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村支書王姐的一天

本報記者 柴逸扉
2023年06月01日05:1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王鬆齡

  王鬆齡,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沙集鄉副鄉長兼鄭海村黨支部書記,當地人都管她叫王姐。作為基層干部,她的一天十分忙碌,需要處理各種各樣的事務。此次駐村期間,記者近距離觀察王鬆齡一天的工作,感受基層干部的敬業與付出。

  時間:8︰00—10︰00 

  “‘形式主義’少了,工作時間就多了”

  “叮鈴鈴……”一陣鈴響過后,王鬆齡從鄉政府的辦公室拿起本子和筆,快步走向大會議室。每天上午8點,鄉裡都在這裡舉行早會。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五星村黨支部創建工作安排、規范記錄脫貧戶摸底排查情況……半個小時的時間裡,王鬆齡認真聽講,仔細記錄。

  “每天早會一般不超過半小時,這樣的安排既能有效布置任務,又不會耽誤大家開展具體工作。”散會時,王鬆齡告訴記者,過去基層干部不是在開會就是在開會的路上。這些年中央大力整治“形式主義”,基層干部不只是經常開短會,還可以通過視頻連線縣、市甚至省裡的主會場開會,再也不用每天為會議忙得團團轉了。

  “‘形式主義’少了,工作時間就多了!”說話間,王鬆齡已經開車回到鄭海村,開始新一天的工作了。

  時間:10︰30—12︰30 

  “趁村民們在家吃飯,抓緊時間走訪”

  “大家先停下手裡的活,趁村民們在家吃飯,抓緊時間走訪!”王鬆齡喊的這一嗓子,讓村委委員們迅速集合,一同出發到農戶家裡訪問。

  “為什麼要利用午飯時間走訪?”記者問。王鬆齡笑著說,因為午飯時間村民們大都會在家中用餐,所以比較容易碰到他們。要是過了飯點,很多村民會午休睡覺、起床后又會下地或去車間干活,就不容易見面了。

  一路走來,記者跟隨王鄉長走訪了七八戶人家,每戶人家都有人在。“家裡老人身體怎麼樣?”“最近收入有什麼變化?”“廁所改造后用得是不是習慣?”……王鄉長和村委委員們一一過問,努力為他們排憂解難。

  “王鄉長,家裡做著面條呢!一塊兒吃點吧!”告別時,鄉親們都表達著自己朴素的心意。

  “不了,我還要走訪下一家呢!謝謝你們啦!保重身體!”王鬆齡和同事們揮手向群眾們致意。

  一圈10多戶走訪下來,時間已經快到下午1點。王鄉長和同事們這才回到村部,吃上了午餐。

  時間:14︰30—16︰30 

  “安全無小事,切莫一失萬無”

  用完午餐,王鄉長和同事們會抽空靠在辦公室的會議桌前小憩。這期間,他們偶爾也會接聽鄉裡或有關部門打來的電話,或辦理村民需要的各種証明。

  下午的重點工作,是村裡的安全生產檢查。這是王鄉長重點關注的工作之一。

  “安全無小事,切莫一失萬無!”王鬆齡說,這些年沙集鄉尤其是鄭海村的發展離不開扶貧車間和相關產業的支持,如果安全出了問題,就會威脅到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果也就大打折扣。

  來到扶貧車間,王鬆齡認真地掃視過道、車間、流水線,環顧四周看看哪裡有風險點。

  “物料堆放時不要擋到安全通道”“消防器材要記得檢查,讓員工經常參與使用培訓”“紙箱子和易燃物品不要隨意放置,小心起火”……王鬆齡一一提出要求,並對照要求作了檢查。

  時間:17︰00—19︰00 

  “辦場‘村晚’,讓鄉親們享受‘文化大餐’”

  下午5點過后,太陽西斜,天氣也涼快起來。王鬆齡和村委委員們一起來到村裡的文化舞台,量場地、看方案,忙得不亦樂乎。

  “這周末我們要在這裡辦場‘村晚’,讓鄉親們享受‘文化大餐’。”王鬆齡表示,之前村裡辦“村晚”都是農歷新年前后,現在一年四季都有“村晚”,讓鄉親們觀看節目的同時還可以展現才藝,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徐老師,你們的舞蹈隊要表演什麼節目?”“張大媽,上次您的豫劇唱得真好,這周末還要再來一次啊!”……王鬆齡一邊聯系著節目安排事宜,一邊對現場布置作出指導。想到又一場精彩演出要在文化舞台上展現,她不禁露出了笑容。

  直到天色漸暗,路燈亮起,王鬆齡才轉身回到辦公室,喝水、擦汗,准備回家和家人們一起晚餐……

(責編:袁勃、胡永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