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新型城鎮化戰略扎實推進(新時代新作為)

本報記者  丁怡婷
2022年08月23日05: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在城裡買房安家,我們成了新市民。”老家在貴州六盤水市農村的叉車司機孫超,在廣東中山市務工14年,如今月收入已過萬元。“孩子在家附近的公立學校上學,我們也參加了社會保險。”

  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近10年來,我國有1.3億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2021年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72%。基本公共服務覆蓋范圍和均等化水平顯著提高,2021年全國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享受政府購買民辦學校學位服務的佔比達到90.9%,更多農業轉移人口“留得下”“有發展”。

  城市是承載人口的重要空間、創新活動的主要策源地、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建設宜居、韌性、創新、智慧、綠色、人文城市,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更好滿足。

  生活更方便。“小區改造裝上電梯,現在買米回家,再也不怕上六樓了。不僅如此,原來‘蜘蛛網’一般的空中線纜,也梳理整齊。”家住江西南昌市站前社區的李大爺對老舊小區改造贊不絕口。2019年至2021年,全國累計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1.5萬個,共加裝電梯5.1萬部,增設養老等各類社區服務設施3萬多個。

  環境更美好。清淤拓寬、補充再生水、建設景觀廊道……從人人避而遠之的臭水溝到水清景美的風景線,北京的亮馬河換了新顏。當前,29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含州、盟)的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全國各類濕地公園達1600余處,建設綠道8萬余公裡。

  城市人文色彩更濃厚。“傳統在現代活起來,老城有了新的生命力。”在福建泉州古城,80后的岱俊琦打造的非遺體驗項目,頗受游客歡迎。目前,全國共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40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312個。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23日 09 版)
(責編:岳弘彬、牛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