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激發愛國熱情  凝聚奮進力量

——全社會唱響愛國主義時代主旋律

本報記者
2022年09月30日05:3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北京,天安門廣場,清晨。

  66名國旗護衛隊官兵護衛著五星紅旗,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走過金水橋,行進至廣場北側的升旗區。雄壯激昂的國歌聲響起,升旗手張威奮力將國旗高高揚起,鮮艷的五星紅旗在朝霞的輝映下冉冉升起。

  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群眾肅立,齊聲高唱國歌,當國旗升到旗杆頂端,現場爆發出陣陣歡呼聲:“祖國萬歲!”“願祖國繁榮昌盛!”

  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2400多名新入職教職工代表和大一新生等,在天安門觀禮台上參加了這場升旗儀式。青年人身姿挺拔,印有“先鋒”字樣的紅色上衣格外耀眼。

  “今天的祖國,山河壯麗,國泰民安。如果奇跡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大一新生王靜秋說,“我們要把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融匯在學業、事業追求中,做到青春向黨、不負人民,爭當復興棟梁、強國先鋒!”

  愛國主義深入人心,團結奮斗精神昂揚!

  新時代10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全社會唱響愛國主義時代主旋律,熱愛祖國、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意志無比堅定,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愛國主義,薪火相傳融入血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深刻表明,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隻要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國、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發出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就是因為愛國主義精神早已融入民族的血脈。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在愛國主義的感召下、在報效祖國的熱忱中、在家國情懷的滋潤裡,不斷拼搏奮斗,不斷攻堅克難,不斷勠力向前……

  崇尚英雄蔚然成風——

  9月17日上午,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裡,國旗覆棺、禮樂低回,槍聲鳴響、致敬英烈……第九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在此舉行,88名為國戰斗犧牲在異國他鄉的志願軍英烈在祖國的大地上安息。

  “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網絡上,哀思如潮,敬意如山:“志願軍烈士永垂不朽!”“魂兮歸來,萬古流芳!人民永遠銘記志願軍的壯舉!”……

  72年前,當美帝國主義將戰火燒到中朝邊境,志願軍戰士為祖國而戰,為和平而戰,無懼任何艱難險阻,無懼任何強大敵人,以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鋼鐵斗志譜寫了一曲氣吞山河的英雄壯歌。

  2021年,電影《長津湖》熱映,受到高度贊譽。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邵杰說:“影片熱映,反映出中華兒女對祖國強大的渴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是我們克服一切困難、戰勝一切敵人的力量根基,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動力源泉。”

  牢記歷史奮發圖強——

  今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91周年。北京、沈陽等城市拉響防空警報,路上車輛停駛,共同鳴笛……急促的防空警報聲和汽車喇叭聲匯成巨響,提醒著國人“牢記歷史、維護和平”。

  “硝煙已經散去,但警鐘必須長鳴。我們一定要奮發圖強,把國家建設得更加強大,決不讓歷史悲劇重演。”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館長范麗紅說。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歷史和文化的傳承,國家就不可能發展。

  連日來,在祖國各地一個個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裡,一場場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紛紛展開,人們在重溫歷史、緬懷先烈中,激發愛國心、報國志。

  危急關頭勇毅擔當——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這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

  危急時刻,各條戰線的抗疫勇士臨危不懼。他們中,有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而自己錯過救治的醫院院長,有犧牲在一線留下幼小孩子的媽媽,也有拋家舍業奮戰在社區防控一線的黨員干部……面對疫情,中國人民沒有被嚇倒,而是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壯舉,書寫下可歌可泣、蕩氣回腸的壯麗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能夠經歷無數災厄仍不斷發展壯大,從來都不是因為有救世主,而是因為在大災大難前有千千萬萬個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

  同困難作斗爭,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偉大抗疫精神,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特質稟賦和文化基因一脈相承,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傳承和發展,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

  事實証明,中國人民的骨頭是硬的。戰爭威脅嚇不倒中國人民,極限施壓壓不倒中國人民,自然災害摧不垮中國人民,任何困難都難不住中國人民。

  紅色血脈賡續傳承——

  9月26日,湖南郴州汝城縣文明瑤族鄉第一片小學,一堂獨特的思政課吸引著孩子們清澈的目光。80多年前,3位紅軍女戰士在長征途中借住在此地老鄉家中,發現老鄉缺少被褥,臨出發時,她們把僅有的一條被子剪下一半留給老鄉。

