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強化“造血”功能 激發內生動力

援疆項目落地生根碩果累累

本報記者  楊明方  阿爾達克
2021年07月18日05: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內地各省區市要切實做好涉疆工作,支持新疆穩定和發展。各援疆省市要加強同新疆協調配合,長期堅持對口援疆,提升對口援疆綜合效益。

  自2019年第七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以來,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及19個援疆省市壓實責任,堅持把發展產業援疆作為增強新疆“造血”功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安排援疆資金重點用於招商引資、標准化廠房和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受援地發展特色農牧業、農產品加工業、紡織服裝業等地方特色優勢產業。

  行走在天山南北,一個個援疆項目落地生根,碩果累累,為新疆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因地制宜,興特色農業

  天蒙蒙亮,阿克蘇市拜什吐格曼鄉村民喀力木拉提·吐尼亞孜就開始忙碌起來。打掃完庭院,打理好果園,他又換上工作服,准時趕到村裡的果品加工廠上班。“每月有4500多元的穩定收入,還不耽誤照顧家裡,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喀力木拉提說。

  阿克蘇被稱為“瓜果之鄉”,果業是當地最具特色的產業之一。一邊在家裡種植瓜果,一邊在果品加工廠務工,成為如今許多阿克蘇群眾的日常。而這,得益於浙江省援疆指揮部在阿克蘇地區實施的“百村千廠”工程。

  “通過引進更多的優質企業,發展‘龍頭水果銷售企業+合作社+農戶’訂單農業模式,打造銷售鏈、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寬增收鏈和完善利益鏈,助力當地農業產業化發展。”阿克蘇地委副書記、浙江省援疆指揮部指揮長朱林森表示。

  近年來,各援疆省市根據受援地資源稟賦、區位條件、產業基礎,用好中央提供的差別化產業政策,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特色農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等特色優勢產業。

  山東省幫助喀什地區疏勒縣引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約4700畝的高標准蔬菜現代產業園,示范種植蔬菜53萬畝,帶動周邊農戶種植蔬菜20余萬畝,打造了集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的蔬菜產業集群,帶動萬余名群眾就業增收。

  黑龍江省幫助受援地建設綠色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實施“神農”科普培訓計劃,建立大學實習實訓基地,支持兵團農十師創新發展。江西省立足阿克陶縣水稻種植特色,發揮江西農業種植、技術管理優勢,引進、試驗、篩選出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的水稻品種,推廣先進種植技術。江蘇省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建設“江蘇情·集體幫扶農場”,帶動近百個困難家庭戶均增收萬元以上。

  產業帶動,助穩定增收

  阿曼古麗·阿布力克木的家,在和田地區皮山縣闊什塔格鎮。聽說家鄉建起了數字經濟產業園,她大專一畢業就返鄉找了一份數據標注師的工作,短短4個月便成了業務骨干。“工資也從每月2000多元增加到現在的3000多元。我非常喜歡這份工作,很有成就感。”阿曼古麗說。

  皮山數字經濟產業園是安徽省援疆指揮部重點打造的“一號工程”。據安徽省援疆指揮部負責人介紹,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安徽省援疆指揮部把數字經濟作為皮山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積極引進一批數據企業入駐。截至今年3月,已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科大訊飛等13家企業入駐,雲測、數據堂等27家企業落地。

  目前,皮山數字經濟產業園已實現穩定就業1000余人,其中貧困人口用工佔比40%以上,預計今年年底前將實現2000人就業,2022年實現5000人就業。“通過建設人力資源‘蓄水池’和全方位、立體式相結合的人力資源培訓機制,助力皮山縣在戈壁灘上種下創新創業的種子,培養了一批數字經濟專業人才,群眾就業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安徽省援疆干部、皮山縣委副書記齊滿清說。

  在阿克蘇,浙江省援疆指揮部積極溝通協調,成功引進浙江中國科技五金城集團有限公司,建設阿克蘇輕工五金城,並將其作為阿克蘇地區產業轉型的抓手之一。項目一期目前已經建成,預計可實現年交易額5億元,解決就業1000余人。阿克蘇輕工五金城整體建成投用后,將形成“建市場、引產業、促就業”的發展模式。

  在喀什,山東省援疆指揮部支持當地形成“縣城企業總部—鄉鎮小微產業園—村衛星工廠—家庭扶貧車間”的四級聯動產業促進就業服務體系,推動當地群眾“出家門、進廠門”和“足不出戶、在家就業”。

  在和田,北京市援疆指揮部投資2億元興建紡織企業,建立織布、涂層、制成品、產業用紡織品全產業鏈,為600多名少數民族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

  旅游興疆,促交流融通

  今年3月31日,由浙江省台州市援疆指揮部、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共同舉辦的“台州萬人游阿拉爾”活動舉行。凡台州籍游客來阿拉爾消費,每人可獲得1000元的電子券或紙質券,用於住宿、餐飲、文娛等定點消費。

  阿拉爾市副市長、台州市援疆指揮部指揮長李震杰說:“去年,‘台州千人游阿拉爾’取得了不錯的成效,讓台州人民對阿拉爾這座兄弟城市有了深入了解,帶動了旅游經濟的增長。今年,我們擴大規模,希望能讓更多台州人走進阿拉爾,進一步增進兩地人民的交流交往交融,同時有力助推師市文旅產業和旅游市場繁榮發展。”

  近年來,新疆大力推進旅游興疆戰略,旅游業進入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時期,旅游業戰略性支柱產業地位不斷提升,旅游富民功能不斷強化。各援疆省市抓住穩定紅利持續釋放的機遇,用好新疆獨特的旅游資源優勢,通過包機、專列“送客入疆”和幫助受援地編制旅游規劃、完善旅游公共基礎設施、包裝旅游精品路線等形式,助力打造“新疆是個好地方”品牌。

  江蘇省支持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設立新航線補貼基金,累計開通伊寧至上海、杭州、長沙等10條新航線。河北省投入旅游規劃專項資金,聘請旅游規劃專家幫助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編制鄉村旅游發展規劃,全方位支持旅游業發展。河南省堅持市場運作和政府引導相結合,開行“豫哈情·絲路行”旅游專列,有力促進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湖南省結合文旅策劃、宣傳推介上的優勢,在長沙設立吐魯番旅游宣傳推廣服務中心。吉林省幫助阿勒泰打造“冰雪聖城、絲路航站、千裡畫廊”的名片,努力推進“千裡畫廊、百村增收、萬戶就業”工程,舉辦多期培訓班,輻射帶動周邊群眾就近就業。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18日 01 版)

(責編:岳弘彬、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