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江西省制定施行革命文物保護條例——

依法保護運用  讓紅色資源“活”起來(地方立法新實踐)

本報記者  王  丹
2022年03月17日06: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江西瑞金市沙洲壩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舊址。
  資料圖片

  在江西樂安縣萬崇鎮池頭村的萬崇區蘇維埃政府舊址,小學生跟著義務講解員邱希仁學習紅色歷史。
  陳慧婷攝

  井岡山茅坪謝家祠建筑群,著名的八角樓坐落在此。
  井岡山管理局供圖

  初春的薄霧下,江西省安福縣錢山鄉虎龍坪戰斗遺址群規整肅穆。

  “虎龍坪戰斗遺址群進行了重新規劃和保護,這是對烈士的告慰!”近日,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原館長肖郵華再次來到錢山,看到錢山英烈牆已經建起,通往無名英雄墓地的步道階梯也已鋪好,感慨萬分。

  為加強對革命文物的保護,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2021年11月19日,江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江西省革命文物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於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首次明確以革命文物為保護對象”“將紅色標語納入保護范圍”“建立革命文物工作督察制度”“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資源的資政育人作用”……提到《條例》的亮點,江西省人大教科文衛委辦公室主任夏侯釘一一道來。

  針對革命文物實物遺存立法,注重落地落實

  在樂安縣湖坪鄉漢上村,80多歲的王宗耀為了保護老屋牆上當年留下的紅軍標語和漫畫,一直守護在這裡,並時常為前來參觀的游客講解遺跡背后的故事。

  這座典型的贛派民居已有200余年的歷史,主屋坐東朝西,靠北的側牆上有一幅簡筆畫,描繪第四次反“圍剿”中登仙橋大捷的場景,畫的上方是一排孔洞。“這是1933年大湖坪整編時,住在我家的紅軍打下的釘子洞,用來挂機槍和水壺。”他說。

  王宗耀一邊向記者解釋,一邊指向另一面坑坑窪窪的水泥牆上醒目的紅軍標語——“世界革命成功萬歲”:“這是當時寫下的,一直保留著。”

  在樂安,像這樣的紅軍標語就有3800多條。“紅軍標語是見証中國革命歷史風雲的‘活化石’,有著較高的文物和軍事研究價值。”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丁新權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全省核對普查登記的紅色標語共計10748條。

  “具有代表性的紅色標語作為反映革命歷史和革命文化的重要標志,《條例》明確了對其的保護。”夏侯釘介紹,《條例》構建了全面保護與重點保護相結合,分類保護、分級保護、原址保護、片區保護、整體保護相配套的保護管理體系,從紅色標語、手稿、圖書資料,到重要史跡、代表性建筑,一一包括其中。

  “江西是革命文物大省,現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2960處,可移動革命文物43650件/套,87個縣(市、區)列入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條例》直接針對革命文物的實物遺存展開立法,定義上相對收窄,保護力度更大,更具有針對性,更易落地落實。”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資源開發處處長王琴紅表示。

  設立聯席會議制度,部門協同聯動形成合力

  革命文物保護工作一直備受重視,但以往在實際中,有些方面處於“九龍治水”的狀態。

  “文旅廳負責文物保護,宣傳部門主抓精神文明建設,住建、公安等部門另各有分工,這就不可避免地出現職能有所重疊交叉,導致在一些具體保護工作上責任不清。”王琴紅對此深有感觸。

  《條例》第七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革命文物保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牽頭建立革命文物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立革命文物專家委員會。“在聯席會議制度下,由革命文物管理部門牽頭,形成宣傳、黨史、發改、財政、文旅等部門協同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有利於構建責任明晰的管理格局,凝聚起推動革命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王琴紅說。

  建立完善的監督制度和法律責任體系對革命文物保護至關重要。《條例》要求建立革命文物工作督查制度,嚴格法律責任,細化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革命文物保護管理責任人的法律責任等。“今后江西省政府將依法對設區的市、縣級政府履職情況進行督查。對因保護不力造成革命文物嚴重損壞或者重大安全隱患的,可以約談市、縣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負責人。”丁新權介紹。

  在監督保障措施方面,《條例》明確規定革命文物安全直接責任人公告公示制度。從具體責任人到文物認保人,《條例》鼓勵單位和個人以多種方式參與保護,進一步彰顯保護革命文物是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可以看出,《條例》涉及革命文物保護的各個方面,尤其對管理責任和監督制度的考慮非常全面,現實針對性強。”夏侯釘表示,“條文張弛有度,確保了《條例》立得住、有特色、可操作。”

  活化運用好革命文物,讓紅色文化入腦入心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內,多媒體影像《攻打敵軍總指揮部》是最受歡迎的展覽之一。

  “真生動!沒想到紅色紀念場館還有這種展示方式,能讓我們以‘親臨’革命戰場的方式,了解革命文物、回顧革命歷史,大大增強了體驗感!”南昌市實驗中學的一名學生在參觀時發出贊嘆。

  近年來,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嘗試通過360度全息投影、幻影成像、多點觸摸屏等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手段進行展覽,增強內容的表現力,拉近參觀者與歷史的距離。

  保護革命文物的目的在於培根鑄魂、傳承發展。夏侯釘說:“讓觀眾隨著革命文物回到當時的歷史情景中,先烈精神更容易引起共鳴,從而讓紅色文化入腦入心。”

  《條例》專設“傳承運用”一章,強調革命文物與教育、旅游的融合,通過理論研究、免費開放、宣傳傳播等拓寬傳承運用的途徑與方式,建立紅色基因傳承長效機制。

  “過去我們一貫強調‘利用’,立法過程中也有多次爭論,一審中去掉了,二審又拿回來,最后定為‘運用’。”在丁新權看來,一字之差,不僅體現了立法工作反復斟酌、嚴謹慎重,更凸顯了兩者細微差別上的重要意涵。“‘運用’更強調主動性,強調在保護的前提下更好地發揮革命文物的作用。”活化運用好革命文物,與保護工作並行不悖,也是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的必然要求。

  江西不僅是革命文物大省,也是紅色旅游勝地。《條例》第四十二條專門強調要加強紅色旅游交流合作,以更好弘揚紅色文化。

  “良法貴在落實。”丁新權表示,未來,江西將開展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示范縣創建、創新革命文物保護管理機制、推出一批革命文物精品展覽活動,宣傳好、施行好《條例》的要求,確保各項規定落實到位。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17日 18 版)

(責編:白宇、胡永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