  “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校長朱細芬的話令孩子們頻頻點頭。

  “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9月16日來學校考察的時候,囑咐同學們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好好學習知識和本領。”朱細芬說,我們探索創新授課方式,利用好身邊的鮮活資源,努力將道理和事實相結合,將愛黨愛國的紅色印記深植於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

  參觀紅色遺址、觀看黨史視頻,演繹紅色歷史情景、組織歌詠比賽,開展親子共讀、訪談身邊典型……各地深入、持久、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次第展開,用紅色文化滋養孩子,讓思政教育入腦入心,引導廣大青少年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

  愛國情懷激揚青春——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請黨放心、強國有我!”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青年學生喊出了時代強音。

  不辱時代使命,不負人民期望,各地高校以愛國情懷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北京大學打造覆蓋全體大一新生的思政實踐課,將課堂延伸到田間地頭、工廠車間、科研院所、革命老區、脫貧一線﹔

  武漢大學將抗疫實踐案例融入教學,成立全國高校首家“弘揚抗疫精神,堅定愛國力行”宣講團﹔

  西安交通大學邀請西遷老教授走進課堂,講述“西遷精神”,鼓勵學生以實際行動傳承紅色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綻放絢麗的青春之花。

  榜樣力量引領風尚——

  在江蘇灌雲縣開山島民兵哨所,一批批年輕的守島人追隨著“人民楷模”王繼才的足跡,讓國旗在黃海前哨獵獵飄揚。

  90后開山島民兵哨所所長陳志顯說:“我要像王繼才那樣,守島,愛國,用不懈的努力給生命賦予意義。”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60多年深藏功名的戰斗英雄張富清,為掩護戰友身負重傷的掃雷英雄杜富國,為莫高窟研究保護執著堅守的敦煌女兒樊錦詩……模范人物在各行各業不斷涌現,他們的家國情懷、奮斗精神、高尚情操,感召和激勵著億萬國人。

  以文化人凝心鑄魂——

  連日來,參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的觀眾絡繹不絕。走進黨史館西側廣場,很多參觀者都被廣場上矗立的五大主題雕塑所震撼。《旗幟》《信仰》《偉業》《攻堅》《追夢》,5組氣勢恢宏的雕塑,講述著中國共產黨百余年來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奮斗歷程。

  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

  “最讓我震撼的是黨旗雕塑,那麼庄嚴肅穆,令人追憶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感佩黨帶領中國人民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觀眾錢曉琳說。

  《旗幟》主創、雕塑家吳為山說:“這面旗幟意義重大,它是方向的引領,是革命的希望。創作這樣一個作品就是要體現黨的本質屬性、黨的初心,體現黨帶領人民戰勝千難萬險的氣概。”

  愛國主義主題文藝作品大量涌現,愛國之情噴薄而出、家國情懷感人肺腑,激發起中國人民的向心力、凝聚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精神動力。

  時光的年輪刻下10年非凡軌跡,見証偉大愛國主義精神的磅礡偉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愛國主義始終是把中華民族堅強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創新始終是鞭策我們在改革開放中與時俱進的精神力量。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永遠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偉大變革,輝煌成就鼓舞人心

  新時代,中國人民自豪而自信。

  自豪從哪裡來?從偉大事業的輝煌成就中來。

  自信從哪裡來?從團結奮進的生動實踐中來。

  9月27日, “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開幕。展示我國科技水平和制造能力躍升的自主研發關鍵產品實物、模型,反映功勛榮譽表彰體系日益豐富完備的勛章、獎章,國家級重大出版項目《復興文庫》,再現脫貧攻堅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歷史進程的實物、圖表、圖片……6000多項展覽要素生動記錄新時代10年黨和國家事業的偉大成就、偉大變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採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火熱的建設遍布大江南北,高質量的發展激動人心——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14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萬美元,中等收入群體規模超過4億人﹔“嫦娥攬月”“北斗組網”“天宮初建”“天問探火”“蛟龍入海”,重大創新成果接連不斷,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連續10年提升﹔貨物加服務貿易總額2020年以來連續兩年全球第一……

