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同心跟黨走  建功新時代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75周年座談會發言摘編

2023年04月26日06:0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堅定政治抉擇  堅持新型政黨制度

  民革中央主席  鄭建邦

  75年前,民革積極響應中共中央發布的“五一口號”,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民革經過長期血與火的考驗作出的重大歷史選擇。宋慶齡、李濟深、何香凝等民革老一輩領導人深刻認識到,隻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根本扭轉中華民族不斷衰敗的命運,社會主義道路是真正繼承和弘揚孫中山愛國、革命、不斷進步精神的道路,是民革的正確政治抉擇和投身民族復興偉業的必由之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是民革履職盡責的廣闊舞台,是民革事業不斷賡續前行的政治保証。回望民革積極響應“五一口號”75年來的歷史,我們充分認識到,要堅定不移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新型政黨制度。

  進入新時代,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下,不斷蓬勃發展。民革必須跟上時代步伐,建設高水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切實擔負起歷史使命。一是把好政治方向。民革要大力弘揚優良傳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二是強化自身素質。民革要堅持以中國共產黨為師,著眼於多黨合作事業薪火相傳,提高民革整體戰斗力、凝聚力和社會影響力,匯聚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強大合力。三是提高履職本領。民革要胸懷“兩個大局”,牢記“國之大者”,深入一線和基層開展調研,積極發揮重點領域優勢建言獻策,開展好專項民主監督,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精准施策提供有益參考。四是樹牢規矩意識。民革要把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擺在首要位置,堅定理想信念、恪守合作初心、強化責任擔當,以上率下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守紀律講規矩的好模范。

  

  發揚合作傳統  在新征程中展現新作為

  民盟中央主席  丁仲禮

  民盟成立於抗日烽火之中,成立之初就得到中國共產黨的指導和支持,與中國共產黨密切合作。1948年1月,民盟召開一屆三中全會,公開宣布同中國共產黨攜手合作,為徹底摧毀國民黨反動政府,實現民主、和平、獨立、統一的新中國而奮斗。這表明,在中共中央“五一口號”發布前,民盟已經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五一口號”發布后,民盟表現出極大的政治熱忱,通電擁護中共號召,並為新政協的召開和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貢獻。75年來,民盟一直同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親密合作,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智慧和力量。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民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保持同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團結奮斗的政治本色,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親歷者、實踐者、維護者和捍衛者,堅持和完善新型政黨制度,充分發揮制度效能和優勢,是民盟事業發展的重要保証。

  中共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明確了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民盟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深刻認識新時代十年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自覺地匯入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洪流中。民盟將胸懷“國之大者”,一如既往地弘揚“奔走國是、關注民生”優良傳統,開展戰略性、前瞻性研究,提出務實管用的對策建議,在服務高質量發展上認真履職盡責,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助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在團結奮進新征程中展現新作為。

  

  矢志不渝跟黨走  團結奮進新征程

  民建中央主席  郝明金

  1948年,在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勝利、新中國即將誕生的重要時刻,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發出了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偉大號召,得到了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和社會各界的熱烈響應。這一歷史事件,標志著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在政治上自覺鄭重地選擇了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立場,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年是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75周年,同時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型政黨制度重大論斷5周年,也是多黨合作制度載入憲法30周年。我們重溫多黨合作歷史,從中汲取勇毅前行的力量,對於堅持和完善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中,無論形勢如何變化,民建都堅守合作初心,始終同中國共產黨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不管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提出“聽毛主席的話、跟共產黨走、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口號,還是改革開放以后確立“堅定不移跟黨走,盡心竭力為四化”的行動綱領,抑或是不久前民建十二大提出“矢志不渝跟黨走,團結奮進新征程”新的行動綱領,都展現了民建同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團結奮斗的政治本色。

  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我們將堅定不移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更加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們將緊緊圍繞中共二十大作出的戰略部署,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充分發揮密切聯系經濟界的獨特優勢,大興調查研究,積極建言踐行,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承擔起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的政治責任,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民建力量。

  

  不忘合作初心  始終保持政治本色

  民進中央主席  蔡達峰

  75年前,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得到了各民主黨派和社會各界積極響應和堅決擁護,開啟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序幕。

  “五一口號”的強大感召力,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巨大歷史作用和堅強領導地位,充分體現了各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患難與共的深厚感情和合作初心,誠如民進當時稱道的,中國共產黨“是為國家人民奮斗的先鋒集團”。

  歷史經驗彌足珍貴,合作初心歷久彌堅。在新征程上,我們要不忘合作初心,增強歷史自信,始終保持同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團結奮斗的政治本色。要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牢記民進響應“五一口號”時庄嚴宣告的政治立場,繼承和發揚多黨合作和民進的優良傳統,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統一戰線和新型政黨制度中,推進民進事業繼往開來、不斷發展。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其科學體系、核心要義、實踐要求,深刻領會其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引導廣大會員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共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要堅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要求,全面加強自身建設,以深化政治交接為主線,以思想政治建設為核心,夯實多黨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以領導班子建設為重點,統籌推進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和組織發展工作,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努力踐行優良作風,完善制度機制,增強制度效能,提高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全力發揮履職作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發揮界別特色、人才優勢和整體合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貢獻。

  

  傳承優良傳統  更好發揮新型政黨制度效能

  農工黨中央主席  何  維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迅速得到包括農工黨在內的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熱烈響應,標志著各民主黨派主動公開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奠定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實的政治基礎。

  75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民主黨派投身建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探索改革路、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走過了光輝歷程,作出了積極貢獻。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納入黨的基本方略,明確提出必須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推動多黨合作事業發展進入新階段。

