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動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吉林篇)
頂著烈日步入玉米地裡,語重心長地囑托:“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
踏著晚霞漫步查干湖畔,提出“要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優先位置,堅持綠色發展”﹔
登上裝配完成的高速動車組,勉勵大家“奮力搶佔世界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使我國成為現代裝備制造大國和強國”﹔
…………
從鬆遼平原到海蘭江畔,從查干湖岸到企業園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3次赴吉林考察調研,深入農村、社區、科技園區、企業,為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
白山鬆水,沃野千裡。在這片充滿希望、大有可為的熱土上,2400萬長白兒女牢記囑托,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堅決扛起“新擔當、新突破、新作為”重大職責使命,以昂揚斗志、務實作風,在加快推動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道路上勇毅前行,奮力書寫新時代吉林高質量發展的輝煌篇章。
爭當現代農業排頭兵
玉米綠苗從土裡探頭,水稻嫩葉在水面輕舞……5月末的梨樹縣,黑土地上生機盎然。
2020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梨樹縣,走進玉米地現場察看黑土地保護情況,並同在場的農業專家攀談。
從黑土地保護談到科技興農,總書記指出:“農業現代化關鍵要靠科技現代化,要加強農業與科技融合,加強農業基地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專家學者要把論文真正寫在大地上,讓農民掌握先進農業技術,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走進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准化生產基地核心示范區,滿眼生機,綠意正濃。中國農業大學吉林梨樹實驗站站長李保國教授指著玉米苗根部說:“雨水都滲透下去啦,土質鬆軟,玉米根系能扎一米多深。”
“把科研論文真正寫在大地上,我理解,就是要關注國家政策、關心農民需求。”扎根梨樹縣埋頭科研已10多年的李保國說。
中科院、中國農業大學、吉林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紛紛在梨樹縣設立基地,百名碩士、博士組成“科技特派員”隊伍對接百余家專業合作社﹔“現代農業生產單元”引入金融、保險、倉儲等生產要素﹔高標准規范實施作業的多功能免耕播種機成功研發……多方助力下,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注的梨樹模式正在不斷升級。
吉林已將每年7月22日確定為“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日”,黑土地保護利用國際論壇發布的“長春倡議”備受關注,與中科院共同實施的“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如火如荼。李保國說:“總書記說‘這個工作很重要’‘梨樹模式值得總結和推廣’,這對我們是莫大的鼓舞。如今,梨樹模式已在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推廣,面積已超過5000萬畝。”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時要求吉林省“爭當現代農業排頭兵”。吉林提出,既要當好國家的“糧袋子”,又要鼓起農民的“錢袋子”。今年4月,長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獲批,成為吉林農業現代化的新引擎﹔吉林省還集中實施“十大產業集群”、千萬頭肉牛等重大工程,將“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等讓農民增收的大文章做活。
“離開玉米地,總書記就來到了咱們合作社。”盧偉一說起來就興奮,“當時,咱院裡這一排現代化農機具吸引了總書記的目光。總書記鼓勵我們把合作社辦得更加紅火,托你們向總書記報告,咱們現在老紅火了。這不,新添的這台智能拖拉機,無人駕駛自己下地干活,打開手機就能調出作業軌跡。”
梨樹縣盧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是2011年成立的,“社員們紛紛列舉入社后的實惠,總書記十分高興地說‘厲害啊!土地流轉了,大家騰出手來了,可以在合作社工作,也可以搞些副業,多渠道增加收入。’”盧偉對當時的熱鬧場面記憶猶新,“咱們合作社現在更厲害了,去年,合作社平均增產11%,節本6%,每畝地增收近190元,合作社全年累計增收150萬元。”
2021年,吉林省出台措施進一步促進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明確未來5年,全省縣級以上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力爭達到7000家以上,佔總數的10%左右。
2015年7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東城鎮光東村,沿著田埂步入稻田,察看水稻長勢,同正在進行田間管理的村民和農技人員交流,叮囑他們細化增產技術措施,爭取秋糧豐收。在隨后的座談中,金君作為返鄉創業青年代表坐在總書記身邊,向總書記匯報從事水稻種植加工的創業經歷。
這些年,金君探索“稻田養蟹”“鴨稻共生”綠色發展模式,走產業化、品牌化路子的底氣和信心更足了,日產20噸的大米加工小作坊,已升級為日產100噸的標准化生產車間,還注冊了商標。“叫‘嗎西達’,就是‘好吃’的意思。”
