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9首革命詩詞,不忘英烈錚錚鐵骨

2022年04月04日18:05 | 來源:學習大國
小字號

他們大義凜然,視死如歸﹔他們為了理想信念不懼犧牲,將萬丈豪情融於紙筆、世代傳承。清明將至,透過9首革命詩詞,不忘革命先烈的錚錚鐵骨。

夏明翰《就義詩》

砍頭不要緊,

隻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

還有后來人!

夏明翰,1900年生於湖北秭歸,12歲時回到祖籍地湖南。他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擔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農民部長,1927年領導發動了平江、瀏陽的農民暴動,有力配合了井岡山根據地的創建。

1928年3月18日,因叛徒出賣,夏明翰在武漢被捕,敵人對他施用種種酷刑,勸他投降,但他始終視死如歸。3月20日清晨,夏明翰被押送刑場,行刑前,敵人問他還有什麼話要說,他大聲道:“有,給我拿紙筆來!”於是,寫下了這首傳頌至今的就義詩。之后壯烈犧牲,年僅28歲。

他留下的這首正氣凜然的就義詩,激勵和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為了理想信念不懼犧牲,英勇奮斗。

鄧恩銘《訣別》

卅一年華轉瞬間,

壯志未酬奈何天。

不惜惟我身先死,

后繼頻頻慰九泉。

鄧恩銘,1901年出生於貴州省荔波縣一戶水族家庭。1921年7月,鄧恩銘作為山東省的代表出席中共一大。1925年,鄧恩銘等人領導了膠濟鐵路工人大罷工、青島日商紗廠工人同盟大罷工等。

1925年11月。鄧恩銘被捕入獄,經黨組織多方設法營救,得以保外就醫。1928年春,鄧恩銘任中共青島市委書記。1929年初,由於叛徒告密,鄧恩銘在濟南被當局逮捕。他在獄中領導組織了兩次越獄,使部分同志沖出監獄脫險。鄧恩銘因受刑過重,行動困難,未能成功越獄。

這是鄧恩銘犧牲前,在給母親寫最后一封家書時附上的一首詩,抒發了自己的共產主義高尚情操和視死如歸的革命意志。1931年4月5日,鄧恩銘身負鐐銬,高唱《國際歌》從容就義,年僅30歲。

惲代英《獄中詩》

浪跡江湖憶舊游,

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擯憂患尋常事,

留得豪情作楚囚。

這是惲代英在獄中寫下的豪邁詩篇。

惲代英,原籍江蘇武進,1895年生於湖北武昌。他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與領導了五卅運動,領導和發動了南昌起義、廣州起義。1929年6月,在中共六屆二中全會上,惲代英被補選為中央委員。

從1915年到1929年,惲代英在14年間主編或指導了數十種刊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國青年》,影響了整整一代青年人。1930年5月,惲代英在上海被國民黨當局逮捕,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嚴刑拷打,他始終堅貞不屈,嚴守黨的秘密。

1931年4月29日,惲代英神色坦然、昂首挺胸,高唱《國際歌》走向刑場,英勇就義,年僅36歲。

吉鴻昌《就義詩》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國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頭?

這是共產黨員、抗日名將吉鴻昌臨刑前寫下的氣壯山河的就義詩。

吉鴻昌,1895年出生於河南扶溝。因不願替蔣介石打內戰,對“圍剿”紅軍態度消極,1931年8月,吉鴻昌被蔣介石解除兵權,被強令出國“考察”。1932年,吉鴻昌回到祖國后,為抵抗日本侵略奔走呼號,並在當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3年5月,“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建立,吉鴻昌率部進攻察北日偽軍,遭到國民黨軍16個師與日軍夾擊,彈盡糧絕而失敗,隨后潛往天津繼續從事抗日活動。

1934年11月9日,吉鴻昌在天津法租界被軍統特務暗殺受傷,並遭逮捕。敵人使出種種手段,迫害逼供,吉鴻昌大義凜然,堅貞不屈。11月24日,經蔣介石下令,吉鴻昌被殺害於北平陸軍監獄,時年39歲。

江善忠的言志小詩

腳穿草鞋爬山峰,

唔(不)怕雨來唔(不)怕風﹔

唔(不)怕腦蓋跌落地,

隻要革命早成功。

江善忠,1913年生於江西興國。他於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在長征開始后留在蘇區堅持游擊斗爭。

