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歲末年終 願這份“溫良”伴你乘風破浪

2021年12月07日17:48 |
小字號

還有20多天,就要和2021說再見了。

這一年,你的關鍵詞是什麼?是壓抑崩潰的“扎心”,是聚散離合的“不舍”,是行而不輟的“努力”,還是心願達成的“自豪”……

今天,央視新聞與你分享專屬“我們”的年度關鍵詞——溫良。

溫良一詞可追溯到《管子》“人主者,溫良寬厚則民愛之”。

今年,一部“后勁兒”很大的電視劇《覺醒年代》讓“溫良”成為熱詞。

什麼是中國人獨有的氣質與精神?翻譯家辜鴻銘這番對溫良的注釋打動了許多人。

溫良,不是天性軟弱,不是脆弱屈服,沒有強硬苛責、粗魯暴力。溫良,是化於每個中國人骨子裡的力量。

溫良是一種力量。無論面對湍急洪水還是疫情反復,“中國人總是被他們當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好好的”。

暴雨襲城,面對湍急水流,行人挽成人牆過馬路﹔

一家三口不慎墜入深水泥潭,路人冒死搭救﹔

被困地鐵車廂,婦幼老人先走成為共識……

共同戰“疫”之時,兩組背影照片令人印象深刻。

江西上饒,志願者余哲明肩扛手提,身上挂滿百余斤蔬菜。

“抗震救災”“金普加油”,一樣的背影,一張拍攝於汶川地震災區,一張拍攝於大連戰疫一線。跨越13年,志願者安磊奉獻的初心未曾改變。

“我是醫學生,讓我上”,1小時,近500名浙江大學學生火速集結,志願組織校區師生進行核酸檢測。

災難面前,我們相信心手相連、守望相助就沒有跨不過的難關、克服不了的困難。

溫良是一種力量。不計得失地伸出援手,哪怕身處危險也要勇敢站出來。

7歲男孩的手臂被絞斷,父親緊急求助“能不能把飛機叫回來?”正要起飛的航班“滑回廊橋,二次開門”,從機組人員到醫生、從民警到乘客,完成一場爭分奪秒的接力。

一位坐輪椅的老人下電梯時剎車失控,超市工作人員飛奔過去,雙膝跪地,用身體“剎車”。

女子抱著孩子想要跳橋,路過的公交司機張志德眼疾手快,停車、開門、沖出去、一把抱住,動作毫不猶豫。

2歲孩子誤入扶手電梯口,護衛員郭慶福躍過欄杆一把將孩子緊緊護入懷中。

面對突如其來的危險、千鈞一發的險境,他們選擇為陌生人挺身而出,不是因為生來勇敢,而是源自骨子裡的溫良……

溫良是一種力量。為別人點燃一盞燈,也可以把自己照亮。

“大姐,您門口的燈能多亮會兒嗎?我下班晚,你家燈亮,我走起來不害怕……”

10年前一位女孩向開超市的孫大姐發出請求。從那以后,孫大姐決定將關門熄燈的時間改為凌晨兩點,直到今天。

“如果你遇到困難,隻要說來份‘單人套餐’,我們會免費提供一份香蔥大餅和酸奶。”

河南鄭州的屈老板以前遇到困難時別人也幫過他,他想用這種力所能及的方式,把這份愛心傳遞。

這家店“不愁客流量”,但最近一年盈利卻僅有1000多元。

這間“抗癌共享廚房”做一頓飯隻要5元,連續多年從未漲價。

老板張廣兵說:“盡管如此,我仍要把共享廚房持續做下去。”

點單、制作、一杯咖啡由玩具熊爪從牆上的“山洞”遞出,還會和你互動……

這家咖啡店的工作人員多數是聽障人士,創始人天天說:“他們在這裡收獲了自信,我們希望哪怕有一天離開這裡,他們也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

綿綿不絕的善舉,潤物無聲的溫良,如同黑夜中的一盞燈,驅散陰霾,給更多人以撫慰和力量。

溫良是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是一種善意而堅定的選擇。

瓜頭鯨擱淺,上千名救援人員一刻不停為它們澆水降溫﹔“野象旅行團”離家17個月,一路上悠閑逛吃離不開沿途居民的守護……

萬物有靈,每個生命都是珍寶,有時你的舉動就能將TA的“至暗時刻”照亮。

游樂園裡,女孩蹲路邊哭泣,“小黃龍”經過上前拍了拍她,擺出各種搞笑的樣子逗她開心。

東京殘奧會,中國選手盧冬奪得金牌並打破世界紀錄。

領獎台上,盧冬主動蹲下,與坐著輪椅的亞軍和季軍合影。這一瞬,在網絡刷屏,網友說“中國人最不缺的就是溫柔、謙遜和努力”。

第八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現場,禮兵突然將握槍的左手移到刺刀尖部。

隨后,兩名攝影記者出現在刺刀旁,觀看直播的網友恍然大悟,原來他是為了防止記者誤碰刺刀而受傷。

這就是中國人骨子裡獨有的氣質與精神。

驚濤駭浪前,我們守望相助,不離不棄﹔歲月靜好時,我們溫和從容,心懷善良。

歲末年終,回顧展望,願這份“溫良”鼓舞你、激勵你在未來的日子無所畏懼,乘風破浪。

 

監制丨李浙

策劃丨馬文佳 王爍

編輯丨馬瑋璐

視覺丨秦靜 銀款

校對丨高少卓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編:楊光宇、胡永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