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於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中華民族的未來(奮進強國路·總書記這樣引領中國式現代化)
我國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我國現代化注重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否則資源環境的壓力不可承受。
——習近平
時間推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胸懷實現現代化的歷史宏願,篤行不怠。
走什麼樣的現代化道路?
回望歷史、放眼世界,中國有著“現代化不是單選題”的清晰戰略判斷。全新的世界格局、全新的歷史任務、全新的探索實踐,習近平總書記的思考充滿了自信與遠見:“中國現代化是絕無僅有、史無前例、空前偉大的。”
足音鏗鏘,昂首闊步。走自己的路、辦好自己的事,中國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今天,北京冬奧的綠色底色成為美好的民族記憶,奔騰澎湃的長江黃河揮就新的“母親河”故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最短時間表”令世界贊嘆……中國式現代化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每一步前行,去讀懂大黨大國——讀懂她的歷史遠見,這件事是“為歷史、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去做”﹔讀懂她的人民情懷,“環境就是民生”,為人民謀幸福﹔讀懂她的發展轉型,從高速增長階段到高質量發展階段﹔讀懂她的胸懷天下,要為全人類作出更大貢獻。
一幅幅“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的大美圖景,徐徐鋪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格局,改變著中國,影響著世界。
“如何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021年春天,全國人大代表、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走進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課堂”。習近平總書記擘畫中國式現代化藍圖的高瞻遠矚,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總書記邊思考邊謀劃,‘如何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他描繪的圖景裡,生態是為歷史、為未來去做的大事,是對歷史負責、對民族負責、對人民負責。”
把時間尺度拉長,時代變遷中的發展問題也會隨時間流淌而改變。從“盼溫飽”到“盼環保”,從“日子難不難”到“日子好不好”。小康路上,社會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發生了變化,也將生態文明建設置於前所未有的高度。
回望中國的現代化歷程,一路風雨一路歌。新中國百廢待興之時,期盼改變“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的落后。毛澤東同志提出,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安下心來,使我們可以建設我們國家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科學文化和現代化的國防”。
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同志提出了“中國式的現代化”概念,強調“我們要實現的四個現代化,是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
幾十年過去了,從“落后時代”到“趕上時代”再到“引領時代”,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擁有了更豐富內涵。習近平總書記判斷:“新中國成立不久,我們黨就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未來30年將是我們完成這個歷史宏願的新發展階段。”
這30年的中國,面臨的重大時代課題之一,正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高度濃縮的現代化,生態是一道關。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奇跡,“也積累了大量生態環境問題,成為明顯的短板,成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建設生態文明的時代責任已經落在了我們這代人的肩上。”
關鍵期、攻堅期、窗口期——機遇和挑戰並存的時間坐標上,總書記“著眼於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中華民族的未來”。
這十年,走遍了大江南北。“生態”是考察途中最常見的話題之一。雲南洱海邊“立此存照”﹔廣西桂林,看“甲天下”的山水保護得好不好﹔青海三江源,問“中華水塔”的生態現狀……山長水遠,牽挂如初。
向前追溯,“我對生態環境工作歷來看得很重。在正定、廈門、寧德、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期間,都把這項工作作為一項重大工作來抓。”
再向前追溯,“我曾在中國黃土高原的一個小村庄生活多年,當時那裡的生態環境受到破壞,百姓生活也陷於貧困。我那時就認識到,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己。”
