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描繪綠水青山 謳歌美麗中國(全面小康畫卷)

裔  萼
2021年11月14日04: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黃河新生態(版畫)
  康 雷

  綠裝(中國畫)
  牛克誠 李月林 李樂然

  最美太湖水(油畫)
  商亞東

  清晨的三沙(油畫)
  王 睿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綠水青山,在中國繪畫史上一直是一個詩意的存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美術工作者筆下的風景更加絢麗。他們擁抱時代,以飽含激情的畫筆謳歌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描繪華夏大地的錦繡河山,展現“綠水青山”如詩如畫的美好圖景。

  繪生態文明新圖

  人類進入工業文明時代以來,對自然資源的加速攫取,帶來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讓二者得兼兩全之美。美術工作者對生態環境改善感同身受,紛紛用手中的畫筆表現生態保護新實踐,勾勒城鄉生態新風景,彰顯生態之美。

  近年來,水生態保護修復全面加強。各地建立了河長湖長制,120余萬名河長湖長奮斗在河湖保護治理的第一線,推進美麗河湖、健康河湖建設,持續改善河湖面貌。任志忠、金臨合作的油畫《河長巡河》,便是表現河長制的佳作。畫面以浙江的山水為背景,表現了河長巡河歸來的瞬間,右下角以一塊河長制管理公示牌點明了作品的主題。畫家以寫實主義手法和現實主義觀念,生動刻畫了奮斗在河湖保護治理第一線的河長和河道清潔工的形象,平實的畫風襯托出他們的質朴與敬業。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地處太湖之濱,經過多年治理,太湖水質總體顯著改善。商亞東油畫《最美太湖水》,表現了太湖水污染防治中的一個日常工作場景。一艘行駛在太湖上的船隻,載著一群測量水質的青年科技人員和水體清潔工,大家各司其職。13個人物栩栩如生,以群像的形態錯落有致地分布在畫面中。正中是一位身著白色工作服的女青年,她兩手各握著一個裝著湖水的玻璃瓶,認真比對著水樣,周圍的幾個人也注視著她手中的瓶子,目光所向,突出了畫面的重心。飛動的雲、清澈的水、溫暖的光,畫面對自然形態的運用,恰如其分地突出了生態文明建設這一美好主題。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農村面貌煥然一新,一大批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祖國的版圖中。趙紅雨、張曉東合作的版畫《社會主義新農村——美麗鄉村》,就是表現此類題材的優秀作品。此作以九宮格的形式,表現了嶺南新農村的美麗景致。作品構思尤見匠心,川流不息的河道自下而上,與頂層繁密的樹林交匯在一起,遠觀猶如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河道是樹干,林木是樹冠,在金色的基調下越發顯得茁壯而華美。

  頌河山錦繡之美

  新中國成立以來,一批中國畫創作者立志“為祖國山河立傳”,他們以寫生為基礎,描繪祖國的大好河山,代表畫家有李可染、傅抱石等。今天,這一可貴的現實主義傳統,不僅在中國畫界,而且在油畫、版畫等諸多領域均得到繼承。新時代以來,藝術家們壯游南北,飽含深情,謳歌河山錦繡之美。

  周宗凱油畫《三江源禮贊》,不僅表現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巡山人員工作的場景,更表現了三江源聖潔純淨之美。在三江源生態保護工作中,巡山隊功不可沒。畫面上,策馬奔馳的藏族青年英姿勃發,隨風飄揚的巡山隊紅色隊旗和紅色藏袍鮮艷奪目,與遠景中連綿的雪山相互輝映。簡括的人物造型,朴拙的塊面處理,明快的色調渲染,使得此畫風格獨具,成為近年來主題性美術創作中注重形式語言探索的優秀之作。

  王睿油畫《清晨的三沙》,表現的是海南省三沙市在晨曦中的美景。如今的三沙市,碧海、綠樹、藍天,猶如南海中的一塊翡翠,讓人流連忘返。《清晨的三沙》描繪的是西沙群島面積最大島嶼——永興島的美麗風光。作品以藍綠色為主基調,表現熱帶海島繁茂的植物。一群群白色的海鷗向畫面中間飛去,使觀者的目光聚焦於那座宏偉庄嚴的白色建筑,那正是市政府所在地。作品既包含對海島景色的贊美,更彰顯了對祖國主權的捍衛。

  劉德才版畫《額爾古納河之二》,表現的是黑龍江的源頭——額爾古納河的金秋美景。作品以金黃色為基調,渲染秋天的絢爛與美好。具有裝飾趣味的叢林,層層疊疊,河流穿梭其中,形成音樂般的韻律與節奏。美術工作者用手中的畫筆,連綴起山河錦繡、國泰民安的時代畫卷。

  詠家園詩意之境

  中國傳統繪畫以山水畫為代表,表達人們對自然和人生的熱愛,對精神家園和理想之境的營構。無論是范寬的《溪山行旅圖》,還是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抑或是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展卷鋪陳的都是人與自然相親相融的和諧關系。綠水青山在歷代山水畫家的筆下蕩漾綿延,畫意蘊詩情。

  今天,綠水青山的詩意,依然流淌在當代中國畫家的筆下。他們在創作中秉承中國傳統繪畫詩畫一體的優良傳統,認為“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以爛漫詩心,描繪如詩般的綠水青山,詩畫相融,相得益彰。

  林容生中國畫《青山不老 綠水長流》,以青綠山水的形式,表現了新時代美麗鄉村的如詩畫卷。作品中,青山明媚,綠水延綿,天光雲影共徘徊。白牆黛瓦,梯田層疊,被蒼翠的群山環抱著。畫家以意筆重彩的方式,營造了一個明淨而溫暖的詩意家園,筆墨朴實厚重,色彩清麗明快。

  同為青綠山水,牛克誠、李月林、李樂然合作的中國畫《綠裝》,筆法更加工細。藍天、白雲、黃土、綠樹,畫面層次分明。近景中植樹造林的點景人物,突出了作品的主題。在藝術語言上,該作品取景方式和天空的渲染方式借鑒了西畫的手法,適度夸張、稚拙的人物造型則得益於民間藝術的滋養,拓展了傳統青綠山水的表現手法。

  王超版畫《秀美家園 悠悠鄉思》是生態文明建設題材的佳作。作品主題為“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用木刻水印的手法,表現了浙江特色小鎮的新景觀。作品以藍、白為主色調,大面積渲染的藍天和遠山,使得畫面空靈而明淨。小橋流水的江南景致,既有傳統特色,又別具詩情畫意。前景中的點景人物,更為作品增添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現代色彩。

  今天,綠水青山不僅是中華大地上最動人的色彩,也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保障。美術工作者以藝術的方式從各個視角描繪綠水青山,謳歌美麗中國,展示出新時代中國的蓬勃生機。

  (作者為中國美術館研究部主任)  


  《 人民日報 》( 2021年11月14日 08 版)
(責編:趙欣悅、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