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自然資源部發布2022年版標准地圖和參考地圖

規范使用地圖  一點都不能錯

本報記者  谷業凱
2022年08月30日06:2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地圖是國家版圖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反映國家的主權范圍,具有嚴肅的政治性、嚴密的科學性和嚴格的法定性。近年來,地圖內容越來越豐富、更新越來越快、應用領域越來越廣,已成為人們日常必備的工具。同時,我國測繪地理信息法律體系不斷完善,地圖管理納入法治化、規范化軌道。

  隨著全民的國家版圖意識普遍提高,規范使用地圖越來越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今年8月29日是第十九個全國測繪法宣傳日。2022年測繪法宣傳日暨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活動周主場活動29日在京舉行,今年活動周的主題為“規范使用地圖,一點都不能錯”。

  活動現場發布了2022年版標准地圖和參考地圖,共計646幅。其中,標准地圖20幅,包括中文版中國地圖6幅、英文版中國地圖14幅﹔參考地圖626幅。

  為什麼要發布標准地圖?如何獲取正確地圖?發布標准地圖對於提升全民國家版圖意識有何意義?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加大標准地圖有效供給,更好滿足公眾需求

  地圖,是將自然和社會經濟要素的名稱、形狀、大小、空間位置及其屬性表現在紙質、互聯網和其他載體上的圖形或者影像,包括紙質地圖、電子地圖、互聯網地圖、附著在各種產品上的地圖以及其他表現形式的地圖。

  國家版圖是一個國家行使主權和管轄權的疆域,是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象征。地圖是國家版圖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反映國家的主權范圍,具有嚴肅的政治性、嚴密的科學性和嚴格的法定性。

  從開車導航到出行規劃,從外賣訂餐到信息查詢,從生產到生活、線上到線下,地圖內容越來越豐富、更新越來越快、應用領域越來越廣,已成為人們日常必備的工具。國內主要互聯網地圖服務日均位置服務請求超1000億次。

  然而,隨著各類地圖使用量的增加,錯繪國界線、漏繪我國重要島嶼等“問題地圖”時有出現,部分地圖登載了不宜公開甚至涉密的內容,損害了國家主權、安全和利益。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共發現1.8萬張互聯網“問題地圖”。

  自然資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互聯網時代,“問題地圖”一旦出現,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影響大,在嚴肅查處的同時,隻有不斷加大標准地圖有效供給,才能更好滿足公眾需求,遏制“問題地圖”出現。同時,發布標准地圖,提供權威、准確的公益性地圖服務,有助於提升公眾識別“問題地圖”能力,提升全民的國家版圖意識。

  標准地圖依據中國和世界各國國界線畫法標准編制而成,可用於新聞宣傳用圖、書刊報紙插圖、廣告展示背景圖、工藝品設計底圖等,也可作為編制公開版地圖的參考底圖。社會公眾可以免費瀏覽、下載標准地圖,直接使用標准地圖時需要標注審圖號。參考地圖是根據地圖內容的系統性、實用性、現勢性等特點,由地方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提供,列入標准地圖服務系統中。

  截至目前,自然資源部標准地圖服務系統可提供359幅標准地圖、4套自助制圖底圖、803幅參考地圖。各省級地區均已開通標准地圖服務,共提供9860幅標准地圖,全國共提供標准地圖、參考地圖11022幅。

  地圖管理納入法治化、規范化軌道,對地圖的監管和日常巡查力度不斷增強

  目前,用戶可通過自然資源部官方網站和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天地圖”的標准地圖服務系統免費瀏覽、下載標准地圖,在線自助制作個性化地圖。對地圖內容編輯(包括放大、縮小和裁切)改動的,公開使用前需要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審核。自助制圖生成的地圖,公開使用前需要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審核。此外,也可以購買標注審圖號的正規地圖產品,或者向具備地圖編制資質的測繪單位定制地圖。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天地圖”集成海量的基礎地理信息資源,近年來得到廣泛應用。截至2022年7月底,累計注冊開發用戶超過80.79萬個,支撐應用超過73.18萬個。

