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習近平親手接過的這份証書,引出一段“羊來茶往”佳話|習主席的國禮故事

2022年10月08日20:10 | 來源:學習小組
小字號

“我家的羊兒好,我自願捐”“羊肉是最好的補品,養肥了再送給鄰居”……2020年初,一場暖心的捐贈活動在蒙古國火熱進行。當地人要幫助的,是正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鄰居——中國。

贈羊的義舉,始於當年2月27日的一次國事訪問。

2020年2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時任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會談。新華社記者 劉彬 攝

在蒙古國傳統佳節“白月節”假期后的第一天,時任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專程來華,他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送上了蒙方向中方贈送3萬隻羊的証書。贈羊一事,是巴特圖勒嘎在訪華前與其他領導人緊急商議后臨時決定的。

作為疫情發生后首位訪華的外國元首,巴特圖勒嘎說,蒙古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遭遇感同身受,願在這一艱難時刻與中國人民同舟共濟。

視頻/央視

向鄰居贈羊的消息得到蒙古國各界積極響應。不到一個月時間,蒙古國政府就籌集了3萬隻羊。為了保証將最好的羊送給中國,政府決定從牧民手中統一收購,等到夏秋之際羊群養肥,再運往中國。

在蒙古國人民看來,綿羊寓意真誠和熱情,是送禮的首選。他們要把鮮美的羊肉送給在抗疫斗爭中表現英勇的中國人民,希望中國人民能夠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早日戰勝疫情。

2020年2月,時任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向習近平遞交的蒙方向中方贈送3萬隻羊的証書。(攝影/胡楊)

“這麼大一份厚禮,淚目!” “羊咩咩們帶著滿滿誠意來了!” “好暖心,謝謝蒙古國兄弟!”……“有羊自蒙古來”瞬間上了中國網絡熱搜。大家都說,蒙古國兄弟送的羊才是真正的“暖羊羊”。

作為回禮,除了防疫物資和生活用品外,中方還精挑細選了產自湖北、深受蒙古國人民喜愛的磚茶。網友點贊:吃羊肉、喝茶,絕配!

草原上有句流傳甚廣的諺語:“災荒之年能給你送肉吃的不一定是富人,但肯定是安達(朋友)!”習近平也曾把訪問蒙古國比喻為“走親戚”。

2021年7月,習近平同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通電話時特意提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兩國攜手抗疫,涌現出“羊來茶往”的感人佳話,深化了兩國人民友誼。

患難見真心。在疫情肆虐時,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還有很多類似“羊來茶往”的故事。

韓國是首批對華捐助抗疫物資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韓國駐華大使館的外牆上張貼著標語:“中國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日本在捐贈物資的紙箱上,用漢語寫下“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成為網絡熱詞﹔“巴鐵”兄弟傾囊相助,將全國醫院庫存的口罩都運往中國。此外,還有緬甸的大米、斯裡蘭卡的紅茶、馬爾代夫的金槍魚罐頭……每一份寶貴支持,中國都銘記心間。

一些國家和地區疫情形勢嚴峻時,中國及時伸出援助之手,捐贈抗疫物資、共享抗疫經驗、派出醫療專家組、開展藥物和疫苗聯合研發。

2020年3月21日,中國援助塞爾維亞抗疫醫療專家組抵達塞首都貝爾格萊德。 圖為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左)與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碰肘”致意。新華社記者 石中玉 攝

在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親自到機場迎接中國醫療專家組,深情親吻五星紅旗﹔在塞浦路斯,總統阿納斯塔夏季斯在社交媒體上致謝中國提供醫療用品﹔在意大利,羅馬城內奏響《義勇軍進行曲》,有人高喊“Grazie Cina!”(感謝中國)……

2020年3月18日,在意大利帕多瓦,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與當地醫生合影。(新華社發)

中國不僅是全球抗疫合作倡導者,更是積極踐行者。數據顯示,中國已累計向153個國家和15個國際組織提供了46億件防護服、180億人份檢測試劑、4300余億個口罩、22億劑新冠肺炎疫苗等抗疫物資。中國生產的抗疫物資跨越山海,持續促進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發展,共同筑牢免疫屏障。

正如習近平所言:“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實踐表明,人類是休戚與共、風雨同舟的命運共同體,唯有相互支持、團結合作才是戰勝危機的人間正道。”

文/致丘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新華社、環球時報等

(責編:袁勃、胡永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