這是江善忠鼓舞戰友的言志小詩(興國山歌),也是共產黨人不怕犧牲的真實寫照。

1934年12月,興國蘇區全部淪陷,江善忠奉命安置紅軍傷員。為給傷病員轉移贏得時間,他獨自一人把敵人引向一座三面絕壁的孤峰。他連續擊斃了多名敵人,子彈打光了就用石頭往下砸,最后在衣服寫下兩行血字:“死到陰間不反水,保護共產黨萬萬年”,縱身跳下山崖,年僅21歲。

瞿秋白《江南第一燕》

萬郊怒綠斗寒潮,

檢點新泥筑舊巢。

我是江南第一燕,

為銜春色上雲梢。

瞿秋白,1899年出生於江蘇常州。1921年,他在莫斯科加入聯共(布)黨組織,1922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3年1月,瞿秋白擔任《新青年》等刊物主編,他編譯多部馬列主義的經典著作,並嘗試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中國國情,論証中國革命問題,撰寫發表大量政論文章,為黨的思想理論建設作出開創性貢獻。瞿秋白主持召開了八七會議,后到上海領導左翼文化運動。中央紅軍長征后,他留在南方堅持游擊戰爭。

這首詩是1924年瞿秋白寫給當時妻子王劍虹的信中附有的,彰顯了他的自信與抱負。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長汀被國民黨軍逮捕。1935年6月18日,他一路慷慨演說,唱著《國際歌》坦然走向刑場。他席地而坐,挺直腰板,微笑著向劊子手點頭道:“此地甚好!開槍吧!”而后從容就義,時年36歲。

趙尚志《黑水白山·調寄滿江紅》

黑水白山,被凶殘日寇強佔。

我男兒無辜倍受摧殘。

血染山河尸遍野,貧困流離怨載天。

想故國庄園無復見,淚潸然。

爭自由,誓抗戰。

效馬援,裹尸還。

看男兒拼斗疆場,軍威赫顯。

冰天雪地矢壯志,霜夜淒雨勇倍添。

待光復東北凱旋日,慰軒轅。

這首詞體現了趙尚志矢志抗日、豪氣干雲的將軍風范。

趙尚志,1908生於東北農村。他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回東北從事革命活動。九一八事變后,他被任命為中共滿洲省委常委、軍委書記,領抗聯部隊作戰百余次,對日偽軍進行了難以想象的艱苦戰斗。

1942年2月12日,趙尚志被日本特務誘捕,后與敵人作戰時身負重傷被俘,他英勇不屈,壯烈犧牲,年僅34歲。窮凶極惡的敵人割下了他的頭顱,運到長春去慶功,把他的軀體扔進了鬆花江的冰窟中。

葉挺《囚歌》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走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爬出來呵!給你自由!

我渴望著自由,但也深知到(道)

人的軀體那(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隻能期待著,那一天

地下的火沖騰,

把這活棺材和我一齊燒掉,

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

葉挺,1896年出生於廣東惠州。他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北伐戰爭中,他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4軍獨立團屢建奇功,贏得“鐵軍”稱號。

1927年,葉挺任南昌起義前敵總指揮,參與領導廣州起義。抗戰爆發后出任新四軍軍長。1941年,皖南事變震驚中外,葉挺談判時被非法扣押。被囚5年多,葉挺不懼國民黨威逼利誘,並作這首《囚歌》明志,要“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

1946年3月,葉挺終於獲釋。他出獄后第二天即致電黨中央,希望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中央復電,決定接受葉挺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4月8日,因飛機失事,葉挺在山西興縣黑茶山遇難,時年50歲。

陳然《我的“自白”書》

任腳下響著沉重的鐵鐐,

任你把皮鞭舉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麼“自白”,

哪怕胸口對著帶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

隻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麼?

對著死亡我放聲大笑,

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

這就是我——一個共產黨員的“自白”,

高唱凱歌埋葬蔣家王朝。

陳然,1923年生於河北香河。他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在重慶參與籌辦《彷徨》雜志,引導青年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革命道路,后任重慶地下黨《挺進報》的特支組織委員、書記,負責報紙油印工作。

1948年4月22日,由於叛徒出賣,陳然被國民黨特務逮捕。在獄中,他把從國民黨高級將領黃顯聲那裡得到的消息寫在紙條上,秘密傳給難友,被稱為“獄中挺進報”。

《我的“自白書”》是陳然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和死亡威脅,在獄中留下的著名詩篇。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到監獄時,他和難友們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親手縫制了一面五星紅旗。1949年10月28日,陳然被國民黨特務殺害於重慶渣滓洞附近的大坪刑場,年僅26歲。

來源:學習大國綜合人民日報、共產黨員網、人民網等

(責編:趙光霞、楊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