  近年來,我國測繪地理信息法律體系不斷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地圖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將地圖管理納入法治化、規范化軌道。2016年1月起施行的《地圖管理條例》對地圖編制主體、編制標准等作出規定,同時明確了地圖審核范圍、送審主體、審核內容和程序。

  《地圖管理條例》第十五條規定,國家實行地圖審核制度。向社會公開的地圖,應當報送有審核權的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地圖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出版地圖的,由出版單位送審﹔展示或者登載不屬於出版物的地圖的,由展示者或者登載者送審﹔進口不屬於出版物的地圖或者附著地圖圖形的產品的,由進口者送審﹔進口屬於出版物的地圖,依照《出版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出口不屬於出版物的地圖或者附著地圖圖形的產品的,由出口者送審﹔生產附著地圖圖形的產品的,由生產者送審。

  近年來,自然資源部面向“問題地圖”多發頻發領域,聯合有關部門強化對地圖的監管和日常巡查力度,對“問題地圖”開展督促整改,取得了顯著成效。在被查處的一大批違法、違規案件中,有的漏繪、錯繪我國重要島嶼、國界線等,危及國家主權﹔有的在互聯網中上傳、標注敏感和涉密信息,公開登載、非法交易涉密地圖等,危及國家安全﹔有的對相關國家和地區不按我國政治外交主張進行標示,以及非法測圖、編圖、提供地圖服務等,損害國家利益。

  近日,地方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配合寧波海關在出口貨物中查獲23500件地圖產品,存在未履行地圖審核程序、錯繪國界線、漏繪重要島嶼等問題,目前已依法處理。

  據介紹,自然資源部還專門研發部署了上下聯動的互聯網地圖監控系統,設置國家級節點1個,省級節點31個,對2萬余個網站開展日常監控。數據顯示,2021年國家級節點全年推送地圖圖片13.4萬余張,鑒定發現“問題地圖”4700余張﹔各省級節點全年推送地圖圖片24.6萬張,發現“問題地圖”1.3萬余張,均依法進行了處理。

  我國大力普及國家版圖知識和測繪法律法規,形成了自覺維護國家版圖尊嚴、遵守測繪法律法規的良好社會氛圍

  “我們祖國的最南邊在哪裡呢?”在山東省濟寧市濟寧學院附屬小學太白湖校區的教室裡,一隻隻稚嫩的小手紛紛舉起,同學們踴躍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這是國家版圖意識教育進課堂活動現場的生動一幕。近年來,我國大力普及國家版圖知識和測繪法律法規,形成了自覺維護國家版圖尊嚴、遵守測繪法律法規的良好社會氛圍。自然資源部持續組織國家版圖意識“三進”(進學校、進社區、進媒體)活動,開展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活動近萬次,全民國家版圖意識顯著提升。

  “國家版圖同國旗、國徽、國歌一樣是國家的象征。”自然資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自然資源部與中宣部、教育部等多部門協作,共同加強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以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少兒手繪地圖大賽為重點,大力開展國家版圖宣教活動。全國版圖知識競賽從2012年開始已經成功舉辦4屆。競賽通過內容豐富、參與性強的答題,普及地圖、地理及自然資源知識,激發青少年對祖國的熱愛。

  隨著全民的國家版圖意識普遍提高,規范使用地圖越來越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社會公眾在規范使用地圖方面,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一是使用有審圖號的地圖。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地圖在公開前應進行審核,審核通過的地圖,會在適當位置標注地圖審圖號﹔二是使用標准地圖。近年來,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根據需求,組織編制了大量標准地圖供社會公眾免費使用﹔三是不得使用未經審核的地圖或者境外地圖﹔四是不得在互聯網地圖上標注涉密、敏感等信息。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30日 14 版)

(責編:趙欣悅、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