“近年來,吉林省的大米、玉米、雜糧雜豆品牌建設都起步了。”吉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與2015年啟動大米品牌建設之初相比,吉林省水稻播種面積增加了87萬畝,優良品種實現全覆蓋,中高端大米產量翻了一番多。”
“吉林要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在探索現代農業發展道路上創造更多經驗。”牢記總書記囑托,吉林啟動中西部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2021年糧食總產量達到807.84億斤,比上年增加47.24億斤,淨增量居全國第二位。眼下,正向年產1000億斤糧食的新目標全力以赴。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那是灰鶴,運氣好還能看到丹頂鶴呢。”目光沿著張文手指的方向望去,水波粼粼、蘆葦搖曳的湖面,成群灰鶴正翩然起舞。
查干湖,是東北最重要的漁業基地之一,也是珍稀鳥類的樂園。
2018年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查干湖,乘船察看生態保護情況,數十名漁場職工正在拉網捕魚,張文就在其中。
“總書記非常親切地詢問今天收獲多少、水產銷路怎樣、收入好不好,還和我們握手呢!”說起當時情景,張文難掩激動。
“剛結束的春季增殖放流活動,百萬斤魚苗陸續投入湖中。”查干湖旅游經濟開發區宣傳中心主任單君國介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查干湖保護生態和發展旅游相得益彰,要堅持走下去。我們努力全方位做好查干湖生態保護,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還濕近10萬畝﹔珍稀鳥類由239種增加到274種﹔隨著鬆花江—查干湖—嫩江水體連通,查干湖水質已提升至Ⅳ類。”
今日查干湖,水更清,魚更肥,景更美,人更富。近年來,查干湖景區累計接待游客近86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75.7億元。
“要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優先位置,堅持綠色發展。”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吉林將9月26日設為“吉林省生態日”,加快建設生態強省步伐。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入選全國首批國家公園﹔白山市建設踐行“兩山”理念試驗區﹔萬裡綠水長廊、“大水網”、林草濕生態連通等一批重大生態工程有序推進……目前,全省森林覆蓋率達45%,濕地保護率達47%,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72.1%,優良水體比例達76.6%。2021年秋,吉林實施全域秸稈禁燒,空氣優良天數比例提高到94%。藍天白雲、綠水青山、林草豐茂,已經成為吉林鮮明的生態標識。
“白雪換白銀換來了嗎?”2015年3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吉林代表團審議時問道。
回答是肯定的。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吉林省把冰天雪地打造成新的生態標識,將冰雪產業作為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經濟結構升級的突破口,全力推動“冷”資源變“熱”產業。目前全省已建成54座不同規模的滑雪場,擁有279條雪道,分別比2016年冰雪產業起步之年增長80%和131%。雪道總面積居全國首位,成為國內滑雪接待規模最大的省份,寒地冰雪經濟也快速起步。
5月21日一大早,吉林市永吉縣南溝村村民楊寶青就進山採野菜了。“野菜凍幾大冰櫃了,客人來時就好這綠色食品。”
南溝村毗鄰亞洲一流雪場——北大湖滑雪場。“小時候,雪一下大就發愁,怕早晨起來門都推不開。現在,下雪就是下錢,開門就能掙錢。”楊寶青上個雪季3個月收入40多萬元。目前,南溝村有餐廳旅店100余家,每個雪季村民人均增收2萬余元。
“白雪換白銀”。眼下,北大湖滑雪場又將熱鬧起來,為游客提供帳篷露營、叢林穿越等20余項山地體驗項目。“冰雪熱,帶火了四季游。”楊寶青現在四季忙,但天天樂。
吉林省文化旅游廳廳長楊安娣介紹,2021—2022年雪季,吉林省旅游接待規模預計達8500萬人次,實現總收入1700億元。“看來以后不能光統計雪季了。”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東北三省考察並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強調“要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要充分利用東北地區的獨特資源和優勢,推進寒地冰雪經濟加快發展”。
這些年,吉林對“冰天雪地”的認識在不斷深化。今年,當北京冬奧會集聚世界目光之際,吉林健兒在運動場上為國家隊摘金奪銀,在場外,吉林制造的冬奧會智能動車也驚艷亮相,還借力冬奧會同步推出《冰雪之名》等一批影視作品,火爆熒屏。
“借助冬奧會的‘東風’,吉林冰雪走出了一條創新發展的路徑。”楊安娣說,在后冬奧時代,吉林將著力培育萬億級冰雪產業,打造世界級冰雪旅游目的地。目前,吉林已編制全國首個省級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正全面構建現代化冰雪產業體系。
把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做實做優做強
初夏時節,步入一汽集團研發總院,方向盤心率監測項目精准顯示數據,國內首台V8TD直噴增壓發動機呈現磅礡動力,紅旗智能巴士等概念車整齊擺放……一個個自主創新的“風景”令人目不暇接。
“我們要成為制造業強國,就要做汽車強國。”2020年7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一汽集團研發總院,面對職工代表發表了意味深長的講話。他強調,推動我國汽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實現技術自立自強,做強做大民族品牌。
“現場聆聽了總書記講話,我們更加堅定了實現技術自立自強的信心,對做強做大民族品牌有了更深的理解。”一汽集團人工智能研究所高級主任劉斌表示。去年,他率領團隊攻堅克難,實現多項技術突破,主導研發的紅旗L3級自動駕駛系統實現在整車上搭載。