  14億多中國人民豪情萬丈,邁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描繪出氣象萬千、多姿多彩的奮進畫卷。

  ——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橋宛如巨龍、跨越碧波,橋上車輛往來穿梭。這座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成為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紐帶。

  今天,粵港澳大灣區以不到1%的國土面積創造出全國12%的經濟總量,成為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邁出堅實步伐。

  快速發展吸引著港澳有志青年來到這片熱土創業。香港青年陳升8年前選擇進駐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開啟“筑夢”之旅。

  “站在深圳向北看,我看清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向南看,我對‘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陳升說,“在前海,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中國速度’,中國青年就是要肩負起使命,用奮斗為國家贏得光明的未來。”

  ——山東沂源縣澆花泉村,一座座蔬菜大棚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運送蘆筍的小車川流不息……

  “這一棚能賣六七萬元,能換一輛小汽車!”在大棚裡,駐村第一書記戴群正和農戶採蘆筍,豐收的喜悅挂在每個人的臉上。

  連續10年擔任駐村第一書記,耕耘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一線,戴群見証了沂蒙山深處澆花泉村的“幸福花開”。

  澆花泉村曾是典型的窮村,土地少而貧瘠,村民生活艱辛。脫貧攻堅戰中,村黨支部領辦成立了專業合作社,種起了受市場歡迎的蘆筍,去年村集體增收31萬元﹔站在村南頭遠眺,整齊劃一的光伏板熠熠生輝,利用光伏發電,一年村裡就收入15萬元。穩穩握住“綠色”和“陽光”兩張存折,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寬。

  2021年,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准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在遼寧沈陽鐵西區,一座佔地290萬平方米的現代化汽車工廠近期投產,這是寶馬集團在沈陽落地的第三座整車廠。

  外商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持續看好。今年前8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927.4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6.4%。

  10年來,我國開放型經濟躍上新水平。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國、使用外資第二大國、對外投資第一大國,成為近200個經濟體的主要貿易伙伴。共建“一帶一路”深入人心、成果豐碩,已成為當今世界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台﹔積極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生效,與2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9個自貿協定,自貿“朋友圈”不斷擴大。

  ——江西鷹潭市信江國家濕地公園,白鷺、斑嘴鴨或在空中飛翔,或在水裡嬉戲。

  “監測數據顯示,濕地公園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不斷增長,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就達到20種。”鷹潭市林業資源監測和服務中心主任朱志平介紹。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江山如畫,造福人民。10年來,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安全屏障越筑越牢。我國累計完成造林9.6億畝,佔全球人工造林的1/4,森林覆蓋率提高3.66個百分點,達到24.02%。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近萬處,約佔陸域國土面積的18%,74%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得到有效保護,大熊貓、藏羚羊、亞洲象、朱鹮等珍稀物種數量顯著增長……

  ——山東東營墾利區,大堤向遠方蜿蜒而去,黃河靜靜流淌。陳建武走在黃河河堤上巡查,陽光透過樹葉在他的背上留下斑駁的光影。

  作為墾利區黃河河務局義和管理段段長,陳建武一直守護在這126公裡的沿黃岸線。這10年,陳建武感受到治河事業的巨大進步。

  上游調水調沙、下游疏浚河道,黃河不再斷流,黃河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以前斷流加上泥漿太多,河裡見不著魚,現在河邊都能釣到魚了。”陳建武說。

  黃河安瀾,海晏河清,盛世勝景,振奮人心。黃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已經開工,治理河道878公裡,涉及河南、山東兩省42個縣(市、區)。工程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黃河下游防洪工程體系,提高河道排洪輸沙能力。

  ——江蘇盱眙縣希望小學,藍天白雲下,綠色的球場、紅色的跑道、黃白相間的教學樓,十分醒目。操場上躍動著孩子們奔跑的身影,歡笑聲傳得很遠……

  不知不覺間,教師朱玉榮已在這間鄉村小學堅守了16年。“剛來時,學校沒有英語教師,隻有1棟教學樓,班級圖書箱僅有少量的書,孩子們一年也看不到幾本課外書。”朱玉榮回憶道。

