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走過大江南北

本報記者  劉少華
2021年08月06日05:2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1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位於北京市海澱區的首都體育館,同國家花樣滑冰隊和短道速滑隊運動員、教練員等親切交流。
  新華社記者 鞠 鵬攝

5月14日上午,習近平在河南省南陽市主持召開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圖為座談會前,習近平於13日在考察途中臨時下車,走進一處麥田察看小麥長勢。
  新華社記者 王 曄攝

4月26日下午,習近平在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察看產品展示。
  新華社記者 鞠 鵬攝

7月22日下午,習近平在位於西藏拉薩西郊的哲蚌寺考察。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從冰天雪地到花開滿園、從西南邊陲到東南沿海、從中原大地到青藏高原、從最高學府到田間地頭,從冬奧體育場館到民族博物館到革命紀念館、從交通樞紐到南水北調工程、從社區到醫院到企業到學校、從國家公園到移民新村、從文化街區到自然保護區到牧區……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的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

今年以來,伴隨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的腳步,中國繼續大步前進。

每個月至少有一次考察調研

半年多,習近平總書記已經進行了8次國內考察調研,所到之處,既有革命老區、革命聖地,也有改革前沿、開放熱土,去的最多的還是普通老百姓的家中。

每個月,習近平總書記至少會有一次考察調研。

1月18日至19日,習近平總書記分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和市長陳吉寧,河北省委書記王東峰陪同下,冒著嚴寒先后來到海澱、延慶、張家口等地,深入體育場館、訓練基地、交通樞紐等,實地了解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情況。

2月3日至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省委書記諶貽琴和省長李炳軍陪同下,先后來到畢節、貴陽等地,深入農村、社區、超市等考察調研,給各族干部群眾送去黨中央的關懷和慰問。

3月22日至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省委書記尹力、省長王寧陪同下,先后來到南平、三明、福州等地,深入國家公園、生態茶園、文物保護單位、醫院、農村、企業、學校等,就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等進行調研。

4月19日,在清華大學建校110周年校慶日即將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清華大學考察。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清華大學全體師生員工和海內外校友致以節日的祝賀,向全國廣大青年學生致以誠摯的問候。

4月25日至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和自治區政府主席藍天立陪同下,先后來到桂林、柳州、南寧等地,深入革命紀念館、農村、企業、民族博物館等,就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推動“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等進行調研。

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南陽市就經濟社會發展進行了調研。5月1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和代省長王凱陪同下,深入南陽市淅川縣的水利設施、移民新村等,實地了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管理運行和庫區移民安置等情況。

6月7日至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省委書記王建軍、省長信長星陪同下,先后來到西寧市、海北藏族自治州等地,深入企業、社區、自然保護區、農村等進行調研。

7月21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杰、自治區政府主席齊扎拉陪同下,先后來到林芝、拉薩等地,深入農村、城市公園、鐵路樞紐、宗教場所、文化街區等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

在考察調研中強調,要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同時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

今年以來,在各地考察調研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

在貴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結合即將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從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中深刻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實事求是、堅持真理,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咬定目標、勇往直前,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要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同時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在福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福建是革命老區,黨史事件多、紅色資源多、革命先輩多,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具有獨特優勢。要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做到學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

在清華大學,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廣大青年要愛國愛民,從黨史學習中激發信仰、獲得啟發、汲取力量,不斷堅定“四個自信”,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永久奮斗、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

在廣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西紅色資源豐富,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用好這些紅色資源,做到學史增信。學史增信,就是要增強信仰、信念、信心,這是我們戰勝一切強敵、克服一切困難、奪取一切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

在青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在百年奮斗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各有特點的革命精神,集中體現了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良作風,是激勵我們不懈奮斗的寶貴精神財富。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做到學史崇德,就是要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涵養高尚的道德品質。一要崇尚對黨忠誠的大德,廣大黨員、干部永遠不能忘記入黨時所作的對黨忠誠、永不叛黨的誓言,做到始終忠於黨、忠於黨的事業,做到鐵心跟黨走、九死而不悔。二要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廣大黨員、干部要站穩人民立場,始終同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勇於擔當、積極作為,切實把造福人民作為最根本的職責。三要崇尚嚴於律己的品德,廣大黨員、干部要慎微慎獨,清清白白做人、干干淨淨做事,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要建設忠誠干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繼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確保黨的肌體健康。

在西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學史力行是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要把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的成果轉化為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實際行動。要在錘煉黨性上力行,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發揚黨的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用偉大建黨精神滋養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胸懷“國之大者”,始終用黨性原則修身律己,切實以堅強黨性取信於民、引領群眾。

每次考察調研都各有專題

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每次考察調研,都各有專題。

年初,習近平總書記來了一趟“冬奧行”。

1月18日—19日,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北京、河北兩地三賽區,考察調研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對各項籌辦工作取得的積極進展給予充分肯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籌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再一次體現了黨的領導和舉國體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國運興,體育興。百年前愛國主義教育家張伯苓的“奧運三問”,振聾發聵:“奧運舉辦之日,就是我中華騰飛之時!”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之后,北京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雙奧城市”。

