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鄧小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021年07月27日18:03 | 來源:學習時報
小字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建設進行艱辛探索的基礎上,由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開創的。鄧小平以巨大的政治和理論勇氣,領導全黨全國人民開拓社會主義建設新局面,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社會主義在中國、在世界的發展譜寫了新篇章。

  實現偉大歷史轉折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黨和國家的發展狀況雖然有所改善,但“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並沒有徹底消除,各項工作出現徘徊局面。這種現實要求我們黨從指導思想上徹底清理“左”傾錯誤,在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成功經驗和失誤教訓的基礎上,探索出一條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

  由於“兩個凡是”造成的思想禁錮,導致人們對“用怎樣的態度對待毛澤東的指示”“判定歷史是非的標准到底是什麼”等問題產生困擾。1977年4月,鄧小平在給黨中央的信中指出:“我們必須世世代代地用准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表明了堅決反對“兩個凡是”的立場。鄧小平在恢復領導職務后,要求我們黨通過重新認識馬克思主義,重新認識社會主義,“走新路、講新話”。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是黨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這一背景下,出現了實事求是與“兩個凡是”的爭論。

  1978年5月10日,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刊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報》公開發表此文,新華社向全國轉發。文章明確提出:社會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准,而且是唯一的標准。這篇文章在全國引發了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大討論。盡管文章只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正面闡述,實際上卻批判了“兩個凡是”,引起“兩個凡是”同實事求是兩種觀點的激烈爭論。面對真理標准討論遭受的指責和壓力,1978年6月2日,鄧小平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講話,對這場大討論給予了及時而有力的支持。真理標准大討論促使黨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糾正長期以來的“左”傾錯誤,實現歷史性轉折奠定了理論基礎。同年,鄧小平發表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這篇講話實際上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全會高度評價了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重新確立了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工作重點轉移的決策,開始了系統清理重大歷史是非的工作,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撥亂反正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從中央到地方開展了平反冤假錯案的工作,正確處理黨內和人民內部矛盾,這些工作調動了人們的積極性,黨內外出現了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生動局面,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值得重視的現象。一些人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新的路線方針政策表現出不理解甚至抵觸情緒,極少數人夸大黨所犯的錯誤,企圖否定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否定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面對這些思想混亂狀況,1979年3月,鄧小平在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發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講話,明確指出,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他特別強調,這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根本前提。

  為了從根本上糾正“左”的和右的錯誤傾向,1981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決議》實事求是地評價了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充分論述了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偉大意義,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和深刻教訓,明確我們黨已經逐步確立了一條適合國情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決議》的通過標志著黨在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的勝利完成,它推進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偉大歷史轉折,對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開辟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成為我們黨面臨的現實課題和歷史使命。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3年多的時間裡,農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初步展開,對外開放和創辦經濟特區工作取得進展,社會主義民主法制逐步走上正軌,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為召開黨的十二大奠定了重要基礎。

  1982年9月,鄧小平在十二大開幕詞中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從此,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成為把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光輝旗幟。黨的十二大和十二屆三中全會適應國內外形勢的發展,提出黨在新時期的總任務和進行全面改革的綱領,由此開創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經過多年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也遭遇了國內國際諸多挑戰。蘇東劇變后,中國再次面臨走什麼路、向何處去的歷史選擇。1992年1月,鄧小平發表的南方談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了科學回答,將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我們黨將這些重大理論創新和實踐成果,進行科學概括,在黨的十四大上將其命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黨的十五大上,進一步將其命名為“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理論確立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問題,即“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鄧小平理論圍繞這個重大問題所進行的探索和解答,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選擇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鄧小平理論的形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開創的重要標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取得的根本成就,它承載著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和奮斗。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歷程進行了精辟概括: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鄧小平同志為它確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則,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這篇大文章上都寫下了精彩的篇章。現在,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

(責編:牛鏞、郝江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