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歌聲起太行

張  健
2023年02月13日05:3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冬日清晨,河北阜平縣龍泉關鎮駱駝灣村迎來日出,村民在為游客講解太行山獨特的“日照冰瀑”景觀。
  本報記者 李 舸攝

  地處太行山深處的河北省阜平縣是革命老區,是當年晉察冀邊區政府所在地。2012年12月29日、30日,習近平總書記驅車300多公裡,來到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向全黨全國發出脫貧攻堅的動員令。自此,新時代脫貧攻堅在冬日的阜平拉開大幕,在中華大地上史詩般展開。

  ——題  記  

 

  巍巍太行八百裡,群峰蒼茫聳雲天。

  冬日的暖陽,把一道道金光鋪洒在阜平縣的崇山峻嶺間。正午時分,田野一派寂靜。

  齊呈科披著大衣走出家門,耀眼的陽光撞在他的臉膛上,似乎要把一種磅礡的力量融入他的身體。

  突然間,村裡的喇叭響起,一首歌曲隨風飄來:

  黨的政策照阜平,問寒問暖關心咱。

  時刻惦記老區人,看到貧窮心不甘。

  擼起袖子加油干,哎嗨哎嗨呦,

  一定要改變阜平縣。

  這首歌,齊呈科熟悉,是村裡的脫貧戶杜呈蘭創作的。杜呈蘭不光愛唱歌,還能編歌詞。她編的歌兒,都是講述身邊故事的,朗朗上口,很接地氣。

  歌聲婉轉,情真意切,聽得齊呈科心裡熱乎乎的。他的思緒,被歌聲一下子拉回到10年前的那個冬日。

  2012年12月29日,一場瑞雪落在阜平大地,山山嶺嶺,銀裝素裹。第二天清早,駱駝灣村民走出家門,一個親切而熟悉的身影出現在眼前,竟然是習近平總書記!

  總書記來看望鄉親們了!頂著寒風,踏著積雪,總書記來到太行山裡,看望慰問困難群眾。他走進村民家中,盤腿坐在炕上,跟鄉親們手拉手,親切地話家常、問冷暖、聊收入……

  阜,盛也﹔平,定也。然而,阜平,可真是一片貧困之地。

  608口人中,428人屬貧困人口,駱駝灣的貧困狀況令習近平總書記揪心不已。

  “盡快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隻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

  “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正是在這裡——河北阜平,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全國發出了脫貧攻堅的動員令。

  要將沉睡的大山喚醒,要讓古老的村庄騰飛,要給延續千年的絕對貧困畫上句號——這,就是新時代共產黨人踐行初心使命的錚錚誓言。一場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從此要在960多萬平方公裡的中國大地上濃墨重彩地書寫!

  於是,在阜平,一場如火如荼的奮斗開始了。深受激勵鼓舞的阜平人民,在黨的帶領下團結一心,埋頭苦干。10年間,阜平山鄉巨變,16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0.81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歌聲回蕩耳邊,往事涌上心頭,齊呈科感慨萬千:“這歌啊,真是咱阜平人心底的歌!”

  歌聲記錄往昔,歌聲溫暖人心,歌聲為生活注入澎湃力量。

  齊呈科想也想不到的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剛剛過上小康日子的阜平人就驚艷了世界。44名來自阜平縣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的孩子,身穿虎頭衣,腳踩虎頭鞋,用宛如天籟的聲音,演唱了奧林匹克會歌,唱出了全天下孩子“一起向未來”的夢想。

  這歌聲,是來自太行深處孩子們的歌聲,是10.81萬阜平縣脫貧群眾的歌聲,是阜平全縣22萬人的歌聲,更是新時代14億多中國人民自信自強的歌聲。

  初心之歌

  “太行山花,迎著太陽開放。”

  2022年2月21日,《保定日報》刊登了一篇報告文學《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講述44名阜平娃走上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舞台的故事。兩天后,鄧小嵐讀到這篇文章,深情地在旁邊寫下了這句話。

  是她,把44名阜平娃帶到了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的舞台中心。

  作為一名出生於阜平縣的革命者后人,作為一位老共產黨員,鄧小嵐初心不改,退休后跑到阜平山窩窩裡義務支教,用音樂培養孩子、改變鄉村,一干就是18年。

  花白的頭發,優雅的談吐,走到哪裡都笑語盈盈,跟誰聊天都和藹可親,鄉親們親切地叫她“鄧老師”。鄧小嵐是晉察冀日報社社長鄧拓的長女,在抗日烽火中出生,在阜平村庄裡長大,鄉親們用糊糊粥哺育了她。長大后,她去了外地求學與工作,心裡卻一直牽挂著阜平,牽挂著老區的鄉親們。她的心,始終跟老區人民跳動在一起。

  2003年,鄧小嵐又一次回到馬蘭村,給太行山上的革命烈士掃墓,當時發生的一幕,深深觸動了她。

  那一回,馬蘭小學的孩子們也參加了掃墓。掃墓結束后,鄧小嵐提議:“孩子們,我們一起來唱國歌吧!”

