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積極延伸和拓展農業產業鏈——
發展特色產業 帶動農民增收(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沾著泥土露水的新鮮蔬菜,經過氣泡水浴清洗,分揀傳送至冷庫,裝進配有冰袋的蔬菜泡沫箱,從雲南省曲靖市中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出發,全程冷鏈運往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等地。“每個月有超過9萬噸蔬菜從我們這裡發往全國各地。”公司董事長黃照波說。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積極延伸和拓展農業產業鏈,培育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雲南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不斷延伸和拓展農業產業鏈,推進特色產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
一大早,昭通市昭陽區蘇家院鎮迤那村的蘋果種植大戶羅興亮來到自家果園,對果樹進行花前復剪、疏花、拉枝等春季管理工作。
“30年前我就開始種蘋果,以前不知道如何管理,產量和價格都不高。”羅興亮說,在昭陽區蘋果產業發展中心技術指導下,他從“門外漢”逐漸變成了蘋果種植“土專家”。
近年來,昭通把蘋果列為全市高原特色產業之一,2022年全市蘋果種植面積達85萬畝,實現綜合產值110億元,帶動農戶13.8萬戶52.7萬余人增收,迤那村也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億元村。
正值洋蔥上市季節,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江邊鄉洋蔥種植基地裡,村民們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
“我承包了20多畝土地種植洋蔥,今年長勢非常好,畝產量達6至8噸,預計收入20多萬元。”江邊鄉漁冼村種植戶李加助說。地處金沙江干熱河谷,元謀縣光熱資源充沛,全年基本無霜,是少有的露天冬早蔬菜種植區,蔬菜種植是當地的代表性產業。
昭通蘋果、元謀蔬菜、蒙自石榴……這些極具雲南特色的農產品暢銷全國市場。近年來,雲南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目前共有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127個,7個鄉鎮獲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十億元鎮稱號,13個村獲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億元村稱號。
“2022年,雲南省第一產業增加值4012.18億元,同比增長4.9%﹔全省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147元,同比增長6.7%,經營淨收入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達48.7%。”雲南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琰說,“下一步,雲南省將立足資源優勢,做好‘土特產’文章,做優做強高原特色農業,推動重點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
昆明市晉寧區雲天化晉寧花卉產業現代化示范園內,萬株玫瑰競相綻放,種植採用無土栽培、溫度控制和廢水零排放等智能化管理。“利用物聯網傳感器,灌溉系統24小時監測花卉水肥條件,根據生長環境進行科學補給。過去每畝產6萬枝花,智能化改造后每畝產量達14萬枝。”雲南省雲天化花匠鋪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綜合管理部副部長王博介紹。
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場的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裡,900個交易席位座無虛席,花卉交易經紀人目不轉睛地盯著電子屏幕上的拍賣信息,即時敲擊鍵盤競價,平均每4秒便可成交一筆。
科研、種植、交易、物流……目前,昆明鮮切花產業實現全產業鏈覆蓋,已建成輻射全國、面向亞洲的世界級花卉交易市場和流通體系。
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草果種植面積達111.45萬畝。近年來,為豐富草果產品形態、提升產業鏈附加值,怒江州聯合高校、企業、科研院所,在草果精深加工上做文章,圍繞調味品、功能食品、護膚品、中藥制劑等方面開發了7個系列40余款產品。
“在中交怒江綠色香料產業園,目前已有8家加工企業落地,22條生產線投產,草果正氣茶、泡草果等深加工農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怒江州科學技術局局長和春梅介紹,“下一步,怒江州將依托科研機構持續開展相關科研工作,加大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力度,切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產業優勢。”
近年來,雲南省按照產業化、規模化、標准化、品牌化要求,聚力延鏈、補鏈、強鏈,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2022年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突破1.2萬億元,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2︰1。
正值晚熟柑橘上市的季節,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的萬畝柑橘園內,黃澄澄的沃柑壓彎了枝頭。賓川縣柑橘種植總面積約10.2萬畝,隨著種植面積和產量不斷增加,如何提升效益成為當地柑橘產業發展的關鍵。
“我們鼓勵支持當地農產品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等農業經營主體,加大水果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賓川縣農副產品營銷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秦洲正說,“冷庫的建設將水果的銷售期延長了半年,實現水果錯時、錯季銷售,進而提升農產品效益。”
近年來,雲南省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初步形成以蔬菜、水果、花卉生產基地為基礎,以區域性和綜合性冷鏈物流市場為依托,以大型冷鏈物流為支撐的冷鏈物流設施網絡,推動農業產業鏈向后延伸。
產業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山間雲霧繚繞,萬畝普洱茶層層疊疊,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境內的景邁山迎來春茶採摘季。
“這段時間游客不少,游客除了採茶品茗,還能探索古茶林、欣賞民族文化演出、體驗本地茶文化。”景邁山奉祖家園客棧經營者、茶農仙貢說。
近年來,通過對古茶林資源進行生態保護,保護修復傳統村落及特色民居,建設完善公路、通信等基礎設施,景邁山涌現出茶旅生態游、民俗游、文化演出等多種業態。不少景邁山茶農從過去單純的種茶、賣茶,到如今開辦民宿和農家樂,邁出茶旅融合發展步伐。目前景邁山景區共有農家樂17家、民宿21家,旅游從業人員300余人,今年以來接待游客16萬余人次。
普洱景邁山茶文化探索游、騰沖司莫拉鄉村民族文化體驗游、羅平油菜花海生態游……近年來,雲南省大力發展農旅融合、文旅融合,鼓勵有條件有能力的脫貧人口從事餐飲、住宿、採摘等經營活動,對從事鄉村旅游的脫貧人口,開展酒店管理、餐飲服務、市場營銷等技能培訓,提高務工收入。2022年,雲南省鄉村旅游接待游客3.12億人次,鄉村旅游收入2564億元。
昆明市宜良縣“雲魚谷”養殖基地旁的直播間裡,主播正聲情並茂地介紹鎖鮮抗浪魚、紅燒魚塊等產品。
“抗浪魚是雲南的土著魚種,過去由於產量急劇減少,曾被列入《雲南省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名錄》。”雲南茂灣水產養殖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殷樹茂介紹,“經過野生養殖、人工馴化養殖、人工輔助繁殖,現在抗浪魚實現了自然繁殖,年產量200余噸。我們與昆明一家直播運營公司合作,通過電商渠道把抗浪魚帶回老百姓的餐桌。”
據了解,雲南省廣泛開展農村特色產品遴選,常態化開展營銷推廣,拓展線上銷售渠道,投入資源積極開展農村電商相關培訓,今年初成功舉辦電商年貨節,直播銷售額達2854.96萬元,簽訂意向購銷合同6000萬元。
“我們堅持把產業幫扶作為激發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的重要舉措。”雲南省鄉村振興局局長張曉鳴說,“下一步,雲南省將通過產業增量提質、鄉村旅游、建立完善聯農帶農機制等方式拓寬增收渠道,延伸拓展農業產業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 人民日報 》( 2023年04月23日 0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