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愛我人民愛我軍

——習近平總書記引領推動新時代雙擁工作

本報記者 馮春梅 徐 雋 金正波
2023年08月11日06:0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連日來,受極端降雨天氣影響,我國一些地方發生嚴重洪澇和地質災害。危急關頭,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聞令而動、連續奮戰,全力搜救失聯、被困人員,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今年是延安雙擁運動8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弘揚擁政愛民、擁軍優屬光榮傳統,鞏固發展新時代軍政軍民團結,在全社會營造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的濃厚氛圍,為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為推進強國強軍匯聚強大力量。

  諄諄囑托,映照出軍隊統帥對人民子弟兵的殷切期許,飽含著人民領袖對人民的真摯情懷。

  時間的指針撥回到1991年1月。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全國雙擁工作會議在福建福州召開,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賦詩《軍民情·七律》相賀:“挽住雲河洗天青,閩山閩水物華新。小梅正吐黃金蕊,老榕先掬碧玉心。君馭南風冬亦暖,我臨東海情同深。難得舉城作一慶,愛我人民愛我軍。”

  習近平總書記曾動情地說,作這首七律是為了表達人民軍隊愛人民、人民軍隊人民愛的魚水深情。

  “要加強軍政軍民團結,不斷譜寫軍民魚水情時代新篇。”

  “新形勢下,雙擁工作隻能加強、不能削弱。”

  …………

  初心如磐,念茲在茲。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出席雙擁重大活動,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做好新時代雙擁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軍地各級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深入扎實做好新時代雙擁工作,以軍政軍民團結奮進的時代新篇,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凝聚強大力量。

  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

  人民軍隊始終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請大家放心,我們來了,大家安全了!”當地時間4月26日,中國海軍導彈驅逐艦南寧艦、綜合補給艦微山湖艦連夜高速機動630余海裡,從亞丁灣趕赴安全局勢持續惡化的蘇丹,執行緊急撤離任務,全力保護中國在蘇丹人員生命財產安全。

  “看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我太感動了!”一場現實版的“萬裡歸途”,讓身處海外的同胞熱淚盈眶,不停揮動著手中的五星紅旗。

  此次蘇丹緊急撤離任務,是中國海軍繼2011年利比亞撤離行動和2015年也門撤離行動后,第三次派軍艦執行海外撤離任務。官兵騰出大部分住艙,拿出自己的被褥,隻為讓脫離險境的撤離人員睡上安穩覺。

  用最快速度、最有力行動,牽起你的手,踏上回家路。人民軍隊用實際行動証明:無論同胞身在何處,人民子弟兵將永遠守護。

  “人民軍隊始終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完全徹底為人民奮斗,哪裡有敵人,哪裡有危難,哪裡就有人民子弟兵。”2017年8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穿透歷史、啟示未來。

  “好八連,天下傳。為什麼?意志堅。為人民,幾十年。拒腐蝕,永不沾……”上海南京路下沉廣場上,一面古銅色浮雕牆鐫刻著毛澤東同志創作的《八連頌》。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原上海警備團三營八連進駐上海最繁華的地段南京路。他們身居鬧市,一塵不染,熱愛人民,助人為樂,群眾交口稱贊。1963年4月,國防部授予三營八連“南京路上好八連”榮譽稱號。

  幾十年過去了,官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赤子初心未曾褪色。1982年,武警上海市總隊執勤第四支隊十中隊接替“南京路上好八連”勤務,接力做人民美好生活的守護者。

  上海興業路76號,青磚黛瓦、紅色窗櫺的中共一大會址,在現代都市建筑群中格外醒目,吸引著眾多參觀者前來瞻仰。

  “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會址內,武警上海市總隊執勤第四支隊十中隊上等兵林澤堯正在為參觀者講解。

  自1998年起,十中隊官兵利用周末和節假日,到毗鄰駐地的中共一大會址義務講解黨史,累計講解7.6萬余場次。2022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給十中隊全體官兵回信,勉勵他們“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自覺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當好新時代‘霓虹燈下的哨兵’,永遠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殷殷囑托,催人奮進。十中隊指導員楊澤楠帶著中隊義務講解員們認真查閱史料,通過一個個鮮活的黨史故事,帶動更多青年人高擎信仰火炬,當好紅色傳人。

