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習近平:“30年的友誼,你看看”︱習主席的國禮故事⑥

2022年09月24日11:52 | 來源:學習小組
小字號

  “30年的友誼,你看看。”2015年4月8日,釣魚台國賓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從美國友人手中接過一個相框,對夫人彭麗媛說道。這個相框名叫《紀念三十年的友誼》,贈送者是來自美國艾奧瓦州的湯姆·德沃切克夫婦。

2015年4月,美國艾奧瓦州友好人士湯姆·德沃切克夫婦贈習近平的相框《紀念三十年的友誼》。(攝影/胡楊)

  相框左右兩側共6張照片,記錄了1985年和2012年習近平兩次訪美的場景。中間是一幅象征中美友誼的畫作,畫紙外輪廓是艾奧瓦州版圖的形狀,右側邊緣淺藍色的線條代表密西西比河,畫面中分別繪有艾奧瓦州政府建筑、習近平首次訪美時借宿的住宅、河北省地圖以及正定縣的標志性古建筑須彌塔等。

  1985年,一次春天的到訪,播下了友誼的種子。

  時任河北正定縣委書記習近平率石家庄市玉米考察團,遠赴大洋彼岸的“友好省州”艾奧瓦開展訪問。在小鎮馬斯卡廷短短3天的逗留,是習近平同美國民眾首次面對面接觸的寶貴時光。

1985年,習近平(右四)到美國艾奧瓦州馬斯卡廷市訪問,在一個家庭農場受到熱情歡迎。(圖源:《習近平在正定》)

  到艾奧瓦后,習近平就住在德沃切克夫婦家裡。“住下的第一天晚上,女主人問我們明天早上幾點起床,吃什麼。習近平告訴她7點起床,還說你們吃什麼我們就吃什麼,我們想體驗和了解普通美國人家的生活。”當時的考察團成員之一夏文義回憶道。

  彼時,中美交流的大門打開不久,兩國人民相互了解和溝通的意願強烈。3天內,習近平帶著考察團一起探望老人、給孩子過生日,6次接受當地記者採訪,5次參加美方舉辦的歡迎宴會……他們的到訪成為這個美國中部農業州小鎮的大新聞,《馬斯卡廷日報》把“中國訪問者”稱為小鎮的超級明星。

1985年,習近平訪問美國時留影。(圖源:《習近平在正定》)

  2012年2月,已是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故地重游。他冒著雨雪重訪馬斯卡廷,特地去看望當年的老朋友。老房東德沃切克夫人從上千英裡之外趕來。談起27年前的交往細節,習近平記憶猶新:豐盛的早餐、臨別贈送的爆米花、白菊花泡的藥酒……

  對這位中國客人的情誼,馬斯卡廷朋友同樣分外珍惜。當年全程陪同訪問的貝隆先生,珍藏著習近平給他的名片﹔當年獲贈茶葉的儲班特,一直把茶葉盒小心收存。

  習近平說,“你們是我見到的第一批美國人”“對我來說,你們就是美國”。

  “您也是我們最早接觸的中國朋友。盡管之前對中國人民存有疑慮,但和您相處后,我們對中國人民的一些負面看法就隨之消失了。”德沃切克夫人說。

  “照片上有我們祖孫三代,都牢記著與您的珍貴情誼。美中兩國關系的發展已經跨越了幾代人,還會繼續跨越幾十代人。”老朋友馬戈林先生說。

  交朋友就是這樣,以心相交,方能愈久愈醇。習近平一句“衣莫若新,人莫若故”,道出了他的重情重義。

2012年2月15日,習近平在美國馬斯卡廷與老朋友茶聚,在前艾奧瓦州友好省州委員會委員蘭蒂夫人的家中回憶1985年訪問該地時的情景。新華社記者 劉建生 攝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習近平非常重視民心相通。在繁忙的外事活動中,他總是盡量抽出時間,同各界人士和普通民眾廣泛接觸、交流互動。

  2013年6月,在哥斯達黎加,習近平走訪農戶、品嘗咖啡,那句“我當過農民”瞬間拉近彼此距離﹔2014年7月,在阿根廷,習近平走進農場農家,看牛羊駿馬,說牧民文化﹔2015年9月,在美國華盛頓州,習近平同塔科馬市林肯中學的同學們聊體育、聊音樂、聊青春、聊中國﹔2015年10月,在英國倫敦,習近平聽英國學生朗誦《念奴嬌·追思焦裕祿》,稱贊“他的普通話講得非常好,比我們來的很多中國人講得都好”﹔2017年11月,在老撾萬象,習近平會見奔舍那家族友人,見到老同學、老朋友,彼此格外高興……他的真誠友好,一次次贏得歡呼和掌聲。

  今年5月,習近平給艾奧瓦州友人薩拉·蘭蒂女士回信說:“中美兩國人民都是偉大的人民,人民友好既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更為兩國關系發展提供重要基礎。”

薩拉·蘭蒂回憶錄《老朋友:習近平與艾奧瓦的故事》(圖源:網絡)

  蘭蒂還附信向習近平贈送了她撰寫的回憶錄《老朋友:習近平與艾奧瓦的故事》。她曾告訴習近平:“您的到來,在中美過去和未來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

  文/小節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新華社、《習近平在正定》等

(責編:趙光霞、胡永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