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說唱、來信、U盤,見証著習主席關注的這件事

“開始!”當地時間11月16日,習近平主席同印尼總統佐科視頻觀摩雅萬高鐵試驗運行。隨著指令下達,嶄新亮麗的綜合檢測車緩緩駛出德卡魯爾車站並逐漸加速前行,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當地時間11月16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厘島同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舉行會談。這是習近平和佐科共同視頻觀摩雅萬高鐵試驗運行。新華社發(視頻截圖)
鐵路是現代經濟的大動脈,是重要基礎設施和重大民心工程。近年來,中國鐵路成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的亮麗名片。習近平主席在多個外交重要場合關注鐵路合作項目。雅萬高鐵試驗運行成功,中老鐵路、蒙內鐵路等建成通車,中泰鐵路、匈塞鐵路等穩步推進,一條條穿山跨海的鐵路,讓互聯互通的腳下之路、規則之路、心靈之路更加暢通。
一首說唱,道出期盼
最近,一首名叫《雅萬之歌》說唱歌曲在印尼網絡走紅,傳遞出印尼民眾對雅萬高鐵建成通車的熱切期盼。
雅萬高鐵是兩國元首親自推動的中印尼共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是印尼和東南亞的第一條高鐵,也是中國高鐵首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在海外建設項目。習近平主席在印尼的日程非常緊湊,仍專程安排這次觀摩。
在印度尼西亞萬隆,雅萬高鐵建設者和當地民眾觀看高速鐵路綜合檢測車行駛在雅萬高鐵試驗段(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李培養 攝)
9月以來,習近平主席的兩次高訪中,“鐵路”成為高頻詞。在哈薩克斯坦媒體發表署名文章,指出“兩國已成功搭建涵蓋公路、鐵路、航空、油氣管道的全方位、立體化聯通網絡”﹔同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會談時,強調“中方願同烏方一道完善歐亞大陸運輸大通道建設,推動中吉烏鐵路早日啟動建設”﹔在同泰國總理巴育舉行會談時,指出要“要加快中老泰三方鐵路合作”。
鐵路一通,山不再高,路不再長。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互聯互通是一條腳下之路”“路通到哪裡,我們的合作就在哪裡”。
一封來信,見証合作
去年底,習近平主席收到幾位曾在上海學習鐵路專業的老撾留學生寫來的聯名信,信中提到,他們要把在中國學到的本領貢獻給中老鐵路的運營和發展。
幾天后,中老兩國元首通過視頻連線共同出席中老鐵路通車儀式,習近平主席特意提到這封信。
中老鐵路通車運行,老撾從“陸鎖國”變成“陸聯國”的夢想成為現實。“我們不僅要實現‘硬聯通’,還要抓好‘軟聯通’,做好鐵路后續運維和安全保障,打造高質量、可持續、惠民生的沿線經濟帶。”以中老鐵路為牽引,習近平主席對中老合作寄予厚望。
“互聯互通是一條規則之路,多一些協調合作,少一些規則障礙,我們的物流就會更暢通、交往就會更便捷。”截至2021年底,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合作平台,我國已與19個國家簽署了22項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鋼鐵駝隊”中歐班列奔馳不息,暢通著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大動脈。
一枚U盤,記錄友誼
“友好往來 命運與共——黨和國家領導人外交活動禮品展”上,一枚由紅色中國結串起的金色鏤空窗花U盤引人注意。那是2017年5月,時任肯尼亞總統烏胡魯·肯雅塔來華參加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時,贈送習近平主席的蒙內鐵路紀念U盤。
U盤裡存儲著這樣一段視頻:伴隨著歡快的非洲鼓點,鐵路線在東非草原上延伸,現代化車站拔地而起,中非建設者並肩綻放笑顏……
“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習近平主席曾提出,中非關系最大的“義”,就是用中國發展助力非洲的發展,最終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廣袤的非洲大陸上,兩條具有特殊意義的鐵路見証著中非友誼。一條是坦贊鐵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年中國自己還很貧困時,我們勒緊褲帶幫助非洲兄弟修建了坦贊鐵路”﹔一條是蒙內鐵路,這條採用中國標准、中國技術、中國裝備建造的現代化鐵路,創造了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已成為肯尼亞乃至整個東非的“黃金通道”。
朋友多了,路才好走。習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互聯互通是一條心靈之路,你了解我,我懂得你,道理就會越講越明白,事情就會越來越好辦。”
把基礎設施“硬聯通”作為重要方向,把規則標准“軟聯通”作為重要支撐,把同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作為重要基礎。明年就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一條條已經或即將建成通車的鐵路,標志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入重要收獲期。綿延的鐵軌丈量著開放包容、互聯互通的前進步伐,馳而不息的列車將承載更多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動人故事。
統籌:崔士鑫
撰文:許晴
策劃:杜尚澤
校檢:朱利
圖片來源:新華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