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夢想,在建黨百年時實現

本報記者  劉少華
2021年06月03日07:3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96歲老黨員萬兆滋(左)在唱紅歌。
  資料圖片

  唐玉花老人正在翻看自己的簡歷。
  資料圖片

  一場尋找,在山東青島和煙台間接力。

  91歲高齡的老黨員孫風山,向青島當地媒體訴說了自己多年來的心願:希望能幫他找到當年的入黨介紹人、老連長孫奎英。這位老連長,是1947年他在部隊時的入黨介紹人。說起孫奎英,老人幾度哽咽,淚水順著他臉龐上的皺紋滑落:“這是我晚年最大的心願了。”

  孫風山老人的心願,在當地媒體《半島都市報》上登了3個整版。在青島、煙台社會各界力量的協作努力下,老人圓夢之旅有了可喜進展。近日,在有關部門積極協調下,已在煙台找到相關親屬信息,還有煙台市民致電媒體稱,自己父親當年的經歷與孫風山的老連長相似。目前,這些信息正在加緊甄別中。

  為孫風山老人圓夢,是一個大型圓夢計劃的一部分。

  今年,青島市委組織部、市委網信辦開展“丹心一片 風華百年——聽老黨員講那過去的故事”活動,聽他們講述崢嶸歲月、回望革命歷程,讓紅色精神世代傳承。這個活動,發動全媒體力量,拍攝下老人們的故事,為他們拍攝照片,再將光盤和相框照片送給老人。

  不僅於此,在聽老黨員們講故事的基礎上,還發起了“幫老黨員圓夢”活動,征集老黨員的心願,發動社會力量為他們圓夢。

  在青島,新中國成立以前的老黨員有2321名,其中參加過戰爭的1309人,佔比近六成。在他們的耄耋之年,這個海濱城市正集全城之力,致敬老黨員,助他們圓夢。

  

  忘了許多,沒忘記兩首紅歌

  萬兆滋96歲高齡了。

  這位曾經的地下黨員,曾經為了革命工作歷盡艱險,推著手推車以經商為掩護,為黨組織遞送情報,多次遭到敵人盤查卻總能化險為夷。1947年,他被介紹入黨,成為一名地下黨員。他始終嚴守黨的秘密,很長時間裡,甚至連家人都不知道他的黨員身份。新中國成立后,他又兢兢業業工作了幾十年。

  如今,沐浴在新時代的陽光下,老人家正安享晚年。他年事已高,記憶逐漸模糊,也不太說話了,甚至連子女的名字都不記得了。但讓人們驚訝的是,直到現在他依然能一字不差地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和《咱們工人有力量》這兩首紅歌。而且,還能打著拍子,喜上眉梢。

  那是青春的記憶,是對黨和人民奉獻一生后留下的回憶。

  已經93歲的青島萊西市老黨員婁玉芬,則選擇在4月30日這天,親手將10萬元現金作為大額黨費交到萊西市民政局黨組書記路環宇的手中。這位老黨員,18歲入黨,一生為黨工作,還把3個兒子都送進了部隊。

  與黨費一同上交的,還有一封《離休老黨員給黨組織的一封信》——“今年7月1日,是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我這個1946年3月入黨的93周歲的老黨員能趕上黨的百年華誕實屬萬幸!……為表達一個老黨員熱愛黨、感恩黨的淳朴心意,我自願繳納10萬元‘大額黨費’,向黨的百年華誕致敬!黨對我的恩情,無法用語言和金錢表達!黨對我的大恩,我永遠也報不完!”

  青春芳華,在奮斗中消逝,初心卻永不悔改。

  1948年入黨的劉德新老人,如今已經95歲了。13歲那年,她跟隨部隊參加抗日戰爭。1941年,為突破日軍包圍,她背著六七十斤重的物資前行,為防腳底打滑,她把鞋脫掉,赤腳行軍,任憑腳底扎成血窟窿,也要跟上部隊。

  回首往昔,劉德新說,“隻要能跟上部隊,這滿腳是刺,我也不覺得痛、也不覺得痒。”

