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習近平的小康故事)

——習近平推動人民民主的故事

2021年07月06日05:4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實行人民民主,就是保証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2014年9月21日,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道出人民民主的核心要義。

  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006年。

  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欄目發表文章,探索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民主方法,提出要暢通民意表達渠道,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訴求。

  始終為了人民,始終依靠人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人民民主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

  保障人民權益

  “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要解決的問題的”

  “總書記對我們提出的問題非常關心。直到現在,心裡還是暖洋洋的。”

  回想起去年參加的基層代表座談會,湖南衡陽市常寧市塔山瑤族鄉中心小學副校長盤玖仁依然難抑心中的激動。

  2020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長沙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當面聽取基層干部群眾代表對“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意見和建議。會上,這位從教28年的瑤族鄉村教師向總書記匯報了當前山區教育面臨的一些困難,尤其是師資力量不足、存在結構性缺編、好老師留不住等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回應:“你反映的問題很實際。”

  “昨天我去看了汝城縣文明瑤族鄉第一片小學,學校裡有教學樓、宿舍和食堂,營養午餐是免費的,孩子們很開朗,說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基本解決了義務教育普及化的問題,但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又突出出來。‘十四五’時期要著力解決這個問題,要好好研究。”習近平總書記直擊問題的實質。

  “總書記的關心關懷,我特別感動。我願立足三尺講台,讓更多山村學生走出大山,編織更精彩的人生。”盤玖仁說。

  “聚焦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回應人民群眾訴求和期盼”。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就“十四五”規劃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時,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強調。

  2020年8月16日至29日,“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開展網上征求意見。人民群眾踴躍參與,短短兩周時間,累計收到超過101.8萬條建言。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專門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關部門要及時梳理分析、認真吸收”。

  基層百姓的所期所盼,直通中南海。

  多年來,習近平同志不斷探索創新聽取民意的方式方法,暢通基層民主“最后一公裡”。

  1991年,為了改變機關對群眾上訪應接不暇、久拖不決、積壓過多的問題,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倡導開展了市、縣、區聯合接訪活動。在他的帶領下,市領導和各職能部門主動到基層“下訪”,為群眾排憂解難。

  1994年,聽到有群眾反映找職能單位辦事存在找人難、打電話難的問題,習近平立即交代市委辦、市政府辦負責人,馬上把包括市委的、市直機關單位的電話全部登報公開。不久后,所有電話號碼就公布在《福州晚報》上。他要求設立值班室接聽電話,還培訓大家怎麼接電話、怎麼傾聽群眾心聲,受到群眾廣泛好評。

  因為牽挂,所以用心。在發揚民主的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推動解決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縣政府旁邊的一棟兩層小樓前,“安吉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一行字尤為醒目。

  2020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來到這裡,了解群眾矛盾糾紛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模式運行情況。

  “基層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把黨員、干部下訪和群眾上訪結合起來,把群眾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工作規范起來,讓老百姓遇到問題能有地方“找個說法”,切實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

  體現人民意志

  “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

  君悅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律師劉正東,還清楚記得一年多前的那一天。

  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來到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市民中心。

  “我們當時正在開一場法律草案意見建議的征詢會,大家進行著熱烈的討論。”劉正東說。

  “你們這裡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建立的基層立法聯系點,你們立足社區實際,認真扎實開展工作,做了很多接地氣、聚民智的有益探索。”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堅持好、鞏固好、發展好,暢通民意反映渠道,豐富民主形式。”

  總書記的話讓劉正東很受鼓舞。

  “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決策都是依照程序、經過民主醞釀,通過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產生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傾聽基層群眾的意見建議,對於推動民主立法意義重大。

  近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在全國建立了多個基層立法聯系點,把法律草案直接發到群眾手中“問計於民”,許多群眾意見被吸收到最終的法律文本中。

  全國人大常委會10次審議,10次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3次組織全國人大代表研讀討論,全國人代會期間又根據各方面意見作了100余處修改……民法典的編纂過程,正是開門立法、民主立法的鮮活縮影。

  為了編纂好這部充分反映人民意願的新時代法典,2016年6月、2018年8月、2019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聽取並原則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就民法典編纂工作所作的請示匯報,對民法典編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民法典編纂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導和基本遵循。

  人大代表是一座橋,一頭連著黨和政府,一頭連著萬千群眾。

  當年,沈陽鼓風機集團齒輪壓縮機有限公司的高級工人技師徐強參加人大代表選舉落選,很多人安慰他說,人家沒抽你一根煙、沒喝你一口酒憑啥選你?后來,徐強補選為全國人大代表,他理直氣壯地對當初安慰他的人說:“人間正道是滄桑,我能當選就是廣大選民對我的信任。”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徐強把這個經歷自豪地講給習近平總書記聽,總書記的話再次讓這個朴實的工人心潮澎湃:有基層一線的同志當人大代表,是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治優勢!

  “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憲法理念,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示。

  人大工作最重要的是做到“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人大工作為人民的執政理念,深刻領會“人民”二字的精義,始終做人民的忠實代言人。

  激發人民創造活力

  “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

  2020年5月21日上午,北京前門草廠四條44號院內,一陣鈴聲過后,“小院議事廳”又一次開張,社區居委會委員、街巷長、小巷管家、居民組長、居民代表共同商議垃圾分類的事。

  2019年農歷春節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小院議事廳”。來自街道、社區、居民等方面代表,正在這裡召開胡同院落提升改造懇談會。

  “從什麼時候開始改造?”

  “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房子多不多?”

  總書記加入大家的討論。

  “‘居民的事居民議,居民的事居民定’,有利於增強社區居民的歸屬感和主人翁意識,提高社區治理和服務的精准化、精細化水平。”習近平總書記說。

  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辦。

  如今的北京,一張共建網正越織越密:東城區有1030名街巷長、2064名小巷管家,西城區有1392名街巷長、2896名小巷管家。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習近平總書記說。

  商以求同,協以成事。“有事好商量”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澱,更是協商民主最生動的表現形式。

  1988年12月,在習近平同志擔任寧德地委書記期間,寧德成立了第一個民主黨派組織——民盟的地區委員會。他建立了地委領導班子與民主黨派組織挂鉤、對民主黨派知識分子定期走訪制度,每半年或一個季度到自己挂鉤的民主黨派聽取意見,和一些民主黨派負責人、知識分子、老同志談心。

  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

  2017年1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黨外人士共迎新春時強調,“‘虛心公聽,言無逆遜,唯是之從。’這是執政黨應有的胸襟。‘凡議國事,惟論是非,不徇好惡。’這是參政黨應有的擔當。”

  政黨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協商議政格局更加完善。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

  “中國要飛得高、跑得快,就要匯集和激發14億人民的磅礡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期許,為堅持和發展人民民主注入澎湃動力。

  (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  記者丁小溪、袁汝婷)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06日 02 版)

(責編:牛鏞、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