  “今年是‘南京路上好八連’命名60周年。我們一定會傳承好發揚好八連擁政愛民的優良傳統,當好新時代‘霓虹燈下的哨兵’!”十中隊“雷鋒班”班長汪凱睿的話道出了官兵的心聲。

  “人民”二字,字重千鈞。有歲月靜好時的默默守護,也有危難時刻的挺身而出。

  “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什麼都可以豁得出來”“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詮釋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統帥心之所系,官兵身之所往。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暴發。習近平總書記向人民軍隊發出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貢獻的“沖鋒號令”,強調全軍要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統一指揮下,牢記人民軍隊宗旨,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敢打硬仗,積極支援地方疫情防控。

  軍令如山。除夕之夜,由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海軍軍醫大學、空軍軍醫大學抽組的3支醫療隊450名軍隊醫務人員告別家人,乘坐軍機奔赴武漢。

  人民軍隊與全國人民一起,凝聚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磅礡力量,詮釋了人民軍隊絕對忠誠的不變軍魂。

  在知音湖畔,一名治愈患者走出火神山醫院,朝著送行的軍醫趙玉英和戰友們深情鞠躬:“感謝解放軍冒死相救,因為你們,我更有信心戰勝病魔!”

  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把人民的利益舉過頭頂,人民子弟兵的這個姿勢銘刻在一方百姓和一座城市的記憶中。

  “全體人員牢記我軍宗旨,始終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展現了人民子弟兵忠於黨、忠於人民的政治品格”“始終視疫情為命令,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彰顯了我軍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大無畏革命精神,為黨旗、軍旗增添了光彩”……習近平主席簽署通令,嘉獎軍隊執行疫情防控任務全體人員,激勵斗志,振奮士氣。

  勝利,是人民軍隊堅定的承諾﹔沖鋒,是人民軍隊永遠的姿態。不論是在烽火硝煙的戰場,還是在險象環生的搶險救援一線,人民軍隊打贏一場又一場惡仗,攻克一道又一道難關,書寫下彪炳史冊的不朽功勛。

  2013年4月20日,四川蘆山發生7.0級地震,地動山搖,房屋垮塌。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各救災部隊要發揚我軍能打仗、打勝仗的精神,全力搶救受困群眾,全力救治傷員,努力防范次生災害,積極配合地方做好受災群眾安置、災區社會穩定等工作。

  2016年7月,全國多地汛情嚴峻,防汛救災任務艱巨。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中央軍委要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根據新的汛情和救災需要,指揮人民解放軍和武警相關部隊迅即奔赴防汛救災第一線,發揚我軍能打硬仗的光榮傳統,發揮突擊隊作用,大力支持地方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作出貢獻。

  一次次逆行出征的壯舉,一聲聲震撼人心的沖鋒號,一個個堅守戰位的英姿,哪裡有險情哪裡就有人民子弟兵!從抗擊非典、防控新冠疫情,到抗洪搶險、地震救援……人民子弟兵向險而行,與人民群眾並肩戰斗、眾志成城。他們一次次証明,人民軍隊不愧是黨領導的軍隊,不愧是保衛國家、保護人民的銅牆鐵壁。

  “要把支援地方經濟建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深入做好扶貧幫困、助學興教、醫療扶持、支援新農村建設等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把群眾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要求全軍部隊以實際行動為人民造福興利。

  2012年12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冒著嚴寒,來到地處太行山東麓的國家級貧困縣——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踏雪登門,看望困難群眾。自此,一場波瀾壯闊的反貧困斗爭在中華大地鋪展開來。

  全軍部隊堅決貫徹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近平總書記決策部署,積極參與脫貧攻堅行動,奏響了軍民魚水情深的時代新篇。

  推進精准扶貧,突出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連片特困地區﹔廣泛開展軍地基層黨組織互學互幫互促活動,推薦退役軍人擔任相關職務﹔推進教育扶貧,援建中小學3900多所……全軍部隊在貧困地區定點幫扶4100個貧困村、29.3萬戶貧困戶、92.4萬名貧困群眾,成為脫貧攻堅特殊戰場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湖南汝城縣“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習近平總書記感慨:“我們的軍隊是人民的隊伍,我們共產黨人和老百姓的感情就是共用一條被子的感情。”

  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強軍事業,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做人民信賴、人民擁護、人民熱愛的子弟兵。”

