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履職
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履職故事)
浙江湖州市德清縣乾元鎮人大代表與群眾拉家常,聽取意見建議。 |
俯瞰江西萍鄉市蘆溪縣銀河鎮墨溪村一帶的農村公路。 |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我國共有260多萬名各級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來自人民、代表人民,在全過程民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各級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發揮同人民群眾工作和生活在一起的優勢,深入了解民情,真實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當好黨和國家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及時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通過適當的渠道反映給黨委和政府,努力推動問題的解決。
記者採訪了4位人大代表,從他們的履職經歷和體會中,感受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優勢。
——編 者
在“基層立法聯系點”收集民意——
全國人大代表邵志清:“匯聚更多高質量立法建議”
“今年11月1日起,個人信息保護法就要施行了,這將為我國公民的個人信息保護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談到個人信息保護,全國人大代表、致公黨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邵志清高興地說。
作為信息化領域的專家,近年來,邵志清一直關注互聯網時代的個人信息保護問題。“現實中,違法獲取、隨意收集、非法交易、任意濫用個人信息的現象層出不窮,群眾意見很大。”邵志清說。
與此同時,不少互聯網企業也向邵志清“倒苦水”,希望企業發展中受個人信息保護的限制越少越好。
“必須在現實中判斷發展和保護哪一端更加迫切?”邵志清說,從實際情況尤其是人民群眾切身體會看,當前無疑需要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的力度。去年10月,邵志清受邀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在參加分組審議時,他對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提出了兩條修改建議,圍繞個人信息的定義和個人信息的處理,希望細化草案的有關表述,讓法律更加具體,保護力度更大。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最重要的就是真正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反映人民群眾的呼聲。”邵志清說。他經常到“基層立法聯系點”聽取意見、深入調查研究。
2020年初,邵志清在為全國兩會准備代表建議時注意到,一位致公黨黨員就不動產登記問題總結了一份課題報告,報告顯示,不動產登記引發大量糾紛,很多糾紛中,由於群眾對不動產登記政策、程序、規則不了解,導致利益受損,繼而對簿公堂。
邵志清對不動產登記進行了深入了解,查閱有關法律法規,調研城市、農村居民在不動產登記中分別可能面臨的問題。他發現,在農村,不少權利人進行宅基地使用權登記時,不知道應當在哪個部門進行登記。“許多農民工子女生活在城市,或已具有城鎮戶籍,有些地方允許其城鎮戶籍子女繼承宅基地使用權,有些地方則不允許,做法不統一。”邵志清說。
2020年5月,在北京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邵志清還與上海代表團中熟悉農業農村工作的代表進行了探討,吸納了相關建議,對准備提交的建議作了進一步修改完善,最終形成9個方面的意見向大會提交。
“邵志清代表:您提出的《關於完善不動產登記的若干建議》收悉……關於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登記問題。農民的宅基地使用權可以依法由城鎮戶籍的子女繼承並辦理不動產登記。”2020年9月,自然資源部網站上出現了這樣一則回復,引發關注。
自然資源部從不動產共有登記、監護人代為申請、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登記、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等9個方面,對邵志清提交的《關於完善不動產登記的若干建議》逐條解釋,厘清了許多困惑。
