管理平台建管模式,建成全省政務數據歸檔交換系統,實現各類政務服務辦理系統標准化電子歸檔和及時分發。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全部建成電子文件歸檔接收系統,並銜接區域統建的數字檔案管理系統,為本級政務服務機構提供政務服務電子檔案一體化管理服務。目前,交換系統已接入各類系統221個,累計歸檔交換政務服務電子文件1.07億件。
三、統籌兼顧檔案共享利用和數據安全可控
《辦法》以需求導向積極推動電子檔案共享利用,同時堅守安全底線。為解決“方便用”的問題,要求及時開展政務服務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移交,在移交過程中附具開放利用意見,規定電子文件歸檔格式應具備通用性、開放性,加密文檔應解密后歸檔。上述措施細化了劃控利用范圍和讀取存儲格式的管理要求,有力解決了檔案數據共享現存堵點,將“依托政務服務平台推進政務服務電子文件和電子檔案共享利用”的規定落到了實處。在安全策略上,《辦法》除對系統環境做了規定外,著重強調了歸檔移交時應進行“四性檢測”,規定要定期開展電子檔案備份,做好電子檔案日常登記、檢查、轉換、遷移等工作,將安全可控的原則貫穿於政務服務電子文件和電子檔案管理的全過程各環節。
浙江在政務服務事項電子化歸檔領域,積極探索政務服務電子文件和電子檔案共享利用模式創新,深化實施“檔案管理和開放共享示范工程”,推動檔案數據向各部門和社會共享利用,在做好館藏開放檔案數據資源共享利用的同時,全面推進政務服務電子檔案的共享利用工作。通過做好檔案數據(信息)採集,建設檔案專題數據(信息)庫,按需調用檔案數據信息,採用數值量化模式、同標准審核、無差別秒批等途徑,醫保歷年賬戶家庭共濟備案、公共場所衛生行政許可(注銷)、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証核發(核准)等“浙裡辦”逾百個事項實現“智能秒辦”。省檔案局、省民政廳聯合推動全省域檔案館館藏婚姻登記檔案與民政部門婚姻登記政務服務電子檔案的數據共享,將查檔服務納入補辦結婚証業務流程,構建了業務協同新模式。同時,根據中共浙江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新時代全面推進檔案工作數字化轉型的意見》要求,全面強化檔案工作數字化轉型安全支撐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新技術應用,開發檔案區塊鏈,應用可信時間戳,全省域開展檔案數據備份工作,多技術路線確保電子檔案的真實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四、完善工作監督檢查機制
《辦法》將監督檢查作為推動政務服務電子文件歸檔從“管得住”向“治得好”演進的重要抓手,明確各級檔案主管部門負責監督和指導本級政務服務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工作,對轄區政務服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工作進行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督促有關部門及時整改。規定了政務服務機構和檔案館在政務服務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中工作對象、工作內容和工作標准,上述規定必將加強和規范政務服務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工作,有助於保障政令暢通,提高行政效能,推動《辦法》各項規定落地落實。
浙江是全國較早設定政務服務電子文件歸檔法律責任的地區,省政府規章《浙江省公共數據和電子政務管理辦法》規定“未按照規定歸檔和登記備份電子文件的,由有權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自2017年起,浙江將政務服務電子文件歸檔工作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考核,有力推動各地各單位普遍開展政務服務電子文件歸檔﹔2020年將電子文件歸檔與電子政務項目一並組織開展績效聯合審查﹔2021-2023年連續將政務服務電子檔案移交接收列入全省檔案工作指數化監管評價體系,多措並舉確保政務服務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各環節監管常態有力,工作取得實效。
下一步,浙江將認真落實《辦法》的工作要求,強化政務服務電子文檔全過程管理機制保障,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強化政務服務業務系統和電子檔案項目建設,加快政務服務電子文件歸檔工作進度,完善政務服務電子檔案單套制管理各項措施,健全工作監督評價體系,深化拓展檔案數據共享服務范圍,筑牢檔案數據安全底線,為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全面提升政府履職能力貢獻更多檔案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