“過去一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有驚濤駭浪,也有奮力拼搏,還有成功和勝利,大家都有同樣的感受,每個人都很了不起!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大家要繼續齊心協力,擼起袖子加油干、好好干,新的一年一定會好上加好!”2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貴陽市觀山湖區金陽街道金元社區居民中間,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五年看頭年,起步很關鍵。”

“十四五”開局之年,建黨百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考察中,都將推動“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作為重要專題進行調研。

在主持召開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籌辦工作匯報會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我國“十四五”初期舉辦的重大標志性活動。

在福建考察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次到福建,一個大的背景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之后,‘十四五’開局,圍繞這一主題作調研﹔也是來看望福建的父老鄉親。”

3月24日下午,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進車間、看工藝、問銷路,習近平總書記對這家企業自主創新饒有興致。福光的發明專利擺滿了一面牆。

“‘十四五’時期我們國家再往前走,必須靠創新。隨大流老跟著人家是不行的。現在就看誰能搶抓機遇,誰有這樣的擔當和使命感,誰有這樣的能力做好。抓創新不問‘出身’,隻要能為國家作出貢獻,國家就會全力支持。誰能做好都是國家的功臣棟梁。”

4月,在清華大學建校110周年校慶日即將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清華大學。他殷切囑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體系需要有一流大學群體的有力支撐,一流大學群體的水平和質量決定了高等教育體系的水平和質量。一流大學建設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抓住歷史機遇,緊扣時代脈搏,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更好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5月,初夏時節,習近平總書記專題調研南水北調。

“我對這件事一直十分重視。南水北調工程事關戰略全局、事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福祉。之前看到相關報告,我說這件事要專門來研究一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踐証明,黨中央關於南水北調工程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

對於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定位為:“深入分析南水北調工程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研究論証下一步怎麼干,對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建設做一個總體性、指導性意義的部署。”“既積極,又慎重。既要有大格局,又要很縝密。要遵循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重大水利工程論証原則。”

“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提上了日程,相關任務寫入“十四五”規劃綱要。習近平總書記感慨:“水網建設起來,會是中華民族在治水歷程中又一個世紀畫卷,會載入千秋史冊。”

6月、7月,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踏上青藏高原。

在青海,習近平總書記看企業、訪社區、進農村、考察自然保護區,發表重要講話,為推進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

在西藏,習近平總書記盡可能地多看一些地方,多接觸一些當地干部群眾。從林芝到拉薩,此起彼伏的“扎西德勒”,載歌載舞的各族群眾,哈達、熱巴鼓、切瑪、青稞酒,幸福的日子宛如綻放的格桑花。

作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到西藏慶祝西藏和平解放,這在黨和國家歷史上是第一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就是要表達黨中央對西藏工作的支持,對西藏各族干部群眾的關懷。”

世界屋脊上的千年冰雪、崇山峻嶺見証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青藏高原的支持與關懷。

“我忙就是忙這些事,‘國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在丹江口水庫的一個移民村,九重鎮鄒庄村,習近平總書記的幾句話,迅速傳遍了全國各地。“我們黨的一百年多不容易、多麼艱難,但有一條,這個黨建起來就是為了老百姓。人民就是江山。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什麼?就是守人民的心啊。人民擁護我們黨,我們黨就有生命力。”

考察調研中,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強調的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在貴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目標,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主動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在福建三明市沙縣總醫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健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三明醫改體現了人民至上、敢為人先,其經驗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鑒。要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均衡布局優質醫療資源,改善基層基礎設施條件,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勉勵說:“我很關注你們的改革。這是一種敢為人先的精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覺悟擔當。”

考察調研中,說到人民群眾的生活,習近平總書記有太多的話溫暖人心。

“老百姓的幸福感來自哪裡?就來自良好的生活環境。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高服務質量,提升格調品位,努力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宜居城市。”在廣西桂林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向當地負責同志強調。

“我到地方考察,總要到農村、城市社區,看看人民群眾生活得怎麼樣,有什麼好的經驗可以交流推廣,有什麼操心事、煩心事需要我們解決。”在青海西寧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強調。

習近平總書記關心人民群眾,人民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在青海,索南才讓以朴實的話語,道出了真摯的心聲:“牧民生活好,全靠黨的政策好,衷心感謝黨、衷心感謝總書記。”

在西藏林芝市,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村民達瓦堅參家中做客,仔細察看臥室、廚房、儲藏室、衛生間等,並同一家人圍坐在客廳裡聊家常。

“總書記心裡裝著老百姓,他詳細了解了我家的收入情況、收入來源等,問得可仔細呢!”達瓦堅參感動地說。

在廣西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毛竹山村,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村民王德利家中,從客廳到衛生間,從廚房到熏臘肉的柴房,問有沒有熱水洗澡、電價貴不貴、自來水從哪來,看得很細,問得也很細。

“總書記,您平時這麼忙,還來看我們,真的感謝您。”王德利激動地說。

“我忙就是忙這些事,‘國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習近平總書記回答道。

(責編:袁勃、牛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