“每條答復都很詳盡,認真梳理了原有規定,並在制度層面、執行層面有針對性地作出了明確解釋。”邵志清說,這個辦理結果讓他十分滿意。
參與立法、提出建議,邵志清深刻體會到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責任。“今后的履職過程中,我將進一步發揮‘基層立法聯系點’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積極開展調研,主動汲取民智,匯聚更多高質量立法建議,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過程中更好發揮人大代表的作用。”邵志清說。
(本報記者 巨雲鵬)
在農業生產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雷溫芳:“把群眾期盼變為現實”
9月的一天,陝西省合陽縣秋雨綿綿,田野道路行人寥寥,黑池鎮五豐社區會議室裡卻熱火朝天:上午由全國人大代表、五豐社區黨總支部書記雷溫芳講政策理論知識,下午縣農技中心的專家講紅薯栽培新技術。
像這樣“晴天下地,雨天學習”的無縫安排,在五豐社區早已是“家常便飯”。連任兩屆全國人大代表的雷溫芳,平日裡經常挨家挨戶走訪,傾聽群眾心聲。許多群眾反映,想加強對政策理論和農業技術的學習,增強致富的本領。雷溫芳便經常組織大家在農閑時學習。
過去,五豐社區衛生環境臟亂差,基礎設施薄弱破舊。雷溫芳“對症下藥”,著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在她的帶領下,五豐社區建成垃圾分類填埋場,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工程,社區無公害化改廁達到全覆蓋。改造社區服務中心和休閑廣場,安裝太陽能路燈,綠化進村路,拓寬巷道……人居環境改善了,群眾幸福指數大大提升。
雷溫芳深切感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離不開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雷溫芳遞交了關於加大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資金投入的建議。今年6月28日,財政部致函回復:“農村公共人居環境等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基礎。您提出的建議對開展相關工作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陝西干旱少雨,農業發展基礎條件匱乏。五豐社區曾是貧困村。近年來,雷溫芳帶領社區“兩委”轉變發展思路,科學調整產業結構,先后打造了2100畝黃花菜產業示范基地,並針對黃花菜的銷售難題,在轄區成立了“連興黃花菜專業合作社”進行收購加工。500畝墨李示范園、300畝大棚櫻桃示范園、200畝大甜櫻桃示范園、120畝甜柿子示范園相繼建成,同時建成50噸空調冷庫,為群眾產前、產中、產后提供高質量服務。曾經的貧困群眾不僅精准脫貧,而且增收基礎不斷夯實,“錢袋子”有了保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業發展既是基礎前提,又是關鍵。雷溫芳提出的關於發展黃河流域旱作高效農業的建議獲得農業農村部致函回復:“將結合新一輪全國高標准農田建設規劃和中央財政預算安排情況,積極指導區域因地制宜,統籌發展和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實現水、肥資源的高效利用。”一有空閑就深入農村一線調查研究的雷溫芳先后完成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建議50余件,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我始終和群眾在一起,全過程參與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把群眾心聲轉化為意見建議,把群眾期盼變為現實。”談起履職感受時,雷溫芳由衷地說。
(本報記者 龔仕建)
親歷“全過程參與式預算監督”——
廣州天河區人大代表趙熙:“我在場、我參與、我監督”
中秋小長假前的最后一個工作日,廣東廣州市天河區人大常委會的一場主任會議開得熱火朝天。其中一項重要議題,就是對8月全區聯網預算系統報告反映的資金流向和總體狀況進行分析。
“對政府‘錢袋子’的合理使用,人大高度關注。在天河,人大代表的審議監督不光在事中、事后,而是從預算制定的第一步就參與進去,形成全過程監督的閉環。”天河區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林志雲說。