  “這幾年,學校的條件眼見著越來越好了,高低不平的操場變成了塑膠跑道,綜合樓裡舞蹈房、實驗室、圖書館、心理輔導室等一應俱全,每個班級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一體機。學校已實現網絡教學環境全覆蓋,農村孩子也可以通過網絡與城市的孩子們同上一堂課,獲得更多優質資源。”朱玉榮自豪地說,“我們的孩子越來越自信、越來越陽光,老師們待遇更好、更有干勁。”

  ——戰機呼嘯劃過天空,突破敵軍密集防護,精確制導炸彈瞬間摧毀目標……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李凌和戰友駕駛國產殲—20戰機刻苦訓練。

  李凌所在的這支航空兵部隊,前身是人民空軍首批組建、首支參戰、首獲勝績的航空兵部隊,歷史上曾被授予“空軍第一師”榮譽番號。70多年前,正是憑著“空中拼刺刀”精神,這支部隊在抗美援朝作戰和國土防空作戰中立下赫赫戰功。

  “祖國用‘第一’為我們命名,我們用‘第一’來回報祖國,一定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優異答卷!”李凌說。

  10年礪劍,我軍展開歷史上力度、深度、廣度空前的整體性、革命性變革,今天的人民軍隊正以突飛猛進之勢向著世界一流軍隊的目標加速邁進。

  …………

  愛國精神鼓舞斗志,壯麗事業激勵干勁。2012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深刻指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中國夢成為凝聚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最大同心圓。十年奮斗、十年進取,中華兒女豪情滿懷、干勁沖天。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一百年前,中華民族呈現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敗凋零的景象。今天,中華民族向世界展現的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正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復興。”

  實干擔當,團結奮斗踔厲向前

  2021年12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強調:“力量生於團結,幸福源自奮斗。團結奮斗,這是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中國人民、中華民族錘煉鑄就的寶貴精神品質。”

  臨近國慶,神州大地處處是熱火朝天的實干奮進景象,各行各業的工作者在崗位上拼搏奮斗,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早上7點,位於南海海域的我國首個自營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主甲板上,一群青年正在注視著國旗緩緩升起。

  “努力用我們自己的裝備開發油氣資源,提高能源自給率,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深深印刻在腦海中,激勵他們接力踐行“我為祖國獻石油”的錚錚誓言。

  今年9月以來,“深海一號”已順利完成投產后的船體首次結構檢驗。空艙壁厚檢驗的負責人、平台上最年輕的00后機械操作工周康偉,主動承擔了此次作業,在僅能通過一個人的船艙裡穿行,單次船梯高33.8米,相當於11層樓高,每天要來回10余趟。“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是我們的使命,要努力實現海洋油氣開發生產向深、向遠。”周康偉說。

  在新疆塔城地區塔城市新城街道哈爾墩社區,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正在沙勒克江·依明老人家的院子上空冉冉升起。

  13年來,每逢周一或重大節日,沙勒克江·依明都在自家院子裡堅持升國旗,從未間斷。“隻要我能站起來,我就要升國旗,我站不起來的時候,兒子、孫子也會接力傳承下去,升國旗就是我們家不變的傳承。”76歲的沙勒克江·依明說。

  浙江寧波舟山港,塔吊林立、巨輪穿梭,一派欣欣向榮。高達50米的橋吊操作室裡,寧波舟山港北侖第三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橋吊班大班長竺士杰熟練地操作著控制台上的手柄和按鈕,閉鎖、拉升、落箱、開鎖……

  作為全國勞動模范,竺士杰發揮榜樣作用,牽頭成立創新工作室,帶動身邊的橋吊司機一同創新,提高工作效率。他在本子上畫出一個個技術動作的分解圖,並標注出操作要點,幫助橋吊司機理解。

  中遠海運雙魚座集裝箱船船長嚴正平的一天充實而忙碌:巡查甲板和機艙設備設施運行情況、精心制訂航行計劃、巡查各班組作業情況……

  傍晚時分,眺望著一望無際的大海,已有36年航海生涯的嚴正平說:“中國巨輪已經成為海洋上的一道風景線。選擇海員這個工作,就是選擇了風雨兼程,必須用熱愛堅守崗位,向世界展示中國的良好形象。”