  沒有人接話。

  鄧小嵐問:“那你們會唱什麼歌?”

  還是沒人回答。

  鄧小嵐不解:“沒有老師教你們唱歌嗎?”

  孩子們搖了搖頭,星星一樣的眼睛暗淡下來。

  鄧小嵐見了,心像針扎一樣疼。那一瞬間,她想起很多往事——

  抗戰時,阜平是晉察冀邊區首府。鄉親們白天在地裡干活,晚上跟著同志們學認字、學唱歌。那時候,青紗帳裡,紅纓朵朵,萬山叢中,歌聲飄揚。太行的歌聲,唱出了老區軍民同仇敵愾的氣勢,唱出了一個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兩萬多阜平子弟踴躍參軍,5000余人壯烈犧牲,真是“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新中國成立后,曾在阜平戰斗了11年的聶榮臻元帥,聽說阜平人民還過著貧困的生活,含著熱淚說:“當年,9萬阜平百姓,養活了我們9萬軍隊,他們為革命做出巨大貢獻和犧牲……阜平不富,死不瞑目!”

  可是,眼前的阜平,富起來了嗎?崎嶇的山路,破舊的土房,簡陋的木桌椅,低矮的黃泥牆……時間,好像在這大山深處停滯了。甚至,那激動人心的太行歌聲,也聽不到了——孩子們不會唱歌,這哪行啊!

  回北京后,馬蘭孩子們的面龐不時浮現在眼前,讓鄧小嵐無法入睡。她披上衣服,走到書桌前,一枚印章映入眼帘——“馬蘭后人”,這是父母親送給她的禮物。注視著這枚印章,想到鄉親們的淳朴善良,鄧小嵐豁然省悟:父母對她的厚望,都刻在這印章裡啊!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共產黨員永遠不能離開人民,永遠要為人民服務。這,才是“馬蘭后人”沉甸甸的寓意。

  “沒有歌聲的童年是蒼白的。音樂是打開人心靈的鑰匙。”就在那一刻,鄧小嵐決定:回去,回馬蘭去!為鄉親們做點事,讓山裡的孩子把歌唱起來!音樂可神奇呢,好的音樂能陶冶人,塑造人,給人信心,給人力量。對孩子們來說,音樂可以張開他們夢想的翅膀,為他們的人生帶來無限可能。

  退休后,鄧小嵐立刻來到馬蘭,開始義務支教。那時候,馬蘭村的教室很破舊,她就自己籌錢,把教室翻修一新。她又從同事、好友那裡募集到各種樂器,全都運到馬蘭來。她還成立了馬蘭小樂隊,教孩子們唱歌與演奏樂器,用音樂培養孩子們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脫貧攻堅動員令從阜平發出后,馬蘭村的一切都在快速發生改變。新的樓房拔地而起,香菇大棚連接成片,鄉親們的身上充滿奮斗的豪情。鄧小嵐動員鄉親們改造廁所,栽種樹木,共同打造一個美麗、衛生、和諧的馬蘭村。教學之余,她扛著鐵鍬和鋤頭,和鄉親們一起去村口修路、去山上栽樹……

  對這片太行沃土,鄧小嵐愛得深沉。這份愛,不只是敬惜與感念,更是反哺與報答,是為了讓鄉親們早點過上衣食無憂、精神富足的好日子,拼盡滿腔血,捧出一顆心。

  山村終於有了自己的音樂節。2013年8月,鄧小嵐發起了“馬蘭兒童音樂節”,就在馬蘭村裡舉辦,村裡孩子與來自各地的藝術團體一起,登台表演,歌唱美好的新生活。

  從此,在阜平的胭脂河邊,不僅有孩子們的追逐,還有了琴聲﹔在太行山脈鐵貫山上,不僅有孩子們的嬉鬧,還有了歌聲。不少孩子體會到音樂的美好、浪漫,新時代屬於他們的未來,也逐漸清晰、美好。

  “馬蘭兒童音樂節”的影響越來越大,甚至引起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導演組的注意。2022年2月,包括馬蘭孩子在內的44名阜平娃,登上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舞台。孩子們頭戴小紅帽,腳蹬虎頭靴,神清氣爽,落落大方。他們用希臘語演唱了奧林匹克會歌,一曲終了,全場動容,世界驚艷。

  山裡娃登上了世界級舞台,這在馬蘭村,絕對是一件大事情,鄉親們都沸騰了。

  開幕式第二天,在馬蘭村廣場,有村民看到賈明蘭站在電子屏幕前,臉上笑成了一朵花。定睛細看,屏幕裡正重播阜平娃的開幕式演唱視頻,賈明蘭的女兒也在裡面,鏡頭掃過,笑容甜美。

  村民故意問:“這是誰家閨女啊?”