2021年秋天,習近平總書記回到陝北,來到一個名叫高西溝的小山村。曾經,當地以為“多刨一個‘坡坡’,多吃一個‘窩窩’”,卻是越刨越窮。
山頂,秋風習習。總書記舉目凝思。層層梯田盤山頭、片片林草蓋坡窪,好一幅色彩斑斕的大寫意!那是幾代村民拍崖畔、筑地埂、壘埝窩的耕耘,那是當地在執著探索中蹚出的一條黃土高原生態治理之路。
一個立志於千秋偉業的大黨,如何權衡治國理政中的輕重緩急,考驗智慧、見証勇毅,彰顯的是遠見。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豐富實踐中孕育形成,生態文明建設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
對於一城一地,生態的影響舉足輕重。
雄安新區,坐擁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澱。九河下梢,煙波浩渺。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初考察時,回想起選址的考慮:“就是考慮要保護白洋澱,而非損害白洋澱。城與澱應該是相互輝映、相得益彰”。
再拿青海三江源來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諄諄告誡:“不能拿‘中華水塔’去換一時的GDP”“必須根據自身實際在全國大局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說到生態,總書記多次強調一個詞,國之大者。
國之大者是什麼?中國給出了一個又一個答案。
“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其中一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其中一條基本方略,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堅戰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堅戰。”
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緊鑼密鼓。過去九龍治水,“環保不下水”“水利不上岸”“海洋不登陸”。習近平總書記指明方向:“要把制度建設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新組建了生態環境部,新出台了《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一系列法律法規或制定施行、或修訂完善,總書記稱之為“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全局之計,長遠之策。“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寫入黨章,成為行動綱領。
這是百年大黨寫在現在、寫給未來的一份答卷。
“我們一定要取舍,到底要什麼?”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一鄭重宣示,是觀察今日之中國的關鍵。
“我們一定要取舍,到底要什麼?從老百姓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出發,生態環境非常重要﹔從改善民生的著力點看,也是這點最重要。”2013年春天,在主持召開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時,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擲地有聲。
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有“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的殷切期待。
上海,住在楊樹浦港舊址旁的市民,一度苦於工廠轟鳴、污水橫流,他們盼著推開窗戶不再有刺鼻臭味。經過艱苦治理,江岸終於美景重現。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時語重心長:“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
河北,一些地方前些年深受霧霾之困,人們盼著天空不再是灰蒙蒙的。2013年秋天,總書記在參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嚴肅指出:“全國10個污染最嚴重城市河北佔了7個。再不下決心調整結構,就無法向歷史和人民交代。”2021年,河北平均優良天數達到了269天,比2013年增加了120天。
迎難而上,民生痛點也是突破點。放眼華夏大地,“重污染天氣、黑臭水體、垃圾圍城、農村環境”一度成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老百姓意見大、怨言多”,黨中央將“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之一,立志“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也是一場場事關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戰役。
還有農村人居環境改造,千萬鄉村面貌煥然一新。2021年夏天總書記到西藏考察時,來到嘎拉村。村支書邊巴自豪地邀請總書記到村裡的“綠色銀行”看一看。“拿路邊撿的瓶子就能換生活用品,人人都願意給美麗家鄉出一份力。總書記很感興趣。他又從村委會走到了村民達瓦堅參的家門口,還夸我們路修得好哩!”過去村裡的路,滿是牛糞和泥濘,邊巴總忘不了母親把鞋子拴腰上、赤腳走路的模樣。而今,寬闊的街道,一棟棟藏式樓房在連綿群山前星羅棋布,山坡溝谷的桃花如雲霞落地,一片祥和。
“有利於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為人民謀幸福,這是一份初心、一份堅守。總書記在一次會議上語重心長:“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