  為黨做最后一點貢獻,則是很多青島老黨員在耄耋之年最后的心願。

  89歲的唐玉花,經歷過抗日戰爭,親見村裡人遭日本鬼子迫害﹔經歷過解放戰爭,作為民兵大隊長將傷員抬到安全的地方﹔經歷過新中國成立,當過村黨支部書記、婦女主任……

  如今,唐玉花說:“我已經為黨做不了什麼具體工作了,但我有一分力就發一分光!我永遠忘不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的成長、我的家庭,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的今天。這是我的心裡話。”

  這輩子都是黨的人

  汪元鳳老人已91歲高齡,那雙靈巧的手,曾經為抗美援朝前線戰士趕制過衣服。

  從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村裡的婦女會主任開始,汪元鳳為黨的事業奉獻了自己的一生。1952年,抗美援朝戰爭如火如荼之際,她來到青島,為前線戰士縫制雨衣。“我知道做這個衣服是給抗美援朝的戰士用的,再累再苦我也去,過年過節不休息我也高興。”

  如今,汪元鳳垂垂老矣,但那顆心卻從未變過。她告訴記者:“我這樣想的,我現在不能工作了,也沒什麼大能耐了,最后的一點心願,把遺體捐獻給醫學事業,做一點點貢獻。”

  91歲的趙洪義,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大小戰役共87次,三次負傷,其中兩次重傷、一次輕傷,回首當年的選擇,他說,“自古以來沒有像八路軍這個樣子的,愛護人民的利益。我沒有什麼大的想法,我說我也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將軍百戰死,戰士十年歸。如今,一身傷痕的趙洪義年事已高,卻始終不忘入黨誓言。他說,我們要學好黨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93歲的顏世志,則在17歲那年,步行800裡前往青島平度參加革命。新中國成立后,更是積極投身建設,將自己的后半生獻給了教育事業,直到從青島師范學院副院長任上離休。如今的他,依然保存著七大本日記,四五十萬字之多,從1966年開始記錄。這些,都是他對自己的檢討,隨時反省自己,做好黨交給自己的工作。

  面對余生,顏世志說,從一個貧困家庭出身的苦孩子,到成為國家干部,這輩子都是黨的人。他的心願是,生命結束之前要再交一次黨費5萬元錢。

  這些可愛的老黨員,留下了為黨和人民奮斗的一生。關心、愛護他們,已刻不容緩。

  這場圓夢活動最大的遺憾是,老人們正陸續離世。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3月19日開始走訪到5月初,就有42位老人先后離世。這意味著,記錄老人一生、幫助老人圓夢的工作,必須加快腳步。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在活動開始之際的2321名老黨員,平均年齡已高達91.92歲,多數老黨員的身體狀況、記憶狀況、表達狀況不佳,其中1351人生活在農村,多數人默默無聞。

  所以,記錄好他們為革命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挖掘他們經歷的感人故事,傳承發揚他們的革命精神,極具重要性和緊迫性。青島市此次對全市所有新中國成立前入黨的老黨員逐一走訪拍攝,耗時4個月,預計6月底結束。

  時間不等人。青島市正加大關懷力度,在走訪老黨員期間,以市委組織部名義向每名老黨員贈送一份特殊的政治禮物,交給老黨員們留存:專門定制印有建黨100周年燙金字樣的紅圍巾和簡約精美的包裝禮盒﹔為每名老黨員拍攝佩戴黨員徽章的照片,專門配制具有建黨100周年元素的相框。

  這一幕,讓許多老黨員欣喜不已。96歲的萬兆滋雖然記不得子女名字了,但撫摸著組織贈送的紅圍巾和黨員徽章,老人的臉上滿是光芒,激動地為大家唱起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現場感人至深。

  一直盼著給黨過百歲生日

  “一直盼著給黨過百歲生日,終於趕上了。”接到青島市委組織部工作人員送來的紅色圍巾和黨員徽章,家住青島市城陽區河套街道上疃社區的王儀亭老人特別激動,撫摸著圍巾一角上的“建黨百年紀念”燙金字,喃喃自語。

  這些老黨員一生奮斗,如今見証了中國共產黨迎來百年華誕。他們是這個百年大黨的見証人,更是參與者、實踐者,他們的故事,值得人們銘記於心。

  記住董家德吧,他19歲入伍,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在戰場上,腰被子彈打穿,傷愈后,毅然重回戰場﹔耄耋之年,即使積蓄微薄,每年也要拿出2000元錢資助留守兒童。