  逐夢新時代,闊步新征程。廣大官兵們堅定表示,一定永葆人民軍隊性質、宗旨、本色,牢記為人民扛槍、為人民打仗的神聖職責,緊跟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步伐,永遠做人民利益的捍衛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戰略支撐,為黨和人民再立新功。

  尊崇軍人職業,維護軍人地位,保障軍人權益——

  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

  來自四面八方的參觀者絡繹不絕。在革命紀念館、在棗園窯洞、在楊家嶺,瀏覽著、聆聽著、觸摸著、沉思著。

  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紀念館裡,女子民兵連民兵講解員羅玉在展廳的一幅油畫《銅牆鐵壁》前站定,向參觀者講述陝北人民踴躍支前、軍民血肉相連的感人事跡。

  “黨中央和紅軍安家延安后,由於敵人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條件十分艱苦。延安軍民積極響應毛澤東同志發出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號召,開展了熱火朝天的大生產運動,有力支持了抗日前線。”黨的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從北京前往陝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重溫革命戰爭時期黨中央在延安的崢嶸歲月。

  “最后一把米,用來做軍糧。最后一尺布,用來做軍裝。最后的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的親骨肉,送去上戰場。”這首當年廣為傳唱的民謠,唱出了革命戰爭年代,人民群眾對子弟兵的深情厚愛。

  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和平年代,各級黨委政府緊扣服務練兵備戰,主動關心支持部隊建設,大力支持國防和軍隊改革,有力地推動雙擁工作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到基層調研時,常會去當地的部隊看一看。踏邊關、走戈壁、入班排、看哨所……基層官兵的冷暖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深情的牽挂。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講述心聲:“我和軍隊有著不解之緣,對軍隊懷有深厚感情。從小我就較多接受了我軍歷史的教育,親眼目睹了我軍很多老一輩領導人的風採,從少年時代就形成了對軍隊的真摯感情。”

  盛夏八閩,山海澄碧。2014年,在八一這個軍民共同的節日,習近平總書記特意把來自不同崗位的11位雙擁模范代表請到預備役高炮師機關,向長期關心支持國防建設、為雙擁工作作出貢獻的同志們表示衷心感謝和誠摯問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要把支持部隊建設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為部隊多辦好事、實事。”

  心系官兵,深情厚意。在閩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親力親為,著力幫助駐閩部隊解決重點難點問題,解除廣大官兵的后顧之憂。

  福州市區,江厝路上車流如織。這條雙向四車道的路,東起福飛路,西至五鳳山名居小區,中段經過73121部隊營區,是營區通往外部的主要通道之一。

  “過去,這裡可是一段泥濘的鄉間小路,戰備出動面臨著道路窄、行車難的困難,但由於資金不足修不了。”73121部隊原部隊長朱光泉回憶,1992年11月,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了解到該部隊的實際困難后,當即決定幫助部隊籌措資金,修建江厝路。

  僅經過40多天的緊張施工,全長2.5公裡的重要通道——江厝路,於1993年元旦正式通車。從此,部隊緊急出動時間大幅縮短。

  對事關部隊戰斗力建設的大事,習近平同志全力支持﹔對隨軍家屬落戶、子女入學等軍人關切的“撓頭事”,習近平同志特事特辦。當時,駐榕部隊廣大官兵都親切地稱贊習近平同志是“擁軍書記”。

  進入新時代,雙擁工作初心不變,機制一新,站位更高。

  “見到大家感到十分親切,因為我也是一名軍轉干部。”“軍轉干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我們要倍加關心、倍加愛護。”2014年5月27日,在會見第六次全國軍轉表彰大會受表彰代表時,習近平總書記動情地說。

  滾燙的話語,深沉的關愛,蘊含著習近平總書記對退役軍人深厚的情感,讓千萬退役軍人熱血沸騰。

  2017年10月18日,庄嚴的人民大會堂,黨的十九大隆重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宣布: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

  2018年3月12日,在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擲地有聲:“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對於更好為退役軍人服務、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具有重要意義,要把好事辦好辦實。”

  2018年4月16日,退役軍人事務部挂牌成立,負責退役軍人思想政治、移交安置、服務管理、待遇保障等工作,組織指導全國擁軍優屬工作。從國家到省、市、縣,各級雙擁工作機構不斷完善,形成軍地相互支持、團結奮斗的良好局面,“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成為社會共識。

