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百年與嶄新征程:中國共產黨對外工作100年”研討會發言摘編
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人民日報社、北京大學共同主辦的“輝煌百年與嶄新征程:中國共產黨對外工作100年”研討會6月8日在北京大學舉行。圖為研討會開幕式現場。 |
推動黨的對外工作創新發展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 宋 濤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黨的對外工作100周年。100年來,黨的對外工作始終同黨和人民事業緊密相連,為黨的誕生、發展、壯大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偉大實踐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歷史和時代發展的潮頭,舉旗定向、謀篇布局、躬身力行,引領黨的對外工作開創新格局,取得新成功,開辟新境界。
回顧黨的對外工作的百年輝煌,展望黨的對外工作嶄新征程,對於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推動黨的對外工作創新發展,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
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對外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導,開展好新時代黨的對外工作研究,一是要深入感悟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對外工作重要論述的思想偉力。系統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對外工作的原創性、標志性、時代性論述,准確把握其時代背景、歷史地位、豐富內涵、實踐要求,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黨的對外工作宏偉藍圖更好地轉化為生動實踐。
二是要深入把握中國共產黨與世界關系的深刻變化。准確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時與勢在我們一邊”的戰略論斷,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明晰所處的歷史方位、面臨的外部環境、肩負的使命任務,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著力構建新型中國共產黨與世界關系,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作出更大貢獻。
三是要深入領會新時代黨的對外工作的職責使命,發揮好黨的對外工作的基礎性和戰略性作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必須牢牢把握“三個定位”,進一步立足“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在圍繞黨的中心任務、服務國家總體外交中找准切入點和著力點,在服務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書寫嶄新篇章。
四是要深入推動新時代黨的對外工作理論與實踐創新,增強國際社會對我們黨的認知、認可、認同,為我們黨爭取更多理解者、支持者、同行者。進一步加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完善政黨外交、公共外交、民間外交有機結合的戰略布局,不斷提升黨的對外工作的整體效能,努力維護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用實際行動努力做好對外傳播工作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 方江山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黨的對外工作走過了100年不平凡的光輝歷程。回首輝煌百年,往昔已展千重錦﹔展望嶄新征程,明朝更進百尺竿。
黨的對外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對外傳播工作是其中一項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重要工作。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對外傳播工作。做好新時代黨的對外傳播工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人民日報作為黨中央機關報,自覺肩負起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的職責使命,自覺承擔起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自覺擔負起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的重要任務,不斷拓展內容、平台、渠道,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方式方法,不斷積累經驗、發揮優勢,基本構建起了一體統籌、多主體、立體式的對外傳播格局。在實踐中,人民日報積累了豐富的經典案例。
新時代新征程,新起點新奮斗。人民日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這一主線,堅定高舉人類命運共同體大旗,高舉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構建新型政黨關系的旗幟,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進一步增強加強和改進對外傳播工作的緊迫感使命感。加強頂層設計,有效合理布局,增強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注重把握好基調,既開放自信也謙遜謙和,努力塑造可信、可敬、可愛的中國形象,全面提升對外傳播效能。加強傳播理論研究,加強實踐創新,加快構建中國話語體系和中國敘事體系,把握輿論主導權,找准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切實提升中國話語說服力、國際輿論引導力,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增進國際社會對我們黨的認知、認可、認同,努力為新時代黨的對外工作、對外傳播工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發揚光榮傳統 勇擔時代重任
北京大學黨委書記 邱水平
作為中國研究、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發祥地和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基地,北京大學具有深厚革命傳統和紅色基因,為黨的對外工作做出了特有的貢獻,積累了開展黨的對外理論與政策研究的寶貴資源,形成了在相關研究領域的獨特優勢。
未名湖畔的斯諾墓,銘刻著一段中國共產黨走向世界的歷史。1936年秋,埃德加·斯諾從陝甘寧邊區返回燕園,熱情地向北大、清華、燕大的青年學生介紹陝北見聞,並完成了《紅星照耀中國》一書的寫作。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北大在中央統一部署下培訓了一大批來自朝鮮、越南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學生和技術人員。上世紀60年代初,北大成為國內最早設立國際共運史專業的高校之一。上世紀90年代,該專業被調整合並為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專業,成為最早的國家重點學科之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大始終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繼承和發揚學校的革命精神與光榮傳統,守正創新、開拓進取,不斷推動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面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作為馬克思主義研究和對外關系研究的重鎮,北大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對外工作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把黨的對外工作理論創新作為“雙一流”建設的重點方向,發揮人才力量,優化學科布局,提供智力支持,以高度的使命意識、深厚的學術積澱和嚴謹的治學態度,自覺擔負起推動黨的對外工作理論與實踐創新的時代重任。
開展理論研究 促進交流合作
北京大學校長 郝 平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北大考察時深刻指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和一些早期著名活動家,正是在北大工作或學習期間開始閱讀馬克思主義著作、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並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建立。這是北大的驕傲,也是北大的光榮。”
