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沈陽鐵西區推動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攻關補短板 自主創新強實力(堅定信心 開局起步)
以先進裝備制造等為重點產業的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積極搭建科技創新平台,推動制造業企業以科技攻關補短板,補強重點產業鏈,2022年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8.5%。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找准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攻關,保証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鐵西區委書記郭忠孝表示,“我們將全面強化科技創新,將產業鏈鍛造得更強,讓‘鐵西制造’的成色更足。”
加快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組裝完成,正在調試。”視頻通話中,頭戴安全帽的現場調試員一側身,手機攝像頭拍到他身后:幾台15米高的螺旋立式磨機已組裝完畢,白色的減速機連接著潤滑油站,機身上一塊小屏幕,實時顯示著各項指標。
“有情況隨時聯系。”北方重工礦山裝備成套設計研究所所長劉剛挂斷視頻電話。這批凝結著他和同事們心血的螺旋立式磨機,在礦山現場正式亮相。他說:“我們攻克了螺旋軸改良難題,將原來的實心螺旋軸改為空心,功耗低,更節能,磨礦效率更高。”
關鍵技術的突破,帶來經濟效益的提升。“這筆訂單,客戶訂了13台,銷售金額達6000多萬元。”劉剛說,這類設備現在已經實現了自主生產。
在鐵西區,很多企業正在加快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在特變電工沈陽變壓器集團,試驗站內一塵不染,設備整齊排列,試驗電壓高達1000千伏,研發人員調試參數,一絲不苟。“特高壓套管的研制,一直是特高壓輸變電裝備國產化的‘卡脖子’難題。”特變電工沈陽變壓器集團科技管理部部長彭娜說,企業集中科研優勢力量,從設計、工藝、材料、質量、試驗等方面入手,逐項攻克技術難關。
2020年底,特變電工沈陽變壓器集團研制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800千伏特高壓干式直流套管,順利挂網運行。2022年4月,總投資6.4億元的特變電工特高壓套管研發制造基地在鐵西區開工建設。
著力補強零部件薄弱環節
直徑6米多的盾構機,在車間內組裝完成,前盾裝著紅色刀盤,尾盾連接著70多米長的連接橋,遠遠看去,宛如一條鋼鐵巨龍。
“裝著‘中國芯’的盾構機在沈陽地鐵施工現場大顯身手。這不,這台也要送過去。”北方重工集團隧道掘進設備專業總設計師周俊笑著說。2022年12月26日,沈陽地鐵1號線東延線施工現場,裝有國產主軸承的盾構機順利完成掘進1000米的施工任務,而它的設計制造者,正是周俊和他的同事們。
盾構機被譽為“工程機械之王”,如果把盾構機刀盤驅動系統比作“手掌”,主軸承就是“掌心”,這個看上去不起眼的金屬圓環,曾是盾構機中未國產化的關鍵部件。
為補齊這一短板,北方重工聯合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對盾構機主軸承的設計、材料與熱處理、精密加工及檢測等關鍵技術合力攻關,研制出直徑3米的盾構機主軸承,加工精度、性能指標等均符合要求。2022年4月,裝配國產主軸承的盾構機在沈陽地鐵施工現場組裝完成,開始掘進,施工中各項參數始終保持正常。
針對制造業產業鏈上的零部件薄弱環節,鐵西區內眾多制造業企業發力補短板,加強科技攻關。
“這裡要進行輕量化設計,不僅能解決加工制造中的問題,也更方便在用戶現場安裝檢修產品。”沈陽鼓風機集團設計院內,葛麗玲和同事再次審查調整產品設計方案。
2022年初,沈鼓集團面向內部研發人員發布“揭榜挂帥”攻關項目榜單,50歲的葛麗玲主動揭榜,擔任起首套90萬噸PDH壓縮機設計總負責人。“規格大,難度高,我們精益求精。首台套產品前幾天剛剛通過了廠內測驗,接到的訂單已經超10億元。”葛麗玲說。
“攻關過程中,集團自行研發了壓縮機配套齒輪箱和軸承。”沈鼓集團科技管理部部長伊洪麗說,以前,這類設備的齒輪箱和軸承要靠進口,無論是價格還是交付期限,都“身不由己”,幾次遇到延期交貨問題。“我們自己生產齒輪箱和軸承,既能補齊零部件的短板,也有助於產業體系自主可控。”
創新平台加速匯聚
1月3日一早,賈曉宇就坐在工位上,登錄“科創中國”平台,認真審核信息:“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和沈陽嘉奇液壓科技公司對接了疏港裝車機設計,已簽約轉化﹔沈陽理工大學發布的活塞壓縮機主機結構設計成果,等待簽約……”
一條條新的動態信息,讓賈曉宇忙碌又欣喜。她所在的部門——沈陽經開區管委會科技創新部,統籌負責鐵西區、沈陽經開區的科技創新工作。2021年6月,與鐵西區合署辦公的沈陽經開區入選中國科協“科創中國”試點園區。如今,“科創中國”沈陽經開區平台入駐機構234家,集聚創新資源2100余項。
這幾天,科技創新部部長王大力正忙著對接沈陽工業大學創新港的籌備事宜。“區內產業技術需求多,高校科技成果也不少,能對接,是雙贏。我們組建工作協同專班,共同建設創新平台。”又一個平台即將搭好,王大力臉上露出笑容。
如今,13個國家級創新平台、20家實質性產學研用聯盟在鐵西區高效運行。
鐵西區還引進平台型企業,推進科創鏈和產業鏈高效銜接。沈陽中關村信息谷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入駐鐵西近3年,至今已鏈接創新服務機構62家,對接技術服務200余項。
兩個貨箱,一前一后進入生產線,通過光柵傳感器,進入推升機,再升高、堆垛,穩穩摞在一起……1月3日,沈陽·中關村智能制造創新中心7樓,盯著電腦屏幕,趙家睿和設計人員再次討論產品設計的細節。
趙家睿是沈陽英瑞科技公司總經理,屏幕上顯示的,是他們為汽車制造供應商設計的側翼發運線。“上個月接到一筆新訂單,一套產品售價過百萬元。”趙家睿說,10年前,他與合伙人創立了英瑞科技公司,可企業發展一直比較緩慢,直到兩年前入駐沈陽·中關村智能制造創新中心。
“從政策解讀,到宣傳推介,再到資源共享、客戶對接,沈陽·中關村智能制造創新中心幫了我們大忙。”趙家睿說,如今公司的銷售收入比入駐創新中心前增長了一倍。
創新平台加速匯聚,創新能力不斷增強,2022年,鐵西區研發經費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升至3.3%,技術合同成交額達146億元,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達30%。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16日 0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