  伴隨這一歷史性步伐,新時代雙擁工作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雙擁的法治保障更健全——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施行,以法律形式明確軍人地位、維護軍人榮譽、保障軍人待遇、優待軍人家屬,回應了官兵期盼。

  雙擁的各項舉措更務實——著力解決部隊官兵安置發展、家屬就業、子女教育問題,拓寬“后路”、鞏固“后院”、扶持“后代”。近年來,全國累計接收安置軍隊轉業干部30余萬人、符合安置條件的退役士兵14萬余人,辦理家屬隨軍7萬多人,協調40多萬名軍人子女入園和接受義務教育。

  雙擁的社會參與更凸現——全國目前已擁有10萬多個社會擁軍組織,30多萬家企事業單位、3萬多個街道和社區與部隊基層單位結對共建,社會參與日益廣泛深入。

  軍地攜手,一體推進軍人軍屬榮譽激勵與權益保障,滿腔熱忱關心關愛軍人,實實在在解決軍屬困難,讓廣大官兵更加感受到組織的溫暖、軍裝的分量。

  習近平總書記對老紅軍、老戰士、軍烈屬關懷備至,始終惦念。

  2014年10月,福建上杭縣古田鎮,習近平總書記把10位老紅軍、軍烈屬和“老地下黨員、老游擊隊員、老交通員、老接頭戶、老蘇區鄉干部”代表請到古田黨員干部教育基地,同他們親切座談,拉著老同志們的手,噓寒問暖。

  2019年7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會見全國退役軍人工作會議全體代表。看到94歲的老英雄張富清,習近平總書記俯下身,雙手緊握住老人的手,同他親切交談並致以誠摯問候。

  2022年8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關心老戰士老同志和革命烈士親屬,讓老戰士老同志享有幸福晚年,讓烈士親屬體會到黨的關懷和溫暖。

  …………

  帥之求勝者,先致愛於兵。黨的核心、人民領袖、軍隊統帥親身示范,在全黨全社會激起愛軍擁軍熱潮。

  在浙江杭州市,現役和退役軍人通過掃碼、亮碼,就能在浙江蕭山醫院、杭州口腔醫院等31家崇軍志願定點醫院享受就診綠色通道、挂號優先、就診優先等服務﹔

  在吉林長春市,連續10年開展“情系駐長官兵、關愛革命功臣”擁軍活動,用心用情傾聽老兵的心願心聲,積極為駐長官兵辦實事解難題,帶動社會化擁軍服務全面開花﹔

  在福建福州市,緊盯部隊打仗急用、改革急需,想方設法為駐地部隊辦實事、解難題,召開各類軍地協調會1270多場,協調解決部隊營區水電設施改造、高壓線遷改等各類問題670多項﹔

  …………

  大江南北,全國各地,一項項飽含溫度的實際舉措,讓深情暖意流淌在廣大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心間。

  民心所向、民意所歸、民力所聚——

  軍民團結,匯聚強國強軍深厚偉力

  “兩年間,1000多封書信,將江淮大地學子和雪域高原官兵的心緊緊相連!”新疆軍區某團一級上士趙超說。

  他們的故事,要從兩年前的春天講起。一堂有關衛國戍邊英雄的講座后,安徽省安慶市一所小學的學生們紛紛用信紙寫下心裡話,寄給新疆軍區的戍邊官兵。“老師常對我們說,赤膽忠心為祖國、為人民的人,是最勇敢的人……”收到信后,趙超緩緩展開信紙,工整的字跡映入眼帘。捧讀少年們的信,官兵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山河相隔,軍民連心,涌動著同一種家國情懷。

  內蒙古大地,青山吐翠,碧草如茵。習近平總書記今年6月7日在內蒙古調研邊境管控和邊防部隊建設情況時強調:“邊防官兵很辛苦,各級要把官兵冷暖放在心上,主動靠上去解決實際困難,把各方面保障做到位。”

  近年來,全國雙擁辦常態部署開展“情系邊海防官兵”“六送”活動,連續3年組織開展春節專項慰問,給邊海防部隊和任務一線官兵送去地方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關懷溫暖,有力激發官兵衛國戍邊昂揚斗志。今年春節前,18個省份167個全國雙擁模范城(縣)20余萬名黨政機關干部、中小學師生和鄉村社區群眾踴躍參與,向邊海防官兵送去7.3萬份節日禮包、6萬余份慰問書信等慰問品,成為各地干部群眾廣泛參與雙擁工作的縮影。

  “要加強國防教育,增強全民國防觀念,使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成為全社會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

  “我們的軍隊是人民軍隊,我們的國防是全民國防。我們要加強全民國防教育,鞏固軍政軍民團結,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凝聚強大力量!”