生態移民、生態扶貧,成為“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裡濃墨重彩的一筆。河南蘭考張庄村風沙窩變成了“金銀鋪”﹔寧夏閩寧鎮生態移民村在“干沙灘”上奮斗出來一片“金沙灘”﹔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班彥村的鄉親們從山上搬到山下開啟了新生活﹔貴州苗寨化屋村的村名就是“懸崖下”的意思,過去群山險流阻斷了脫貧路,現在黔山秀水的迎客歌歌聲嘹亮,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兩個前所未有的創舉,重塑了生態格局,靠的是千家萬戶的奮斗。
一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距離最長、受益人口最多、受益范圍最廣的調水工程。煙波浩渺的水,流淌過熙熙攘攘的城、阡陌縱橫的鄉。供水線也是生命線。清澈甘甜的引江水代替了北方某些地方的苦咸水、高氟水,“窩窩頭換饅頭了”。
節水,擰緊水龍頭的事,亦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題中之義。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我們不能糟蹋水啊。”“節水是關鍵,調水是補充。不能一邊調水一邊浪費,更不能無節制用水。”
另一個創舉,是一抔抔土、一棵棵樹種出來的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宏偉工程。
“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這裡要加一個‘沙’字。”2021年全國兩會,在內蒙古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的提法令人眼前一亮。
對在塞罕壩月亮山望海樓駐守了10多年的護林員劉軍夫婦來說,樹是鄰居。半個世紀前黃沙漫天的茫茫荒原,如今滿是遮天蔽日的樹、迎風綻放的花。他們同總書記的合影,背景就是漫山遍野濃郁的綠。
對於騰格裡沙漠南緣同風沙抗爭的八步沙林場職工來說,一把草、一棵樹都是希望。過去,“秋風吹秕田、春風吹死牛”。2019年夏天,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一路顛簸來到這裡。從“沙逼人退”到“人進沙退”,每一寸綠都來之不易。
全國人大代表、來自甘肅武威市蜻蜓村的王秀蘭多次去八步沙林場調研:“‘久久為功,讓綠色的長城堅不可摧’。總書記的叮囑,也是黃土地上每一個人的責任。”
眾人植樹樹成林。黨的十八大以來,草長鶯飛的春日,習近平總書記連續9年參加義務植樹活動,一把鐵鍬,一株株迎風招展的樹苗,春風裡蘊含著無限憧憬。
中國式現代化,在述說人與自然的故事。
這樣的故事,在中華文明中源遠流長,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成為大江南北、萬眾一心的共同講述。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旁征博引,從豐富的生態智慧中汲取啟迪: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勸君莫打三春鳥,兒在巢中望母歸’的經典詩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治家格言,這些質朴睿智的自然觀,至今仍給人以深刻警示和啟迪。”
人與自然的故事,有欣喜,有痛楚﹔有豐厚回報,也有無情的報復。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為什麼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時間是最大的變量。
生態和發展,在風起雲涌的經濟發展大潮中,很多人視之為一道“二選一”的選擇題。以為犧牲了生態,就能換來金錢。卻不料,生態惡化,發展依然難以為繼。
習近平總書記在早年間看到了另一種破題思路。1997年,福建工作期間,他到三明常口村調研時就曾指出:“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山區要畫好‘山水畫’,做好山水田文章。”
2000年,習近平同志富有前瞻性地率先提出建設生態省戰略構想。
長汀水土流失治理,一個生動案例。習近平同志先后五下長汀,努力改變當地越窮越挖的發展模式。2021年3月在福建考察,得知長汀已成綠洲般的美麗家園,總書記動情回憶起當年往事:“我給大家講,給生態投了錢,看似不像開發建設一樣養雞生蛋,但這件事必須抓。抓到最后卻是養了金雞、生了金蛋。”
再后來到浙江工作。安吉余村,在不少地方“以國內生產總值論英雄”的上世紀90年代,當地發展模式是給生態做減法、給經濟做加法﹔卻不料,建構於破壞環境之上的經濟會轟然倒塌。山上的礦坑如塊塊傷疤,河裡再也見不到魚。發展之路怎麼走?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來到了余村,在那裡首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為舉棋不定的小村庄“一錘定音”。從“賣石頭”到“賣風景”,理念一變天地寬。
對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辯証統一關系的戰略判斷,收獲了穿越時空、跨越山海的共鳴。
2013年秋天,習近平總書記遠赴中亞訪問,在一次演講回答提問時,談到了中國的未來:“必須要走出一條新的發展道路”“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回眸百年、千年,從未像今天這般重視生態﹔放眼世界,很少有國家像中國這樣堅定選擇。
2012年12月,黨的十八大后首次出京考察,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改革開放先行地廣東。總書記思考深邃:“我們建設現代化國家,走美歐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幾個地球也不夠中國人消耗。”
