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跟著總書記長見識︱三蘇祠:傳承詩文裡的傳統文化

2022年06月09日12:25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2022年6月8日上午

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省眉山市

考察了三蘇祠

了解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情況

位於四川省眉山市老城區的三蘇祠是北宋著名文學家

蘇洵、蘇軾、蘇轍“三蘇”父子故居

元代改宅為祠,經過歷年添修

現佔地百余畝

是蜀中久負盛名的

名人祠堂和古典園林

三蘇祠內的老榕樹

步入三蘇祠院內

兩棵600多年的銀杏樹

和一棵千年老榕樹

依然在萌發新枝

祠內保存很多清代建筑

園林中的東坡盤陀像頗具豪放之氣

三蘇祠內保存古井、洗硯池等蘇家遺跡

收藏上萬件文物和文獻資料

眉山的文化盛於宋代

在“唐宋八大家”中

“三蘇”父子佔了三席

尤以蘇東坡成就最高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其詩題材廣泛

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其詞開豪放一派

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其散文揮洒自如

與歐陽修並稱“歐蘇”

人們喜愛蘇東坡

不僅在於他藝術成就之高

更在於他的家國情懷

三蘇祠內的聽荷軒

黨的十八大以來

眉山更加注重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2013年“4·20”蘆山地震

三蘇祠嚴重受損

被列入國家文物局災后恢復重建首批重點項目

實施文物古建筑本體維修等7個項目

原汁原味的修復

保持了古祠原有風貌

2014年底建成的東坡城市濕地公園

陸地和水域面積達3000余畝

公園裡老泉橋、醉月橋等13座橋的名稱

皆來自“三蘇”生平故事或文學創作

2017年7月四川實施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

評選出蘇東坡等首批四川歷史名人10人向社會公布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代相傳

三蘇祠內的東坡書院

蘇東坡的影響力還遍及世界

他的傳世名句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很多海外華僑華人思念祖國時常常引用

2018年1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三蘇祠文化遺產保護榮譽証書

肯定三蘇祠在世界范圍內弘揚中國文化所作出的貢獻

2019年9月《眉山市三蘇遺址遺跡保護條例》施行

遺址遺跡按照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和風貌協調區

實行分層次保護

如今的三蘇祠

是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今年1至5月

三蘇祠舉辦“吾家東坡——蘇軾題材文物特展”

一批珍貴文物首次與公眾見面

 

記者:陳健、劉瓊、楊華

編輯:楊文榮、張惠慧

新華社國內部、新華社四川分社

聯合出品

圖片由眉山市東坡區融媒體中心提供

(責編:王靜、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