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一見·從這封給院士專家的回信中,讀懂總書記的“兩翼理論”

2023年07月26日10:17 |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小字號

7月20日, 習近平總書記給“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代表回信,對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參與科普事業提出殷切期望。

“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激發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的興趣,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不斷作出新貢獻”……

這封回信意味深長,不僅溫暖和激蕩著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心田,更是在新征程上,對科學普及工作提出了更為深遠的矚望。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這是對科學事業發展的深邃洞察,也是對科技創新規律的深刻把握。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2016年5月30日,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兩翼理論”。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開啟新的創新周期。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前所未有,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緊密相連。近現代以來科技創新應用的經驗表明,科學普及是社會全面發展的客觀需要,是生產力水平提高的加速劑,也是科學技術研究成果轉化的催化劑。一個國家的創新水平,越來越依賴於全體勞動者科學素質的普遍提高。

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傳播新知識新思想,推進科技與經濟、社會的融合,培養創新后備人才,“科普之翼”分量越來越重。

“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普事業,全面系統提出“兩翼理論”,並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發布,“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農民科學素質提升”等5項提升行動穩步實施﹔《“十四五”國家科學技術普及發展規劃》《關於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相繼出台……科學“種”進更多人心中,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大幅提升。

——“樹立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這是關乎民族未來發展大計的殷殷囑托和深遠擘畫。

一個民族熱愛科學的程度,決定了其發展的高度。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青年習近平在陝北梁家河聽到這一消息,十分激動。50年后,在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的回信中,習近平總書記回憶起這段經歷。“當年,你們發憤圖強、埋頭苦干,創造了令全國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顯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

尊重科學、熱愛科學,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厚植科技創新沃土,一封封回信囑托、一次次考察座談,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

兩院院士大會上,總書記強調指出,“在全社會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

科學家座談會上,總書記點贊李四光、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陳景潤、黃大年、南仁東等一大批愛國科學家﹔

今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總書記再次強調:“樹立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

“總書記的重要回信令我們備受鼓舞、深受啟發,也激勵我們今后更加積極地支持和參與科普事業,努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兩翼齊飛’。”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梅宏心情格外激動。他是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的20位院士專家之一。就在幾天前,梅宏還通過網絡為中學生們講授了一堂生動的計算機科學公開課。

越來越多的科技工作者投入科普事業中,我國科學教育與培訓體系持續完善,科普基礎設施加速發展,蘊藏在億萬人民中間的創新智慧正在充分釋放,創新力量得以充分涌流。

——“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科技創新、強國有我’的志向”,這是對廣大青少年科學夢想的深情呵護,也是對夯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基石的深深關切。

青少年是科技創新的后備軍,是一個民族和國家的希望所在,在他們心中撒下的科學種子,將長成參天大樹。

2016年9月9日,在北京市八一學校的科普實驗室,習近平總書記同正在研制科普小衛星的老師和學生們交流,叮囑同學們小衛星發射時要記得告訴他。

時隔3個多月,衛星發射之際,科普小衛星研制團隊的學生們給總書記寫信,報告了小衛星即將發射的消息。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表示,“要讓這顆小衛星發揮啟明星一樣的作用,不斷激發自己科學探索的熱情”﹔希望孩子們“保持對知識的渴望,保持對探索的興趣,培育科學精神,刻苦學習,努力實踐”。

諄諄教導、綿綿關懷,呵護著孩子們的好奇心,點亮著孩子們的科學夢想。

好奇心是創新的原動力。2020年9月11日,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好奇心”,點明好奇心之於創新、科學研究的重要性。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要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

中國空間站開設“天宮課堂”、院士線上開講《科學公開課》、科普大篷車開進校園,一場場科普活動,點燃青少年對科學的巨大熱情﹔“中學生英才計劃”“強基計劃”“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一項項面向人才的培養計劃,拓寬青少年擁抱科學的通道。

“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科技創新、強國有我’的志向,當下勇當小科學家,未來爭當大科學家,為實現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貢獻”。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共同呵護青少年在科學大道上茁壯成長,我們定能收獲更加可期的美好未來。

策劃:胡果、杜尚澤

統籌:余建斌

撰文:馮華、吳月輝、喻思南

編輯:仰婉晨

核校:熊捷

(責編:彭曉玲、任一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