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第一觀察︱讀懂習近平總書記2022年兩會時間

2022年03月12日08:52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2022年的全國兩會,有著特殊意義。

  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同出席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共商國是,圍繞事關黨和國家發展的重大問題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

  我們從三個方面,和你一起領悟其中要義。

  (一)特殊形勢任務

  今年的全國兩會,正值一個特殊時間節點,面臨著特殊形勢任務。

  從黨和國家重大議程看——

  去年11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召開,作出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今年下半年,黨的二十大將召開,為未來一個時期我國發展謀篇布局、繪制藍圖。

  十九屆六中全會之后、二十大召開之前這一特殊節點舉行的全國兩會,對於深入貫徹落實六中全會精神,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以更加昂揚的奮斗姿態迎接二十大勝利召開至關重要。

  從當前國內外環境看——

  放眼世界,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國博弈日趨激烈,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審視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

  此時舉行的全國兩會,如何應變局、謀大局、開新局,牽動著各界的目光。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的審議。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今年全國兩會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十次。除了出席人代會全體會議、到政協大會表示祝賀等日程外,習近平總書記同往年一樣,深入代表委員中間,同大家交流互動——

  3月5日下午,參加所在的內蒙古代表團審議﹔

  3月6日下午,看望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

  3月7日下午,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

  連續三天,三場重要團組活動,三次重要講話,都有著深遠的考量。

  (二)牽挂“國之大者”

  特殊年份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牽挂哪些問題?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在政協聯組會上,總書記這樣說。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在公開的新聞報道中,總書記於2020年4月陝西考察期間首次使用“國之大者”一詞。他強調,“各級黨委和領導干部要自覺講政治,對國之大者一定要心中有數,要時刻關注黨中央在關心什麼、強調什麼,深刻領會什麼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麼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

  對“國之大者”的關注,貫穿於總書記兩會時間——

  在內蒙古代表團,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指出“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談積極穩妥推進“雙碳”工作,要求“在降碳的同時確保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保障群眾正常生活”……

  在政協聯組會上,談社會保障,叮囑“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對困難群眾,我們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幫助他們排憂解難”……

  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強調貫徹依法治軍戰略,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要求全軍抓緊抓實備戰打仗工作,協助地方做好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工作……

  樁樁件件,事關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都是關乎“國之大者”的大事、要事。

  (三)凝聚信心力量

  全國兩會期間,總書記提出的兩個重要論斷引起廣泛關注——

  在內蒙古代表團,回顧總結新時代黨和人民奮進歷程,提出5個“必由之路”﹔

  看望政協委員時,客觀分析當前國內外形勢,提出5個“戰略性的有利條件”。

  5個“必由之路”,5個“戰略性的有利條件”,深刻揭示新時代中國成功“密碼”,科學把握中國發展時與勢,為的都是引導全國人民堅定信心,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更好團結奮斗。

3月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團結就是力量,奮斗開創未來。近期,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春節團拜會、全國兩會……在不同場合,總書記反復強調團結奮斗的重要性。

  從同大家一起回顧過去一年新的重大成就,到面向未來自信宣示5個“我們就一定能夠”﹔從關注“國之大者”的戰略視野,到牽挂“民生無小事”的拳拳之心……

  2022年春天,習近平總書記兩會時間裡的這些重要論述、明確要求、殷切期望,必將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勇於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困難挑戰,繼續創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跡。

  監制:趙承

  策劃:霍小光

  主筆:楊依軍、黃玥、董博婷

  統籌:張曉鬆、羅輝、王絢

  視覺 | 編輯:吳晶晶、郝曉靜

  新華社國內部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責編:牛鏞、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