一家外媒稱,“如果說那時的世界尚在觀察中國,十年之后已經對今天的中國要走什麼樣的路有著清晰判斷和毫不掩飾的贊嘆。”而生態文明建設,正是收獲最多贊嘆的領域之一。
這十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再到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雖然發展的巨大慣性,往往會使過往的經濟結構、發展方式、思維觀念向前“滑行”一段路,但歷史進程不可逆轉、中國一往無前。
“對突破三條紅線、仍然沿用粗放增長模式、吃祖宗飯砸子孫碗的事,絕對不能再干,絕對不允許再干。”
“秦嶺違建是一個大教訓。”“從今往后,在陝西為官,首先要了解這段歷史、這個教訓,警鐘長鳴,明白自己的職責,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當好秦嶺生態的衛士,切勿重蹈覆轍。”
“結構調整一定不要搞相濡以沫,讓‘僵尸企業’苟延殘喘。一定要騰籠換鳥,最后達到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境界。長痛不如短痛。”
響鼓重槌,振聾發聵!支持什麼、鼓勵什麼、反對什麼、批評什麼,態度鮮明傳遞給億萬人民。“不要”“不能”“不允許”……這些詞匯,鏗鏘有力講述了將一艘巨輪調轉航道、轉變發展方式的堅定和勇毅。
歷經幾十年激流勇進的大開發、大建設,是時候改變了!
萬古奔騰的長江,滋養著錦繡大地。2016年1月5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在長江上游城市重慶召開,沿岸省市摩拳擦掌正准備大干一場。習近平總書記卻從長江“病了”講起,這次會議給沿岸好似“潑了一盆冷水”,明確要求“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發展也要講兵法,兵無常勢。有所為是發展,有所不為也是發展,要因時而宜”。
2018年在長江中游城市武漢,再次召開會議,會議名稱由“推動”變為“深入推動”﹔2020年到長江下游城市南京,又一次召開會議,會議名稱更進一步: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
再看中華民族的另一條母親河,黃河。
大河浩蕩,沖關奪隘,千折萬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2019年秋天,河南鄭州,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會議名稱就亮出了新時代治理黃河的戰略構想。
近年來,總書記走遍了黃河上中下游9省區。2021年考察山東,到了黃河入海口,了卻一樁心願:
“新中國成立之初,毛主席就提出‘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他原打算組織個馬隊視察黃河,深入調研一番,然后研究如何讓黃河安瀾。這個願望后來沒有實現。”
“如今我們接著做起來了。”“當然,走一遍不是為了僅僅看一看,而是要有思考、有想法、有部署、有行動,知行合一,做行動派!”
中國正在行動。
今天,“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響徹中國的嘹亮聲音。
2014年到貴州代表團參加審議,聽了當地的生態變遷介紹后,總書記感慨:“為什麼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魚逐水草而居,鳥擇良木而棲。’”
2021年內蒙古代表團審議,來自大興安嶺的林場工人周義哲代表講述了從砍樹到護林的“森林交響曲”之變。總書記笑著說:“你提到的這個生態總價值,就是綠色GDP的概念,說明生態本身就是價值。”
周義哲代表將現場的一句句叮囑刻在了心裡:“總書記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實際上是增值的。我們在山裡、在林子裡,遍地都是‘金疙瘩’,感受最深!”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
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在北京拉開帷幕。“APEC藍”一詞在互聯網上不脛而走。習近平總書記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歡迎宴會上,總書記講述了他的觀感:“有人說,現在北京的藍天是‘APEC藍’,美好而短暫,過了這一陣就沒了。我希望並相信,經過不懈努力,‘APEC藍’能保持下去。”
掌聲、笑聲、贊嘆聲裡,總書記娓娓道來:“我是在北京長大的,我小時候北京風沙很大,出門都要戴口罩。現在,因建成了防風林帶,風沙少了,但也遇到了‘成長的煩惱’,遇到了PM2.5這個不速之客。”“北京的空氣質量不能靠運氣,而要靠人為。我們正在全力進行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轉眼間,7年多時間過去了。
這個被國外一些觀察者認為“不花三五十年是不可能改變的事”,卻在中國日復一日的奮斗中,在令人驚嘆的時間跨度裡實現了滄桑之變。
北京冬奧會是一個縮影。立春日開幕,過去這個季節既有風沙天、也有霧霾天。現在,媒體封面上,是冬奧健兒翱翔於湛藍天空下、馳騁於皚皚白雪上、拼搏在節能環保冬奧場館裡。“綠色辦奧”的生動腳本讓世界不斷刷新對中國的認識。
一葉知秋。
聚光燈下北京的兩個場景,成為中國在生態領域積極作為的最生動講述。世界見証了中國言必信、行必果的行動力。
就在那次北京APEC上,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碳排放國,中美元首發表《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首次公布了各自2020年后的減排目標。一年后,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閉幕的前一天,正是談判最膠著的時候,兩國元首通電話,重申了推動大會取得成功的決心。全球氣候治理史上的裡程碑——《巴黎協定》隨之出爐。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評價,歷史會記住這一天。