  賈明蘭驕傲地說:“我家閨女唄!”

  村民由衷夸贊,閨女這麼有出息,這個賈明蘭,跟從前可大不一樣了。

  說起從前,賈明蘭就心酸。家裡五口人,住在小土屋裡,腳都邁不開。院子裡挖一個坑,壘一圈石頭,支上鍋,就是灶台了。晴天還好,遇到雨天,隻能搬進屋子裡燒柴火,滿屋子煙,看不見人。家裡本就困難,丈夫李秀國還愛打牌,兩口子為此沒少吵架,女兒見了人都不說話,總是低著頭躲著走。

  后來,縣裡發展規模養殖,村民可以貸款養豬,政策上很照顧。村黨支部書記孫志勝專門找到李秀國:“秀國,茶靠人燒,水靠人挑,脫貧要靠自己一雙手。現在扶貧政策好,千萬別錯過機會。”

  李秀國的養豬場開張了。縣金融服務中心不僅給他貸了款,還找來致富能手,手把手教技術。孫志勝更是時常登門,了解情況,加油鼓勁。大家這麼幫襯,李秀國說,不干出個樣來都沒臉出門。他把心思全用在養殖上,到了年底,賣豬的錢一數,心裡別提多美了。這時候,馬蘭新村也建成了。李秀國一家搬進新居,三室兩廳,寬敞明亮。客廳牆上是大屏幕電視,旁邊還挂上一幅書法:人勤年豐。

  日子越過越和順,女兒主動說,想跟著鄧老師學唱歌。賈明蘭求之不得,把她送到鄧小嵐身邊。沒多久,女兒就起了大變化:不僅歌唱得好了,性格也開朗多了。賈明蘭最愛聽女兒唱歌,女兒的歌聲就像淙淙的山泉,那麼動聽,那麼美好,讓她覺得,這日子,真的越過越有盼頭了。

  有一次,她忍不住對女兒說:“孩子,媽媽也想學唱歌!”

  “好啊!先學這首《我的家鄉》吧!”女兒說著,輕輕唱了起來,“鮮花開放,彩蝶紛飛,我們美麗的故鄉……”

  賈明蘭學得認真,唱得動情。在田間地頭,鄉親們常常看到,賈明蘭一邊干著活,一邊哼著歌,臉上的愁雲不見了蹤影,就像變了一個人。

  歌聲潤鄉村,不光賈明蘭變了,整個馬蘭村都變了。村子裡建起了月亮舞台,修好了音樂廣場,不僅有馬蘭小樂隊,還成立了馬蘭藝術團和馬蘭秧歌隊。逢年過節,四野八鄉的演出邀請一個接一個。閑時載歌載舞,日子活力迸發。鄉親們都說,物質上富裕、精神上富有,這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

  馬蘭村美起來了,富起來了,鄧小嵐卻走了。但是,在鄉親們心裡,鄧老師一直“活”在他們中間。馬蘭村的音樂廣場,時時會播放鄧小嵐教給孩子們的歌曲﹔青山環抱、綠水圍繞的月亮舞台,默默訴說著一名老共產黨員扎根鄉村的奮斗故事﹔“音樂馬蘭”的建設如火如荼,鄧小嵐把音樂帶給了馬蘭村,如今,這件“法寶”正讓這個村子發生著美麗蝶變。

  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日子而奉獻、奮斗的人。去年春天,黨中央和國務院追授鄧小嵐“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突出貢獻個人”稱號。

  鄧小嵐用自己的奮斗証明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始終鐫刻在黨的旗幟上,鐫刻在百年奮斗的征程中,鐫刻在每一名共產黨人的心窩裡。

  奮斗之歌

  “水瘦山寒”“阜平不富”。地處太行深處的河北阜平,底子薄,條件差,是個眾所周知的“窮窩窩”。

  讓阜平富起來,盡快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這是共產黨人的庄嚴承諾。“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在貧困的老鄉能不能脫貧。”新時代脫貧攻堅戰,就是要兌現這個庄嚴承諾,就是要筑牢共產黨人的執政根基。

  2013年,中共阜平縣委新一任領導班子成立。冒著炎夏酷暑,班子成員一頭扎進大大小小的村子裡,調研脫貧工作。之后,他們多次召開全縣各級干部會議,商討脫貧大計。

  一次縣委常委會上,有名同志提出一個問題:“這些年,各級黨委政府都很關心阜平,一直幫扶阜平,可阜平為啥總是拔不掉窮根?”