一代代北大共產黨人為民族獨立與解放、國家發展和建設嘔心瀝血,為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與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對外工作作出了貢獻。特別是近年來,北大在馬克思主義研究、世界政黨交流合作和為友好交往政黨培養人才等方面辛勤耕耘,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一是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傳播。北大於2015年、2018年兩次主辦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並在積極籌備第三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領航計劃”,組織編纂《馬藏》叢書,呈現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思想過程和文本特征﹔組織全校相關學科的專家隊伍,編譯德國柏林“批判理論研究所”編纂的《馬克思主義歷史考証大辭典》,目前第一卷成果已正式出版。
二是積極參加中國共產黨的對外交流活動。2017年,北大積極參與了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組織工作。2019年,北京大學作為共同理事單位,整體加入“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最近,北大又積極參與了世界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研討會,校內設立了視頻分會場。
三是在為友好交往政黨培養人才方面作出了貢獻。2016年以來,北京大學積極推進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建設,設立“東方獎學金”交流項目,為有關國家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
為黨的對外工作貢獻僑界力量
中國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 程學源
僑聯是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團結凝聚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斗,是僑聯的光榮使命。做好新時代僑聯工作,是黨的對外工作的生動實踐。
一是發揮好僑聯優勢,服務好黨的對外工作大局。新時代僑聯工作以凝聚僑心僑力僑智、同圓共享中國夢為主題,展現僑聯的特點和優勢,堅持為大局服務和為僑服務有機統一,堅持涵養和發揮僑胞的力量相輔相成,將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中蘊藏的巨大能量和寶貴資源,轉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礡力量。
二是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廣泛凝聚僑心僑力僑智,努力在黨的對外工作大局中做出僑聯貢獻。中國僑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愛國主義旗幟,堅持國內海外工作並重,老僑新僑工作並重,推動“基層僑聯(僑團)+海外華僑華人社團+海外僑胞”“地方僑聯+大學僑聯+校友會”兩項機制建設,強化與海外僑團和僑胞的密切聯系,把黨的關懷和溫暖傳遞給海外僑胞,將祖國和家鄉的期待傳達給海外僑胞,凝聚僑心、匯集僑智、發揮僑力、維護僑益,積極開展工作,履行服務經濟發展、依法維護僑益、拓展海外聯誼、積極參政議政、弘揚中華文化、參與社會建設職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民相親”越深入細致,“國之交”越牢固長久。中國僑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努力做好新時代僑聯工作,按照黨的對外工作部署和要求,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凝心聚力,不斷助力夯實國際社會對我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僑界獨特貢獻。
中國共產黨創造的“三大奇跡”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王靈桂
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開創了中華民族的新紀元,拉開了中國人民邁向民族復興和國家強盛的時代大幕。這個大事變,對中國意義非凡,對世界同樣意義非凡。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這“三個深刻改變”的重要標志,就是黨創造的實現現代化的經濟發展模式、保持穩定和可持續的政治治理模式、兼具自我革命性與開放性的政黨完善模式等“三大奇跡”。
透視中國共產黨“三大奇跡”背后的探索與實踐,是正確學思踐悟黨史的基本路徑,也是賡續對外工作百年輝煌、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第一個奇跡,是在100年的時間裡,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從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向獨立的、現代化社會的轉變道路,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使貧窮落后的舊中國步入了現代化國家行列。
第二個奇跡,是在100年的時間裡,中國共產黨經過艱難探索,找到了一條保持經濟、政治、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的現代化發展之路,解答了困擾世界各國政黨的“托克維爾難題”,創造了積極適應變化、積極引導變化、始終保持穩定和可持續的政治治理模式。
第三個奇跡,是在100年的時間裡,中國共產黨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磨煉考驗和艱難探索,找到了一條自我發展、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與時俱進的政黨發展現代化之路,具備了長期執政、不斷創造新的輝煌的領導能力和素質,創造了兼具自我革命性與開放性的政黨完善模式。
從黨的對外交往史中汲取經驗和智慧
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章百家
中國共產黨的對外工作史是黨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汲取黨對外交往的經驗和智慧有利於更好地開拓未來。
中國共產黨創建和大革命時期是黨對外工作的開端。雖然世界各國共產黨的建立都得到蘇俄和共產國際的支持,但此后各國共產黨的命運並不相同。事實表明,符合中國革命的道路是由中國共產黨人開創的。
抗日戰爭是黨的對外工作大發展的時期,獨立自主的特點日趨鮮明。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對外工作的對象和范圍不斷擴大。黨的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中國共產黨對復雜的國際形勢獨立做出准確判斷。毛澤東於1946年春指出各國人民可以根據本國情況開展斗爭,於當年秋季作出“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斷,提出“中間地帶”的理論。這對於爭取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和未來新中國外交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黨的對外工作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與世界各國共產黨普遍建立了聯系,並堅定支持亞非拉人民爭取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的運動。1956年冬,中國共產黨提出社會主義國家間的關系首先應建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
改革開放后黨的對外工作全面展開。中國共產黨確立了新型黨際關系四原則,即“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對外交往的范圍也擴大到世界各國執政和非執政的合法政黨。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后,黨的對外工作作為國家總體外交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於加深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維護世界的和平發展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本版稿件由本報記者管克江、焦翔、王海林、王迪採寫)
版式設計: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21年06月16日 1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