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雅礱江邊全閣村:橋通了、車來了!

2021年02月08日09:31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拼版照片:左圖為2018年7月16日,村民走在硬化前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裡庄鎮全閣村通村路上運輸物資(新華社發 鄒海榮 攝)﹔右圖為2021年1月13日,村民走在硬化后的全閣村通村路上(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新華社發

這個春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裡庄鎮全閣村村民彭光勝終於不用再劃船過江走親戚了。2020年10月,一座全長226米、寬約5米的跨江大橋結束了村庄不通車的歷史。

全閣村位於大涼山腹地,“鑲嵌”在海拔1500米到2000米之間的懸崖絕壁上,雅礱江從下面呼嘯而過。

這是1月13日拍攝的坐落於雅礱江畔懸崖絕壁上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裡庄鎮全閣村(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雅礱江峽谷氣候溫和,盛產地瓜、青椒、枇杷和魔芋,夏季山林裡還有鮮美的野生菌,人們祖祖輩輩養蠶,可是過去,滿山的寶貝都被江水擋住了銷路。

村民出村,要沿著將近70度的羊腸小道走到江畔,再劃船渡江。江水凶猛,稍不留神,辛苦種的糧食、喂的豬就打了水漂。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裡庄鎮全閣村村民走在橫跨雅礱江的鐵索橋上(1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1976年,一條鐵索橋飛跨峽谷兩岸。但每逢夏季,洪水上漲,鐵索橋被淹沒,沒有人敢去劃船,村子便成了“孤島”。

“過去建房用的空心磚,江對岸一塊賣2元錢,用船運過來,再用人背馬馱,運到最偏遠的四組,要11塊錢。”回憶起過去的苦,彭光勝直搖頭。

2012年,冕寧縣從並不寬裕的財政中擠出200萬元資金,為全閣村修路。消息傳來,村裡炸開了鍋:“這麼陡的山,路要咋個修出來啊?”好奇的村民三天兩頭地站在山坡上看。

2018年12月14日,施工人員在鋪設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裡庄鎮全閣村的硬化通村路。新華社發(冕寧縣交通運輸局供圖)

絕壁上的岩石無比堅硬,工人們隻能先在石頭上打孔,再裝上炸藥,一點一點炸出路基。每個工人身上都系著一根安全繩,休息時隻能蹲在原地。起初岩壁上隻能容下雙腳站立,一米一米地炸,一寸一寸地鑿,最終拓出了3米寬的路基……就這樣,從山腳到半山腰,總共10.5公裡的路,整整修了兩年。

雖然有了路,卻坑坑窪窪,仍是顛簸難行。2017年,村裡盼來了硬化路面的資金。

2017年11月5日,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裡庄鎮全閣村硬化路面施工現場,人們先在雅礱江上架起一條溜索,把工程車大卸數塊,一塊塊通過溜索運到江對岸。這是工程車被拆卸后運過雅礱江的過程(拼版照片)。新華社發(鄒海榮 攝)

施工方先用小船把水泥等材料運到江對岸,但幾噸重的施工工程車如何運過江?最后想出了個絕妙的主意——先在雅礱江上架起溜索,把工程車大卸三塊,一塊一塊用溜索運到江對岸……時至今日,村民忘不了工程車重新組裝好后,在村裡轟響啟動的那一瞬,這可是機動車“開天辟地”第一次進村。

一年后,一條平整的硬化路出現在懸崖峭壁間。竣工那天,村裡殺了一頭豬,興高採烈的村民載歌載舞。

這是1月13日拍攝的坐落於雅礱江畔懸崖絕壁上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裡庄鎮全閣村和長226米、寬約5米的跨雅礱江大橋。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什麼時候能有座真正的橋,能讓汽車順順利利開進村裡來呢?”村民的新期盼很快“落地”——2019年,跨江大橋動工了。2020年10月,一座226米長、約5米寬的跨江大橋正式通車。如今,村民們在田間地頭,就能把地瓜、青椒、花椒賣給開車跨江而來的商販了。

那條用了40多年的晃晃悠悠的鐵索橋很少有人再走了,但村裡一直向縣裡申請保留它。“這是脫貧攻堅最好的見証和紀念。”全閣村黨支部書記胡曉華說。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裡庄鎮全閣村村民走在橫跨雅礱江的鐵索橋上(1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通村路、通組路、入戶路……今天的大涼山,變化天翻地覆。精准扶貧讓涼山州51萬人告別絕對貧困,越來越多的老鄉告別了溜索、吊橋,告別了祖輩被貧困緊緊綁縛的命運,踏上坦途走向新生。(新華社記者吳光於)

這是1月13日拍攝的坐落於雅礱江畔懸崖絕壁上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裡庄鎮全閣村的通村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這是1月13日拍攝的坐落於雅礱江畔懸崖絕壁上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裡庄鎮全閣村和通村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責編:於子青、任佳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