習近平總書記在巴黎大會上的講話,蘊含著強烈的昭示意義:“巴黎協議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新的起點,新的作為,新的期待。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中國已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這樣一份責任,這樣一種擔當,是一個負責任大國對世界的庄嚴承諾和巨大貢獻,也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早在1921年1月,毛澤東同志就曾指出:“中國問題本來是世界的問題”。
百年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的成就和貢獻,不僅是歷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
時間來到了2020年。
這年秋天,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的“會場”上,宣布了深思熟慮后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將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最短、最高,這些詞疊加,事情的難度可想而知。
行之以躬,不言而信。
西方國家的現代化路徑,一度被奉為圭臬。中國創造的奇跡,提供了另一個樣板。尤其是在疫情的大考裡,經濟下行壓力下,中國穩住了陣腳,令世界感慨萬千。不少國外的中國觀察者注意到這樣一條考察路線:2020年春天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飛赴武漢,習近平總書記緊接著到了浙江看安吉余村、看西溪濕地,再到陝西看秦嶺……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總書記諄諄叮囑:“不能重走簡單以GDP增長率論英雄的老路,不能飢不擇食、慌不擇路,撿到筐裡都是菜。”
“這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這句話,說的是中國不斷自我加壓,節能、減排、降碳。
“非不能也,而不為也。”這句話,談的是舉世矚目的中國經濟增速,辯証把握著速度和質量的關系。
“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脫離實際。”這句話,講的是近來在實際工作中的要把握的節奏步調。就在今年的山西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去了一個儲煤場,這也是他連續7年地方考察“看煤炭”。富煤貧油少氣是我國國情。對中國建設的“動力之源”煤炭,不能一拋了之。總書記強調,必須尊重客觀規律,把握步驟節奏,先立后破、穩中求進。
等不得,也急不得。穩扎穩打,步履堅實。
2017年初,達沃斯—日內瓦。“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習近平總書記說:“這是整個世界都在思考的問題,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深刻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這篇重要講話,被國際社會譽為“寒冬裡的暖陽”。
在人類正經歷的罕見的多重危機裡,“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環境破壞的生態危機”,毫無疑問成為亟待各方共同應對的時代難題。世界仔細傾聽國際舞台上的中國講述,“人類命運共同體”贏得廣泛共鳴。
志合越山海。最近一次主場外交,在春城昆明。“前段時間,雲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保護野生動物的成果”“中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全國政協委員、雲南農科院院長李學林對這些年生物多樣性的變遷感觸很深:“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有包括大象遷徙在內的無數動人故事。生態也是文明,是聯結世界的紐帶和人類共通的語言。”
從原始文明到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再到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生態文明。考量文明與生態興衰的辯証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等重大倡議,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存續繪出清晰的綠色底色。
共同的命運,共同的未來。正如《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深刻指出的:“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一個充滿挑戰,也充滿希望的時代。走過不平凡歷程,正在創造新的輝煌的中國,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本報記者徐元鋒、付文、龔仕建、徐馭堯、張棖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03日 0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