  記住尹士志吧,戰場上他忘我地搶救傷員,戰斗結束,才發現身上的急救包被打成了“篩子”﹔新中國成立后,他成為空軍教員,培養1000多名飛行員,30年訓練當中,沒有摔過一次飛機。

  記住孫福倫吧,她15歲參加青婦隊,排雷布雷,沒出現一次事故﹔退休后,多年堅持捐款捐物,盡可能幫助他人,幾乎成為了一種本能。

  記住王儀亭吧,他18歲參軍,埋伏在高粱地裡打鬼子﹔解放戰爭中,年僅19歲的他被敵軍子彈穿透面部,九死一生落下永久性傷殘﹔因傷復員后,他發揚吃苦在前精神投身家鄉建設,修鐵路、建水庫,次次奮戰在一線﹔年過九旬,退崗不退休,社區衛生整治、拆除亂搭亂建,他都第一個帶頭做表率……他說,“一直盼著給黨過百歲生日,終於趕上了。”

  記住靳鬆林吧,抗日戰爭時期,她摸黑冒雪、隻身一人送情報,救下整個村子的人﹔大旱之年,她帶頭“上牆揭瓦”,用來砌井引水,造福鄉間﹔解放戰爭時期,她動員村裡的青年入伍參軍,保家衛國。她說,“黨員就是要沖鋒在前,為群眾做表率。”

  記住王在區吧,渡江戰役前夕,他火線入黨﹔抗美援朝期間,他第一批出國作戰。戰場上,他機智果斷,炮火中兩次立功﹔回國后,他苦練駕駛技術,從一名普通士兵成長為坦克團連長。

  記住溫寶香吧,村裡還沒解放時,她就不懼國民黨迫害,學地下工作者剪掉辮子,留起短發﹔那時,人們的思想還很封建,不讓婦女出門勞動,她卻每天下地開荒,並當選為第一個女性勞動模范。

  ……

  老黨員們曾為我們的美好生活奮斗過,而他們的美好生活,也要我們幫助他們實現。

  在青島,當地強化生活關懷,將新中國成立前入黨的老黨員納入黨內重點關懷幫扶對象,每月給予未享受優撫待遇的抗日戰爭時期入黨的、解放戰爭入黨的老黨員生活補貼。建設“青島市老黨員之家”,根據個人意願,對無人照料的獨居老黨員實行免費集中供養,並由市管黨費大力度補助,為老黨員打造頤養天年的溫馨之家。

  見証百年大黨的盛世風茂

  老黨員們最大的夢想,其實是中國共產黨迎來百年華誕,中華民族正大踏步前進,為實現偉大復興而奮斗。

  老黨員們身上,都攜帶著一段不容忘卻的歷史。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如何用老黨員的事跡教育年輕人,將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成為青島當地思考的重大問題。

  為此,青島全面發動組織系統和報社、電視台、新媒體平台力量,對全市所有老黨員逐一採訪、拍攝,深入挖掘、全面梳理老黨員的入黨初心、工作戰爭經歷、對黨的深厚感情等,將老黨員的口述內容整理成文字資料,在報紙、公眾號等刊發﹔編錄成《老黨員風採錄》予以印發﹔編輯制作成微視頻、紀錄片,在電視台、抖音號、視頻號等全媒體推送,作為微黨課推薦給全市各級黨組織學習。

  在地鐵上,在公交車站,在大大小小的宣傳牌,青島人正以不同形式,領略老黨員們的風採。

  不僅如此,老人們的故事,還在進入年輕人的課堂。

  一場名為“課前10分鐘,故事記心中”的活動,正在青島市各大、中、小學校進行。各學校每天利用10分鐘時間,播放新中國成立前入黨的老黨員口述視頻。播放前,組織學生通過調研、查閱資料等方式,了解時代背景﹔觀看后,組織學生積極撰寫觀后感。

  學生們也正在加入這場聲勢浩大的訪談調研中,對老黨員的走訪活動,正在與很多學生的社會實踐相融合。由年輕人自己去問,去感受,對老黨員走過的歷史,印象更為深刻。

  老黨員們有幸,見証一個百年大黨風華正茂。我們有幸,見証他們奮斗的一生漫長而幸福。

(責編:胡永秋、楊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