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鏡頭裡的十年·奔向美好丨老巷“重生”記

2022年08月30日08:16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新華社記者深入基層,用鏡頭記錄下奮進路上的點點滴滴。

廣州有著2200多年歷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永慶坊就坐落在廣州老城區恩寧路上。這條曾因年代久遠而衰舊的老巷,近年來在保留歷史風貌的基礎上精細改造,重獲新生,成為熱門的“打卡地”。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為2022年7月19日拍攝的廣州永慶坊榕樹廣場(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下圖為2015年拍攝的永慶坊榕樹廣場(廣州市荔灣區住房建設和園林局供圖)。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為2022年7月19日在廣州永慶坊拍攝的一棟建筑(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下圖為2015年拍攝的同一棟建筑(廣州市荔灣區住房建設和園林局供圖)。新華社發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圖為2022年7月19日拍攝的廣州永慶坊永慶大街(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右圖為2015年拍攝的廣州永慶坊永慶大街(廣州市荔灣區住房建設和園林局供圖)。新華社發

曾經,永慶坊是廣州危舊房集中區域,“天晴怕火災、下雨怕樓塌”曾是它的真實寫照。2015年,當地政府引進社會資本,秉承修舊如舊的理念,對永慶坊進行“微改造”: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在保留原來嶺南建筑民居肌理的基礎上,引入現代元素,實現新舊融合。

↑這是2022年7月19日拍攝的廣州永慶坊濱河段(無人機照片)。

↑這是2022年7月19日在廣州永慶坊街頭拍攝的木棉樹灰塑。

↑這是2022年7月19日拍攝的廣州永慶坊入口。

房屋修繕、立面整飾、街巷整治、產業更新……曾經沉寂的歷史文化街區真正“活”了起來,潮流和傳統的融合讓永慶坊人氣越來越旺。

↑2022年7月18日,游客在廣州永慶坊游玩。

↑2022年7月18日,游客在廣州永慶坊參觀。

↑這是2022年7月18日拍攝的廣州永慶坊的永慶二巷。

↑2022年7月19日,游船在廣州永慶坊河道內穿行。

↑2022年7月18日,游客在廣州永慶坊永慶大街參觀。

如今,在永慶坊,大片騎樓建筑群受到保護。青磚瓦房、琉璃彩窗交相輝映,粵劇曲藝、廣彩、廣繡等傳統工藝與活字印刷文創產品等相得益彰。

↑2022年8月21日,在位於廣州永慶坊的粵劇藝術博物館,游客觀看粵劇表演。

↑2022年7月18日,孩子們在廣州永慶坊體驗詠春拳。

↑2022年7月19日,游客在廣州永慶坊參觀影展。

↑2022年7月19日,孩子們在廣州永慶坊體驗活字印刷。

↑2022年7月18日,孩子們在廣州永慶坊榕樹廣場玩耍。

以永慶坊為示范,廣州的老舊小區“微改造”由點到面,大片老城區舊貌換新顏。

 

監制:孫承斌 鄒聲文 

策劃:劉潔 鄭衛 蘭紅光 賴向東 王建華 

統籌: 魚瀾 宋為偉

制作:張曼怡

編輯: 章磊 馬寧 韓芳

攝影: 鄧華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新華社攝影部制作

(責編:趙光霞、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