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中國民主建國會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中國民主建國會(簡稱民建)主要由經濟界人士組成,1945年12月16日在重慶成立。
民建具有愛國、革命的光榮歷史。民建一經成立,就致力於團結愛國民族工商界人士,與中國共產黨和各界人士一道,積極投入反對內戰、爭取和平的民主斗爭中。
新中國成立后,民建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替代本會原有之政綱,團結帶動工商界人士為恢復國民經濟獻計出力,積極參加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反帝反封建斗爭,為爭取國民經濟狀況好轉、捍衛新生人民政權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根據新的形勢和任務,民建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上來,堅持把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與民建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積極參與國家大政方針的協商,為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獻計出力。隨著改革的深化和社會的發展,民建成員主體由工商界拓展到經濟界,民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領域也不斷拓展,形式更加豐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民建秉持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密切聯系經濟界的歷史特點和界別特色,圍繞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等重大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彰顯了新時代民建人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
民建十一大以來,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中共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全面加強自身建設,切實履行參政黨職能,各項工作取得新成績,為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勝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出了積極貢獻。
民建歷任領導人和主席為黃炎培、胡厥文、孫起孟、成思危、陳昌智。現任主席郝明金。
截至2022年6月,民建在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組織,會員總數22萬余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