  同樣想著為國爭光的,還有中國輪椅冰壺隊隊員、北京冬殘奧會冠軍陳建新。秋日午后,他正在家中反復打磨一篇演講稿,他要分享自己的故事,傳遞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

  18歲時,陳建新因車禍造成高位截癱。在殘聯的幫助下,他接觸到了殘疾人體育運動,找到了生活的新目標。日復一日地刻苦訓練,功夫不負有心人,陳建新與隊友在北京冬殘奧會輪椅冰壺項目上成功衛冕。“感謝國家創造的優越的訓練和比賽條件,我將繼續頑強拼搏,為祖國贏得更多榮譽。”陳建新說。

  “我要繼續努力學習,帶著知識回到大山,幫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我願意扎根基層,永遠做這片黃土地最忠誠的兒子,默默耕耘一生,回報黨和國家。”前段時間,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本科畢業生蘇正民的畢業論文致謝語,令無數人為之動容。

  國慶前夕,蘇正民踐行承諾,回到家鄉,成為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第二中學的一名支教老師。“有書讀不再是難題,讓孩子們愛讀書、會讀書,是我接下來想做的事。”蘇正民眼下有一個目標——為孩子們多建幾所鄉村書屋。

  臨近節假日,在北京西城區大柵欄街道石頭胡同南口的快遞點,快遞小哥齊南南比往常更加忙碌:“寄件還是取件?發往哪兒?什麼物品?”他一邊問一邊接過客戶的物品,迅速目測體積,放入大小合適的包裝盒,用膠帶封口,再貼上快遞單。不到一分鐘,客戶要發的快件已經被放入待發走的車上。

  分揀、派送、收件、發件……齊南南就像胡同裡的“活地圖”,也像一隻勤勞的小蜜蜂,為大家生活帶來了便利。“作為一名快遞員,我要練就過硬本領,在服務百姓的路上沖鋒在前。”

  快過節了,江西省青年志願者協會會長、上海建工集團江西地區聯合黨委副書記胡劍峰,來到南昌經開區朱坊小學慰問留守兒童,和孩子們一起打籃球、乒乓球,談心交流,還為他們送去體育用品。

  看到孩子們天真的笑臉,胡劍峰覺得心裡暖暖的。“愛國主義不僅僅是一種精神,也必須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志願服務就是踐行愛國主義精神的一種方式。”

  搬桌子、拿碗筷、切生皮、煮魚做飯……中秋節一大早,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三營鎮鄭家庄村的全村老少就忙活起來。24年來,每年中秋,全村7個民族的群眾一起吃一頓“團圓飯”,已經成了全村雷打不動的規矩。

  皓月初升,煙花綻放,村中心廣場上,大家圍坐在一起賞月,沉浸在歡樂、祥和的氣氛裡。香甜的月餅,新鮮的水果,擺滿了各家的方桌子。“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希望我們國家一年比一年好。”鄭家庄村黨支部書記何國祥說。

  清晨,家住天津濱海新區的秦亮、田會靜夫妻早早起床,做好早飯、叫醒孩子……一陣忙碌后,他們便各自趕去工作崗位。夫妻二人結婚13年,聚少離多。工作10余年,秦亮破解了數十項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難題﹔而妻子田會靜則帶領團隊參與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攻關數十項科研難題。

  今年5月,秦亮和田會靜家庭入選“全國最美家庭”。“家裡每一個人都有積極向上的家庭觀,相互理解支持,我們才會有更多時間精力投入到國家建設中去。隻有國家這個‘大家’好了,我們的小家才會更幸福!”田會靜說。

  今日之中國,“到處都是活躍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中華兒女意氣風發、精神昂揚,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同心協力、團結奮進,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豪邁前進。

  “一個民族之所以偉大,根本就在於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都從來不放棄、不退縮、不止步,百折不撓為自己的前途命運而奮斗。從5000多年文明發展的苦難輝煌中走來的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必將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上一路向前,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能阻擋中國人民實現更加美好生活的前進步伐!”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激勵中華兒女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開拓進取、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本報記者張賀、劉維濤、姜潔、李昌禹、趙兵、丁雅誦、楊昊、易舒冉)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30日 01 版)
(責編:楊光宇、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