  阜平的困境,大家都有感觸。於是,從歷史到現實,從基礎設施到地理環境,大家分析了很多原因:

  ——阜平山多地少,還都是河灘山坡地。老百姓中間一直傳著幾句順口溜:“人均半畝地,種些小玉米,喝點糊糊粥,盼著吃大米。”多少年了,日子就是這麼熬過來的。

  ——阜平不光土地貧瘠,基礎設施也差,交通尤其閉塞。別說沒有火車站,有些地方汽車開進來都費勁。這些年政府搞招商引資,外地企業來考察,大都很失望,怕把投資砸山溝裡了。有的人開著小車來阜平,車子在山道上顛簸,走了不到一半路,就掉頭回去了。

  ——重重大山封閉了道路,也封閉了鄉親們的思想。阜平人窮久了,思想都麻木了。年輕人跑到外地去打工,村裡隻剩下老人、婦女和孩子,地都撂荒了。村庄越凋敝,年輕人越不肯回來,形成惡性循環。

  一條條困難擺出來,會場的氣氛變得沉悶起來。

  為了脫貧,阜平人沒少奮斗,可基礎條件實在太差了,鄉親們老是富不起來。都說阜平的脫貧是場硬仗,可這仗到底該怎麼打?

  有同志不甘心:“放眼我國西北、西南地區的一些縣,困難也不比咱們少,人家能干出成績,造福一方,咱們為啥就不行?關鍵還是要發展產業!”

  馬上就有人接話:“以前搞過‘兩種兩養’,力氣沒少下,效果很一般。”

  “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那人繼續說:“‘兩種’是種核桃、種大棗,‘兩養’是養牛、養羊。拿養羊來說,以為能掙錢,結果對植被破壞大,在太行山區難推廣。種大棗吧,想法也很好,‘桃三杏四梨五年,棗樹當年就還錢’,但鄉親們各自為戰,產品既無品牌,又無包裝,質量良莠不齊,銷售渠道也不通暢。說一千,道一萬,產業沒少搞,賺錢卻很難……”

  調研越深入,縣委領導同志越深切地感到,阜平要脫貧,困難是不少,但比困難更令人擔憂的,是盤踞在一些人心頭的畏難情緒,說到底,是對拔掉阜平的窮根缺乏信心。當務之急,是要在阜平的黨員干部心頭樹立起攻堅克難的必勝信念。

  “這困難,那困難,要我說,畏難才是最大的困難。總書記都說了,‘隻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回想抗戰時期,比現在難多了,可阜平人從沒退縮過。現如今,全國很多貧困縣都摘了帽,咱們就摘不了?難道要把這帽子傳給下一代?想一想阜平的革命史、奮斗史,老輩兒人怕過啥?”

  一次動員會上,縣委領導同志的一番話擲地有聲、很動感情。台下的干部們聽了,心裡大受觸動。

  但是,脫貧的路數不是拍腦門兒拍出來的。如何讓太行山上長出“金疙瘩”,還要從縣情出發,腳踏實地,尊重科學,才能干出成績來。

  縣裡請來農林方面的專家,把阜平走了個遍,果然有了新發現:阜平的自然條件,適合種植食用菌。而且,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吃喝講究質量,食用菌是很有前景的“朝陽產業”。

  不過,也有人提出來,種食用菌在阜平是個新鮮事,以前沒搞過,把大量人力、物力投進去,風險太大,一直窮得叮當響的阜平,可經不起折騰了。

  干事創業哪能沒有風險呢?隻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這個產業摸清吃透,就不信干不成。經過開會研究,新一任縣委班子確立了發展食用菌產業的大方向,還當眾立下“軍令狀”:“全縣黨員干部要像釘釘子一樣,一錘接著一錘敲,鄉親們一天不脫貧,咱們就一天不下火線!”

  阜平的食用菌產業,一開局就困難重重。

  “寧走十步遠,不走一步險,如果種不好,虧本了不說,還白瞎一年工夫,那真叫賠了夫人又折兵。”村民們沒種過食用菌,加上吃過“兩種兩養”的虧,普遍有顧慮。

  干部下鄉動員,道理講了萬萬千,村民們聽了后,興趣仍然不大,干勁就更小了。有村民回到家,媳婦問開什麼會?回答說:縣裡號召種香菇。媳婦笑得直不起腰:“香菇要是當飯吃,全家還不得瘦成皮包骨啊?”

  世界上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業。咬定青山不放鬆,千磨萬擊還堅勁,在夾縫中求生存,在困境中謀發展,這是奮斗者必然經歷的階段,是走向成功的風雨洗禮。

  再難也要打開局面。阜平縣專門成立食用菌領導小組,縣政府主要領導出任組長。

  集思廣益,群策群力,食用菌領導小組有了新思路:企業干兩頭,群眾干中間,科技打頭陣,保險擔風險,金融做支撐,政府當靠山。簡單說,就是鄉親們隻管種菇,科研、管理、收購、技術推廣等等,都交給企業來辦。

  種食用菌要建菇棚,建菇棚就得流轉土地。一些村民聽說要把土地流轉出去,心裡先就打上一個結。

  縣裡很快出台新政策,鼓勵大家流轉土地:流轉一畝地,每年補助1000元。鄉親們掐指一算,流轉金旱澇保收,再去食用菌企業做工,干一天就能拿回一天的工資,比自己辛辛苦苦種玉米、土豆強得多,何樂而不為呢!