區人大代表、廣東越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熙,就是林志雲口中“全過程參與式預算監督”的親歷者之一。
從2011年當選人大代表以來,趙熙已連任兩屆。他坦言,剛開始,代表對預算監督能做的工作確實不多——
“當初審查區政府預算,是在每年年初的區人代會上,人大代表進行審查表決。預算草案簡單抽象,就那麼短短幾天,不少人連看都看不懂。”
令趙熙耳目一新的是2013年參加對區政府某部門的一次預算審議。和以往不同,那次是在部門編制預算的階段,代表們就參與進去了。
“那場審議陣容很大,與會專家、代表所提問題尖銳、專業,辣味十足。印象深刻的是,被審議部門對人大的這種新舉措還頗不適應,個別負責人甚至認為我們是‘多管閑事’。”趙熙記憶猶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天河區人大常委會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探索開展參與式預算審查監督,組織全體區人大代表提前介入審查政府預算草案和部門預算草案,對部門預算執行進行全過程跟蹤監督。經過8年堅持完善,至2021年,天河區人大常委會共提前介入審查了58個部門或項目預算的編制情況,其中47個部門和6個項目接受了從預算編制、執行到決算的全過程閉環監督。
近年來,天河區教育大發展,新建學校投資可觀。今年初,在提前審議教育局的預算方案時,趙熙卻皺起了眉頭。“裡面關於學校建設,隻有今年新建幾個學校、投資多少,等等。而根據我辦企業的經驗,新設一所學校,不光要考慮初始的費用,一旦開起來,每年運轉的配套投入都是必不可少的。”他建議,將每所學校未來3年所需的師資、安保、運維等成本進行匡算,並列明在預算方案中提交財政部門統籌考慮,最終得到教育部門的採納。
“作為人大代表,‘我在場、我參與、我監督’。參與式預算審查監督的價值,不在於砍經費、調預算,而在於倒逼政府預算更加科學規范,花錢更加公開透明,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趙熙說。
(本報記者 賀林平)
把“代表之家”作為聯系群眾的紐帶——
北京海澱區人大代表張永慧:“讓人大代表更貼近群眾”
雙向兩車道變四車道,兩側新建的綠化帶郁郁蔥蔥……今年9月中旬,位於北京市海澱區的巴溝路改擴建工程順利完工,大幅提升了區域道路交通通行能力、周邊群眾居住環境和區域面貌。“出行更方便了,連心情都變舒暢了!”家住萬柳的張先生第一時間感受了這項民生工程帶來的便利。
看到巴溝路的變化,今年79歲的海澱區人大代表張永慧倍感欣慰,因為這裡面也凝聚著她的汗水。過去,巴溝路寬度不到20米,僅有一上一下兩條機動車道,高峰期十分擁堵,幾乎成了一個瓶頸。
“我在社區代表聯絡站接待選民時,不少居民向我反映,希望對巴溝路實施改造,緩解交通擁堵。”張永慧回憶。
原來,為了方便代表聯系選民,海澱區在各街道、鎮設立了“代表之家”,在各社區、村設立代表聯絡站,張永慧所在的牤牛橋聯絡站目前共有市、區兩級5位駐站代表,是閉會期間人大代表接待選民、收集轄區選民意見建議、接受群眾監督的重要平台。
接到居民的訴求,張永慧開始實地走訪調研,她發現問題並不像想象中那樣簡單。早在2010年,相關部門就准備實施巴溝路改造,但因各種原因未能實現,后來又因地鐵10號線保護問題,改造計劃再度擱淺。
經過深入調研,張永慧向海澱區人大提交了“為緩解交通擁堵,巴溝路須盡快改造”的建議,這份編號為5161號的建議被海澱區人大常委會確定為2020年跟蹤督辦件,由海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承辦並持續推進。
去年底,巴溝路改擴建工程正式開工,平坦寬闊的路面加上道路兩側綠意盎然的優美景觀,讓居民體驗到更加通暢、安全、舒適的出行環境。
自從在61歲那年當選為海澱區人大代表,張永慧就不斷為群眾解難題、謀幸福,如今已經連任4屆。“人大代表是人民選出來的代表,就要為人民說話,替人民辦事﹔人大代表連著政府和百姓,有了政府的支持,百姓的理解,橋梁的作用才會發揮出來。”張永慧常說。
“把‘代表之家’建在離群眾最近的地方,讓代表履職更接地氣。”海澱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劉長利介紹,截至目前,海澱區已建設29個代表之家和95個代表聯絡站,實體站點基本實現了區域全覆蓋,市、區、鎮三級人大代表全部編組進站,已全面建成代表聯系選民網絡化體系。
如今,張永慧經常到牤牛橋代表聯絡站接待選民,居民們見到張代表格外高興,像相識多年的老朋友無話不說。“人民代表為人民,排憂解難暖民心”,鮮紅的錦旗承載著居民對張永慧的感激,也承載著百姓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解與支持。
“‘代表之家’方便了群眾,也讓人大代表更貼近群眾﹔‘代表之家’不僅是人大代表的‘家’,更是群眾的‘家’。”張永慧說。
(本報記者 賀 勇)
版式設計:沈亦伶
《 人民日報 》( 2021年09月30日 1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