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淮河展新顏(江河奔騰看中國)

淮河源頭,滿目蔥綠。“油茶果挂滿枝,又是豐收年。我們守好綠山,換來‘金山’。”河南南陽市桐柏縣江記油茶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江中海說。
微山湖上,煙波浩渺。“告別漁船,美在水上、富在岸上。”江蘇徐州市銅山區村民王實現從漁民變成漁家樂老板,“這幾天訂單火爆,不少人專程來嘗我家的湖鮮。”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淮河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條全面系統治理的大河”“要把治理淮河的經驗總結好,認真謀劃‘十四五’時期淮河治理方案”。
淮河繞群山、聚百川、連江河、臨黃海,干流流經豫、鄂、皖、蘇4省,全長約1000千米。淮河流域區位優越,資源豐富,路網通達,以不足全國3%的水資源總量,承載著大約13.6%的人口和11%的耕地,貢獻著全國9%的國內生產總值。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相關地區和部門統一管理,守護安瀾、保護生態、改善民生,推動淮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邁上新台階。
治水興水,淮河流域保護治理取得新成效
金秋時節,淮河兩岸滿目金黃、層林盡染,一幅飛鳥群集、魚翔淺底的美麗畫卷徐徐鋪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水利部、自然資源部等有關部門和流域有關地區堅持生態優先,加強保護治理,統籌推進水災害防治、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修復、水環境治理,流域生態環境逐漸改善,淮河干流水質常年保持在Ⅲ類以上。
蓄泄兼籌、入海通暢,水安全更有保障。
淮河岸畔,鐵臂破土,機器轟鳴,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設如火如荼。“工程將進一步拓寬洪水入海通道,有力保障流域2000多萬人口、3000多萬畝耕地防洪安全。”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規劃計劃處處長吳貴勤介紹。
十年來,一項項治淮工程穩步推進,為淮河流域舒展筋骨。針對“來水快、行洪慢”的特點,上中下游因地制宜修水庫、筑堤防、暢河道,流域基本形成了以水庫、河道堤防、行蓄洪區、分洪河道、控制性樞紐、防汛調度指揮系統等組成的防洪工程體系。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水生態持續向好。
目前淮河流域河湖長制體系全面建立,累計設立27.2萬名河湖長。流域河湖“清四亂”(清亂佔、清亂採、清亂堆、清亂建)專項行動發現的7787個問題全部解決。
自然資源部通過發布典型案例、開展生態修復等方式,在江蘇徐州市、鹽城市等地推動試點探索,發揮自然生態系統的經濟、社會和生態價值,促進河湖面貌顯著改善﹔在山東鄒城市開展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建設“生態高地”。
織密水網、科學調度,水資源高效配置。
十年來,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工程體系不斷完善。目前流域建成水庫6300多座,塘壩約40萬座,引提水工程約8.2萬處,主要跨省河流水資源統一調度逐步推進,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以及引江濟淮、蘇北引江等工程的建設,促進跨流域調水工程格局逐步形成。
綠色引領,助力流域高質量發展
淮河流域,水網密布,東西互濟,南北相通。
黨的十八大以來,流域各地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綠色引領,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調整區域產業布局,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發展向綠,新模式更可持續。十年來,相關地區和部門強化目標指標剛性約束,促進綠色發展。2021年流域(包含山東半島)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2年分別下降54%和47%。目前流域全面完成135個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
結構向優,新產業蓬勃發展。好山好水助力綠色農業發展。安徽蚌埠市去年新增稻漁綜合種養面積1.91萬畝。江蘇淮安市淮陰區綠色優質農產品佔比達72.4%。制造業不斷轉型升級。山東臨沂市做強“一束光”,為激光產業建鏈、補鏈、強鏈。
創新驅動,新動能更加強勁。十年來,流域各地增強協同創新能力,共同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探索推進資源枯竭型城市、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轉型升級。
共建共享,民生福祉不斷改善
“泥巴路變成了硬化路,垃圾有人管,污水有地排,河水變清了,環境變好了,住得更舒心了。”山東泗水縣泗河街道西曲泗村村民蘇富強說。泗河是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的重要支流,當地1200余公裡河湖岸線實施網格化管理,543名河湖長開展常態化巡查,讓泗河成為群眾的幸福河。
黨的十八大以來,流域各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資源共享,加強合作交流,補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鄉供水工程等民生水利建設不斷推進。十年來,流域內180萬脫貧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全部解決,5000多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得到提升,越來越多人喝上了放心水、優質水。
經濟發展注入“致富水”。十年來,流域各地提升水資源供給的保障標准、保障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水支撐。截至目前,流域內建成水庫塘壩、河湖、機電井、引黃四大灌溉體系,實灌面積由20世紀50年代的不足1500萬畝,增加到1.36億畝,其中大中型灌區共有800多處。
百姓生活有了“幸福水”。加大河流治理力度,改善人居環境,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十年來,流域各地瞄准群眾民生期盼,集中力量補短板強弱項。目前安徽已建在建美麗鄉村中心村10708個。2021年江蘇已建成幸福河湖630個。“十四五”期間,淮河流域5省將累計建設幸福河湖2586個。
“我們全面強化流域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調度、統一管理,守護流域安全,造福沿淮人民,全力推動淮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主任劉冬順說。(相關報道見第五版)
《 人民日報 》( 2022年10月04日 02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