  可是,光有好政策還不夠,種食用菌得靠技術。縣裡又廣聘專家,請專家們進村入棚,手把手幫菇農解決技術難題。

  有一次,王林口鎮的農民李向文的菌棒變紅了,明白人說,那是染上了“紅粉菌”,傳播很快,搞不好就要絕收。消息報告到縣裡,縣長劉靖知道了,立即拉上專家侯桂森往王林口鎮趕。趕到時,李向文已經把菌棒扔溝裡了,侯桂森忙讓他撿回來,仔細查看后說:“你放心,還有救!”

  侯桂森當場把治病方法詳細講授給李向文,交代清楚后,正要上車往回走,李向文一個箭步攔在車前,說:“得了紅粉菌,已經虧了,要是施了藥還治不好,誤了時間還白瞎了錢,虧上加虧,算誰的?”

  侯桂森一愣,還沒來得及說話,劉靖走上前去,拍了拍李向文的肩膀說:“聽侯教授的,放手去治,真出了問題,我擔著!”

  “你說的是真話?”

  “我一縣之長還能說假話?”

  李向文懸著的心放了下來。這時,一名前來看熱鬧的菇農突然問:“種香菇真有你們說的那麼好,為啥不見村干部來種?”

  這句話把在場的干部問得心頭一震。是啊,看來好事要辦好,也需要干部帶頭。鄉親們心裡沒底,更需要干部帶頭。

  那時候,每周二、周五晚上,食用菌領導小組都要開會。會議討論了菇農提出的問題,最后決定:食用菌產業剛上馬,不確定因素多,阜平的村干部要干在最前頭,給鄉親們當好開路先鋒。

  從那以后,阜平的村干部開始帶頭承包菇棚。兩年后,菇棚掙錢了,想承包的村民多了起來,村裡的菇棚就不夠分了。

  這時候,縣裡又號召村干部:把包的菇棚讓出來。

  不少村干部想不通了,免不了有怨言:“村干部也是人啊,有風險的時候讓我們上,現在賺錢了,又要我們讓出來,當干部就非得吃苦到底、讓利到底嗎?”

  縣委領導同志聽到了,在一次會上動情地說:“大家還記得‘樹葉訓令’嗎?當年晉察冀邊區鬧災荒,用樹葉當口糧。聶榮臻司令員命令部隊,村庄附近的樹葉,碰都不能碰。為啥?不與民爭食。戰士們寧肯餓著肚子打仗殺敵,也要給鄉親們留口飯吃。現在我們號召干部給群眾讓利,跟先輩們比起來,算事兒嗎?”

  先讓村干部帶頭包菇棚,出成果了再讓村干部讓出菇棚。村民聽說了,看到了,心裡既踏實,又服氣。

  夏日,劉靖帶著專家們實地察看菇棚建設情況。來到平陽鎮長角村,發現菇棚裡靜悄悄的。大家心裡起疑,香菇特別嬌嫩,需要精心照料,可這裡的菇棚為啥空無一人?

  他們上前細看,滿棚的菌棒正在出菇。這時候最需人手,要調節菇棚的溫度、濕度,要通風換氣,採菇也得及時,如果香菇開傘了,口味會變差,就不值錢了。時間緊急,專家們二話不說,親自上場採菇。

  過了一個多小時,幾位菇農才回來。原來,他們回家睡午覺去了。一位專家指著菇棚說:“正在節骨眼上呢,你們倒是麥田裡返青——不荒(慌)不芒(忙)!這麼好的香菇,開傘了不心疼啊?”

  這件事讓大家感到,食用菌產業要順利發展,每個環節都要管細,每項工作都要過硬。隻有做好人員培訓、制定標准、規范流程,菌菇的產量、質量才有保証。

  回縣城后,食用菌領導小組很快制定出一整套的菇棚工作流程。從菌棒入棚、出菇管理,到每個菇棚放多少菌棒等技術指標,都做出明確規定。

  李向文按照侯桂森提供的管理方法,那一年不僅沒虧損,還賺了幾萬塊錢。嘗到甜頭的他,對縣裡的產業思路更信服了。他聯合幾家農戶,成立了合作社,逐步實現種、管、收、賣一條龍。

  當時,不少地方種的是傳統口蘑,兩年才出一季菇。阜平的專家們研發出食用菌高效生長技術,一年可出一季菇。李向文聽說后,專程把侯桂森請來,想要縮短出菇時間。

  察看了菇棚后,侯桂森說:“縣裡的食用菌產業發展很快,不光要用新技術,更要採用現代生產模式,你的菇棚要升級。”

  經歷了紅粉菌事件,李向文把科技種菇這件事琢磨透了,想法很明確:農業一定要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干出點名堂。他懇切地對侯桂森說:“磨刀不誤砍柴工。需要升級,咱就升級!全聽您的!”