  國防教育,事關長遠,事關全局。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旨深意遠。

  3000多所黨校和行政學院開設國防教育課程,使學習國防知識、履行國防義務成為各地各級領導干部的自覺行動﹔每年上千萬大中學生開展軍訓,增強艱苦奮斗的堅強毅力﹔邊防部隊和中小學“同升一面國旗”,激勵孩子們爭做尊崇軍人、關心國防的新時代好少年……在全國廣泛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全民國防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厚植愛國擁軍情懷,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不斷增強。

  “隻有讓更多人參與其中,讓大家讀懂軍人的犧牲與奉獻,才能真正讓國防觀念深入內心。”陸軍工程大學政治教員俞紅說,“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全社會日益加強的國防意識,串起了個人、家庭與國家的同心圓。”

  與祖國共命運,與時代同奮進。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把投身國防、報效祖國作為青春選擇和價值追求。

  2017年9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南開大學8名新入伍大學生回信,肯定了他們攜筆從戎、報效國家的行為,勉勵他們把熱血揮洒在實現強軍夢的偉大實踐之中,書寫絢爛、無悔的青春篇章。飽含深情的回信,鼓舞激蕩著青年官兵、萬千學子的心。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今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是黨中央把握強國強軍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著眼於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更好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作出的戰略部署。貫徹落實好這一部署,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我軍建成世界一流軍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牢記囑托,矢志奮斗。廣大官兵表示,新時代新征程,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加強各領域戰略布局一體融合、戰略資源一體整合、戰略力量一體運用,順應時代大勢,必將為強國強軍偉業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參軍160萬人,民工313萬人,擔架20萬副……2022年8月16日,遼沈戰役紀念館裡,一組“東北解放戰爭人民支前統計”數據吸引了習近平總書記的目光。

  “我們的勝利是千千萬萬的人犧牲換來的,這裡面更多的是靠老百姓啊。淮海戰役勝利是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渡江戰役勝利是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遼沈戰役勝利是東北人民全力支援拼出來的。”習近平總書記感慨。

  人民軍隊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背后的“勝利密碼”正蘊藏其中。

  從土地革命戰爭“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到抗日戰爭“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從解放戰爭“潮涌般的小推車和擔架隊”,到抗美援朝戰爭“舉國上下願傾其物力財力”……歷史告訴我們,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歸、民力所聚,人民軍隊就能無往而不勝、無敵於天下。隻要始終站在人民立場上,贏得最廣大人民衷心擁護,就能構筑起眾志成城的銅牆鐵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倡導推動設立烈士紀念日、國家公祭日,建立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在全社會匯聚起愛我中華、心系國防的巨大精神力量﹔舉行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慶祝建軍90周年等系列活動,隆重庄嚴、直抵人心,極大振奮了黨心軍心民心。

  崢嶸歲月,砥礪前行。今天的神州大地處處呈現軍民攜手、團結奮進的動人場景——

  從搶險救災到安保維穩,一個個人民子弟兵奮勇當先沖鋒在前﹔從大學校園到城市鄉村,一批批適齡青年踴躍參軍矢志報國﹔從鄉村振興到都市建設,一項項軍民共建的務實舉措落地生效……

  “雙擁運動是我黨我軍我國人民特有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

  “我們要充分認清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的重要意義,發揚光大愛國擁軍、愛民奉獻優良傳統,根據時代變化和工作要求,不斷改進創新、與時俱進,全面提高新形勢下雙擁工作水平,發揮雙擁工作聯系軍地軍民的橋梁紐帶作用,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國防和軍隊建設全局。”

  “軍地合力,軍民同心,我們就一定能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指引航向,擘畫新時代雙擁藍圖。團結之力更加凝聚,奮斗之姿更加昂揚。

  全國人民、全軍官兵信念堅定、士氣昂揚,把新時代的光榮與夢想書寫在廣袤的國土、遼闊的海洋、浩瀚的蒼穹,“愛我人民愛我軍”的壯闊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11日 01 版)

(責編:岳弘彬、牛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