  回顧七十五載風雨同心路,我們深刻領悟到,確立中國共產黨在多黨合作中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必然選擇,是各民主黨派自覺自願的選擇,也是農工黨歷經血與火的考驗作出的鄭重抉擇。今天,我們紀念“五一口號”,就是要傳承弘揚多黨合作優良傳統,不斷增進對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更好發揮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效能。

  我們將始終與黨同心,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凝聚人心、匯聚力量。農工黨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全面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我們將始終履責盡心、服務大局。農工黨將緊扣中共二十大戰略部署,聚焦推進健康中國、美麗中國建設和優化人口發展戰略等重大問題,大興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智慧力量。

  我們將始終治黨用心,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水平。農工黨將認真貫徹落實關於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系列文件精神,深入實施“五大戰略”,全面加強自身建設,打造新時代高素質參政黨隊伍。

  

  致力為公跟黨走  僑海報國建新功

  致公黨中央主席  蔣作君

  重溫“五一口號”,要深刻領會其蘊含的重要歷史意義。1947年4月,致公黨三大一致決議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1948年4月底,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后,致公黨立即積極響應。從此,致公黨走上了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真誠合作、共同奮斗的道路。這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也是致公黨優良傳統的核心。

  重溫“五一口號”,要繼續堅定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動搖。堅持夙志,不忘初心。回顧近百年的中國致公黨黨史,中國致公黨與中國共產黨從認識到認同、從相近到相親、從同胞到同志,從致公黨三大到積極響應“五一口號”,再到今時今日,始終堅定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致公黨加強自身建設、不斷發展進步的“根本”,是致公黨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的根本保証,是致公黨在每個關鍵歷史節點都能經受住考驗、不負時代的根本遵循。各民主黨派衷心擁護和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矢志不渝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已成為多黨合作的靈魂所在。

  重溫“五一口號”,要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繼續勇毅前行。歷史昭示未來,征途未有窮期。我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新時代十年的變革性實踐、標志性成果和突破性進展的偉大成就,引導廣大成員和所聯系群眾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共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將國之大者、民之念者、參政黨之長者結合起來履職,最大限度地發揮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優勢和效能,加強“做好僑海大文章”能力建設,發揚“致力為公跟黨走”的優良傳統,擔當“僑海報國建新功”的神聖使命,凝聚僑心僑智僑力,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重溫“五一口號”  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

  九三學社中央主席  武維華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75周年。值此重要時刻,重溫“五一口號”,回顧多黨合作光輝歷程,展望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前景,意義十分重大。

  75年前,中共中央“五一口號”發出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吹響了建立新中國的集結號。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熱烈響應“五一口號”,並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協商建國,直接推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根本的社會條件﹔同時也決定了新中國及其現代化之路必然要由中國共產黨來領導,中國式現代化的最大特色和根本保証由此確立。

  “五一口號”明確了建立新中國的基本路徑和方式,為開辟和發展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根本的制度基礎。“五一口號”繪制了中國政治發展藍圖,為確立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奠定了基礎。75年來,多黨合作事業蓬勃發展,新型政黨制度日臻完善,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彰顯出顯著優勢。

  “五一口號”號召建立全新的人民民主共和國,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獨立自主開拓前進道路的偉大精神。75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不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重溫“五一口號”,我們更加堅信: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永不動搖,無論風雲如何變幻,都要做到大是大非站得穩,跟黨前進不動搖﹔必須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堅守合作初心,弘揚優良傳統,履行好參政黨的政治職責,努力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必須堅持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著力加強參政黨領導班子、代表人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五種能力”,努力提升自身建設水平,助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賡續合作初心  砥礪奮進新征程

  台盟中央主席  蘇  輝

  1948年,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發出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得到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熱烈響應,標志著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公開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奠定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基礎。

  75年來,台盟與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攜手前進,動員廣大盟員和所聯系的台胞,積極投身建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探索改革路、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75年風雨歷程,我們信念如一。堅定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是台盟旗幟鮮明的政治選擇。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是台盟一以貫之的歷史使命和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

  知所從來,方明所往。今天,我們對“五一口號”的最好紀念,就是要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全面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傳承優良傳統,團結教育廣大盟員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要堅決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最大范圍最大程度團結兩岸同胞,堅定不移反“獨”促統,為祖國統一獻實策、匯合力﹔就是要錨定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大目標,把多黨合作所長與中心大局所需結合起來,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良言、聚眾智﹔就是要堅持以黨為師,認真落實中共中央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全方位加強自身建設。

  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砥礪奮進、勇毅前行,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中作出新貢獻!

  

  “五一口號”系初心  團結奮斗向前行

  無黨派人士  林毅夫

  重溫“五一口號”,對於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展望多黨合作事業的美好未來,推動新時代統一戰線創新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為人類政治文明貢獻了中國智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納入黨的基本方略,加強對多黨合作事業的全面領導,大力推進多黨合作理論、制度、實踐創新,新型政黨制度展現出巨大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

  無黨派人士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堅持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選擇,不斷擦亮與黨風雨同舟、團結合作的政治底色。無黨派人士的歷史就是同中國共產黨的團結奮斗史,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無黨派人士都是黨的堅定同盟者。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無黨派人士弘揚優良傳統,堅定不移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新型政黨制度的實踐者、維護者、捍衛者。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力量,廣大無黨派人士要胸懷“國之大者”,認真履職盡責,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充分發揮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作用﹔要與時俱進,不斷增強政治素質,深入系統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准確把握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真正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要發揮優勢、爭取更大作為,自覺開展理論創新,拿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研究成果,提出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

  新時代是無黨派人士建功立業的最好時代。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奉獻智慧和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3年04月26日 10 版)
(責編:牛鏞、楊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