  “一年出一季菇,每季菇前后算起來,要8個月時間。還有4個月,菇棚是閑置的。如果採用溫室型出菇棚,可以兩年出三季菇,也就是全年沒有閑置期。”侯桂森向李向文“面授機宜”。

  “那就建溫室型出菇棚,把所有時間都利用起來!”李向文毫不猶豫,當場拍板。

  說干就干。溫室型出菇棚很快建起來了:牆體採用新型保溫材料,棚內配備立體床架、微噴、風機水帘等設施。果然,后來兩年能出三季菇,而且菇蓋肥厚,香味濃郁,一看就是好香菇。

  幾年后,李向文操持的合作社升級為食用菌生產企業,採用了全自動灌裝制棒、淨化制冷等先進技術,建成了智能化養菌車間,一切都成了工業化、流水線式的生產方式。如今這家企業日產菌棒15萬棒,年產超千萬棒,成為阜平縣食用菌龍頭企業之一。

  產業興,百姓富。

  時至今日,阜平縣的食用菌產業覆蓋了140多個行政村,受惠群眾5萬多人,超過阜平縣農村人口的1/4。阜平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2年的3262元增加到2021年的12342元,將近翻了兩番。

  信心之歌

  信心是希望的火種,是前行的動力。

  “山高溝深龍泉關,亂石灘裡難掙錢。”地處阜平西部的龍泉關,是年深歷久的貧困鎮。

  劉俊亮擔任鎮黨委書記后,連走路、吃飯都在琢磨怎樣啃下脫貧這塊硬骨頭。他在辦公室裡坐不住,一有時間就往村裡跑,在庄稼地裡跟鄉親們聊天,擼起袖子幫農民干活,就想知道鄉親們的想法。對很多村子的情況,他比自己家裡事都清楚。

  龍泉關的鄉親說,澆樹澆根,交人交心,劉俊亮扑得下身子,能跟咱交心。

  “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而村黨支部的關鍵,又在村黨支部書記。龍泉關資源並不少,關鍵缺干事的人。劉俊亮和鎮領導班子商量,要想辦法把有知識、能干事的年輕人請回來,培養成村子裡的致富帶頭人。

  一個冬夜,一名駐村干部告訴劉俊亮,黑崖溝村的村黨支部書記趙先寧不想干了。趙先寧原先在北京做圖書生意,劉俊亮“三顧茅廬”才把他請回鄉。如今,他在任上干了不到一年,怎麼就打退堂鼓了?

  第二天一早,他披上棉大衣,就找趙先寧去了。

  黑崖溝是龍泉關西邊的大村,800多畝地,1000多口人,當時還沒通公路。劉俊亮深一腳,淺一腳,趕到趙先寧家時,趙先寧剛起床。開門一看,趙先寧嚇了一跳,隻見劉俊亮滿身是雪站在門口,褲腿、鞋子全濕了,頭頂上冒著熱氣。

  “你這麼個大土地爺,為啥還不想干了?”劉俊亮進屋就問。

  趙先寧說話不藏著掖著:“黑崖溝1000多口人,親戚套親戚,人際關系盤根錯節。這一年咱是苦沒少吃,氣沒少受,還落下不少怨言,這是何必呢?我真盡力了,你還是另請高明吧。”

  “黑崖溝是你家鄉,你不建設,等誰建設?真金不怕火煉,火煉方出真金。脫貧攻堅是場硬仗,咱們是在‘打仗’呢。你是要當塊真金呢,還是當個逃兵?再說了,以后鄉親們富起來了,你卻沒給大家出過力,心裡不愧得慌嗎?”劉俊亮也直來直去。

  趙先寧不好意思了:“黑崖溝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發展產業實在是太難了……”

  “眼裡是困難,就都是困難﹔眼裡是信心,就一定能找到解決困難的方法。你是個文化人,為啥不從文化上想轍呢?”劉俊亮說。

  趙先寧心中一動,劉俊亮接著說:“宜農則農,宜林則林。黑崖溝雖偏僻,可是有毛撣子會、抬龍節,還有這青山綠水,干好了都是財富啊!”

  趙先寧一拍大腿:“保定第一高峰歪頭山,華北第一高橋黑崖溝大橋,也在咱們這呢!”

  劉俊亮笑了起來,站起身走到窗前,指著窗外說:“這都是金銀山和米糧川,我就不信你趙先寧沒辦法!”

  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那天早上,兩個人談了很久。趙先寧最終決定不走了,還當場表了態:“黨組織這樣信任我,再苦再難,我也要盡一份力,帶領鄉親們摘掉窮帽子!”