2021年6月,運用最新智能制造技術、標准產能24萬輛/年的一汽紅旗繁榮工廠落成﹔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調研一汽重要指示精神,吉林省將7月23日確定為“吉林省汽車產業創新日”﹔今年2月,總投資358億元的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在長春啟動……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為發展特征,吉林省全力支持一汽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品牌建設、自主創新、銷量增長按下加速鍵。
2021年,中國一汽紅旗品牌全年銷量突破3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50%,增速10倍於行業平均水平。紅旗品牌創造了4年銷量增長63倍的成績。一汽的改革發展,是吉林乃至東北地區浴火重生、鳳凰涅槃的典型案例。
在吉林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做實做優做強”。從民族汽車品牌,到高鐵這張裝備制造的亮麗名片,總書記給予諄諄囑托。
今年3月30日清晨,由中車長客研發的貴陽環線鐵路列車正式從貴陽北站駛出,環城飛馳。作為新一代城際動車組,首次應用了大數據、5G通信、北斗衛星定位等前沿技術,智慧感十足。
車廂內,觸摸式智慧屏最為顯眼,乘客可查詢車廂布局、換乘指引、站台導航和周邊景點等信息。
2015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時強調,要把裝備制造業作為重要產業,加大投入和研發力度,奮力搶佔世界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使我國成為現代裝備制造大國和強國。
“我們一定努力把高鐵名片擦亮。”公司高級技師李萬君現場聽了總書記講話倍感振奮。
李萬君的工作室牆上貼滿了創新成果的認証,而他用手中的焊槍,還在繼續創造新的成果。從20米外的焊接聲裡,他就能判斷出電流、電壓大小以及焊接質量如何。轉向架是高鐵的兩條腿,關系速度與安全,其制造技術是高速動車組的核心技術之一。李萬君帶領徒弟們創新探索,最終突破“復興號”轉向架焊接多項技術難題,填補國內技術空白,保障了列車如期研制生產。“公司鼓勵創新,我們工作室每年獲創新成果近百項。”李萬君介紹。
近年來,中車長客以創新為筆,重點研發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復興號”智能動車組,交出一份厚重的成績單。
2022年4月30日,隨著黃海東海海域“一箭五星”成功發射,“吉林一號”衛星新增5星。短短5天之后,又添8星,至此,在軌衛星數量增至54顆,在無垠太空中留下了吉林印記。
目前,“吉林一號”衛星帶動吉林全省光學制造、精密加工、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相關配套企業已近300家。
在吉林貫徹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中,長春新區發揮著重要的引領帶動作用。2020年7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強調,高新科技園區要圍繞國家戰略需要,堅持高水平規劃、高標准建設,走集約化、內涵式發展道路,要重視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更要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帶動和輻射作用。
培育“吉林一號”衛星只是一個縮影。“長春新區牢記囑托,努力建設科創與裝備之區,積極構建藥谷、光谷、新材料基地、現代服務業高地等創新平台,打造以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和節能汽車、智能裝備制造為重點的裝備之區。”長春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長春新區規上工業企業產值年均增長9.5%。
著力依靠科技創新建設制造業強省,吉林省涌現出紅旗品牌汽車、“復興號”高鐵、“吉林一號”衛星等標志性成果,努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為經濟騰飛插上科技翅膀。
“十四五”開局,吉林省瞄准建設現代新型汽車和零部件、農產品及其深加工和食品細加工、冰雪和避暑休閑生態旅游三個萬億級產業目標,一個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現代產業新格局正呼之欲出。
吉林省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吉林全省上下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高舉偉大旗幟,牢記領袖囑托,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全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吉林精彩篇章。
(本報記者朱思雄、孟海鷹、祝大偉、劉以晴、鄭智文)
(相關報道見第二版)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31日 01 版)
相關新聞:
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書寫優異答卷(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河北篇)
把祖國北疆這道風景線建設得更加亮麗(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內蒙古篇)
奮力開創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局面(沿著總書記的足跡·遼寧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