  后來的幾年,在鎮黨委的領導支持下,趙先寧組織鄉親們大力發展文化旅游和特色旅游,還吸納了網上直播團隊入駐。天南海北一線通,太行風景入眼明。黑崖溝漸漸成為網紅打卡點,游客越來越多,發展越來越好。

  脫貧成果要鞏固,鄉村發展要持續,就得讓鄉親們長精神、立志氣,由“揣著手看”變成“甩開手干”。店房村黨支部書記劉淑軍對此深有感觸。

  幾年前,劉淑軍出門干活,見幾個村民坐在石墩上晒太陽。劉淑軍感到奇怪,這麼好的天,為啥不下地?

  一個村民說:“種那點玉米,值不了幾個錢,還不如歇著。”

  “人哄地一時,地哄人一年。不下地,你吃啥呢?”劉淑軍不解。

  “上面會發扶貧款呢。”

  劉淑軍聽了,心裡不是個滋味。他想,天有日月星,人有精氣神,一個人再窮再苦,也不能沒了精神。等著別人送,啥時候能脫貧?

  靠著一股子敢闖敢拼的勁頭,劉淑軍走出店房村,拉起施工隊,干了不少大工程。后來,縣領導請他回鄉,劉淑軍爽快地答應了。身為店房村人,他想為村裡干點事兒,帶著鄉親們一塊兒致富。

  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后,劉淑軍帶著鄉親們修公路、蓋工廠,還建成一個特色鮮明的國防教育基地。店房村一手發展加工業,一手發展旅游業,短短幾年間,舊貌換新顏,成了周邊最富裕的村。

  縣裡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時,店房村選了一片向陽地,建起漂亮的小區,蓋起嶄新的樓房,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搬遷標准是統一的,按每人25平方米計算,免費入住。

  可奇怪的是,樓房建好了,鄉親們卻遲遲不搬家。劉淑軍去了解情況,鄉親們把他圍在中間。一個老人拉著他的手說:“現在搬進去了,以后會不會把房子收走啊?”

  劉淑軍大笑說:“放心吧,住進去就是你的了!”

  村民李大爺說:“我們世世代代都是自己種菜吃,搬上樓了,上哪兒種菜啊?”

  這倒是個實際問題。劉淑軍召集村干部開會,決定在小區留出一片菜地,分給各家各戶。

  不久,有的村民想明白了,高高興興搬進新居。也有人還在猶豫觀望。和村兩委干部商議后,劉淑軍一聲令下,村裡黨員干部紛紛拆老屋、遷新居。黨員干部一搬,跟著搬的村民多了起來,小區裡越來越熱鬧了。

  那位擔心沒地方種菜的李大爺,以前住的房子是石頭和土坯壘的,年久失修,一不小心就塌一個窟窿。如今他住上新房,用上地暖,出門兩步路,就是一片菜園,平時種點白菜蘿卜,也夠自家吃的了。李大爺高興地說:“冬天腳底板都熱乎乎的。這房子啊,暖和!這心裡啊,舒坦!”

  易地扶貧搬遷,店房村是一個縮影。到2022年上半年,阜平全縣易地扶貧搬遷5萬多人,住房改造提升近7萬人。19萬農村人口中,有12萬人的住房條件得到改善。

  青春之歌

  青春,是一團燃燒的火,是一段奔涌的河,是最美的奮斗季節,是璀璨的人生詩篇。美好是青春的別名,奮斗是青春的底色,追逐夢想是青春的精神。

  2012年,在電視上看到習近平總書記來阜平考察,年輕的顧路紅萬分激動,他覺得,自己的夢想要實現了!

  顧路紅的家鄉在阜平縣平石頭村,又偏僻又落后。平時他就想,什麼時候才能把家鄉建設好啊,把日子過得也跟城裡人一樣舒坦。可是,家鄉除了山,還是山,實在找不到發展門路,無奈之下,他去了山西做工程。“現在不一樣了,這是歷史性的發展機遇!”顧路紅對身邊的朋友講:“我要回平石頭村去,把家鄉的建設搞起來。”

  話是這麼說,事也這麼做。顧路紅丟下山西的工程,回到了平石頭村。當選村黨支部書記那一年,他正好30歲,渾身都是使不完的勁。上任后,顧路紅對鄉親們說:“這世上有文狀元,有武狀元,我顧路紅也想當一個狀元,一個為鄉親們服務的狀元!”

  那時候,平石頭村很窮,鄉親們給玉米地施肥,要靠扁擔挑,靠小車推。顧路紅見了,開著自家的三輪車,幫鄉親們把肥料一趟一趟往地裡送。收玉米的時候,他又一車一車,把玉米拉到鄉親們家裡來。

  平石頭村蓋了新樓房,有的村民用不慣抽水馬桶,廢紙也往裡面扔,馬桶很快就堵了。顧路紅聽說后,帶著工具上了門,忙碌一個多小時,才把馬桶疏通了。村民慚愧地說,顧書記,給你添麻煩了!顧路紅說,鄉裡鄉親的,客氣啥?但是,廢紙不能扔裡面,不然很快又堵了。村民聽了,連連點頭。

  一次,平石頭村開支部會,有個年輕干部抱怨,好心給村裡辦事,鄉親們卻不領情、不配合。顧路紅聽了,耐心地說:“要想管理好鄉村,先要服務好鄉親。咱們還得多往鄉親們家裡跑。”那年輕干部問:“老跑別人家裡干什麼?”顧路紅說:“三年不登門,是親也不親。咱基層干部,就得勤跑腿、常登門,才能掌握情況,才好開展工作。”

  顧路紅帶著支部委員一起,常串門,勤走動,主動給鄉親們排憂解難。漸漸地,那位年輕干部發現,再要給村裡辦個什麼事,不僅阻力小多了,鄉親們還幫著出謀劃策。

  在顧路紅的帶領下,平石頭村的老房子被翻修一新。青水瓦,木挑梁,小皮檐,花格窗,典型的太行民居風格,看上去清清爽爽,漂漂亮亮。一到夏天旅游旺季,這些民居早早就被游客們預訂一空。村裡的古寺廟、自然林、風情街等景點被開發出來,為村子的旅游經濟賦能增值。如今,平石頭村已經成為一個旅游度假的景點村。

  孫志雪比顧路紅小不少,是馬蘭村第一個考上研究生的90后。小時候,她跟著鄧小嵐老師學音樂﹔考研時,選了音樂教育專業。家人問她,為啥選這個專業?孫志雪回答,我早想好了,要把音樂教育作為一生的事業,鄧老師就是我學習的榜樣。

  去年暑假,孫志雪回到馬蘭村,接棒鄧小嵐老師,教村裡的孩子唱歌,為新一屆“馬蘭兒童音樂節”做准備。孫志雪說:“在小山村裡,鄧老師就像一束光,帶著我們去追逐夢想。鄧老師雖然走了,我們這些孩子卻長大了。薪盡火傳,我就是鄧老師撒下的一顆火種,我要像她那樣,把根扎在大地上、扎在鄉土中,讓音樂伴著孩子們成長。”

  奮斗的青春最幸福。阜平的山鄉巨變,讓年輕人地闊天寬。不光像顧路紅、孫志雪這樣的阜平兒女,就連外地青年,也加入這氣象一新的“青春大合唱”。

  牛童,90后小伙子,北京人。幾年前從國外留學歸來,在阜平干工程的父親帶他到大道村玩。村裡新樓相連,風景如畫。村子旁邊有一大片山地,上面覆蓋著新土。

  父親指著那片山地說:“這裡要建一個大型果園。”

  牛童手搭涼棚望了望,說:“這果園的面積還真不小!”

  “為了脫貧,阜平人可真是想盡了辦法!”父親說道:“這幾年,他們引進技術,改良品種,進行公司化運作,種出了不少好水果。蘋果、櫻桃、黃桃、梨子,從這片土壤裡長出來,都好吃得很!靠著種果樹,村民們掙了不少錢。”

  牛童聽了,浮想聯翩。這些年,他讀書求學,接觸了很多生態農業的知識,回國后,一直想找一塊“試驗田”,把生態農業做起來。聽到父親說,阜平對這一塊很支持,政策上也照顧,牛童頓時躍躍欲試。

  牛童對父親說:“我想來阜平租塊山地,做生態農業,在阜平縣帶個頭!”

  “這個想法很好,我大力支持!不過,夜裡想了千條路,早起還是賣豆腐。事業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有了好想法,還得靠實干!”

  很快,牛童把幾個好朋友拉了過來,組成一個創業小團隊,住進阜平的大山裡。他們把學到的專業知識應用到農業生產、管理中來,在大山裡打造了一個“智慧果園”。

  這個智慧果園,種了3000畝黃桃、3000畝蘋果。牛童用自己設計的智能系統,全天候觀測果園的溫度、濕度、風力等各項數據,自動進行水肥澆灌與虫情防治。幾年下來,晒得黝黑的他,成了種植水果的行家裡手。

  去年,智慧果園喜獲豐收,產出的黃桃在北京某超市上架,5小時內銷售一空。牛童的創業故事在阜平傳開了,鼓舞著更多阜平青年用奮斗來實現青春夢想。

  當脫貧攻堅的陽光照耀在阜平大地,多少人的命運因此而改變,多少人的夢想因此而實現,多少人的未來因此而開啟!

  “無論多久,你都在我們身旁,相依相戀,情深意長,江山就是人民,繪成你胸中景象……”新春的一個清晨,顧家台村圓夢廣場,優美的歌聲隨風飄揚,深情中蘊含信心和力量。

  新的畫卷徐徐展開,新的奮斗接踵而來。“阜平不富”已成往事,鄉村振興正啟新篇。新時代新征程,太行歌聲續寫華章……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13日 01 版)

(責編:胡永秋、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