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權威訪談·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②)
——訪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隻要秉持科學精神、把握科學規律、大力推動自主創新,就一定能夠把國家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為可靠的基礎之上”,並把“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列為今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
如何盡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支撐?科技部對“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有何部署?記者就此專訪了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
記者:如何盡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王志剛:科技自立自強與我們一直強調的自力更生、自主創新一脈相承,與開放合作是辯証統一的。隻有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形成應對風險挑戰的抗壓能力、對沖能力和反制能力,才能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加快走出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創新發展新路徑。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科技創新擺在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對加快科技自立自強作出重大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科技創新一以貫之的高度重視和戰略謀劃。我們要把黨中央對科技創新的厚望和重托轉化為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的強大動力,統籌國家急迫和長遠需求,按照“四個面向”的戰略方向,凝練重大科技任務,建立完善“頂層目標牽引、重大任務帶動、基礎能力支撐”的國家科技組織模式,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堅持系統思維,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推動重點領域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構建更加系統、完備、高效的國家創新體系,加強科技開放合作,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記者:如何理解“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下一步科技部將如何部署推進?
王志剛: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我們必須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工作的邏輯起點,向科技創新要答案要方法,打造一支體現國家意志、服務國家需求、代表國家水平的“科技王牌軍”。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能出大成果、作出大貢獻,在維護國家戰略利益的關鍵時刻必須沖得上去,召之能戰,戰之則勝。
戰略科技力量的影響力和支撐力,直接關系到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國家安全的“壓艙石”,能夠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持續的創新力。下一步,科技部將按照黨中央部署,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系統謀劃和頂層設計,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發揮好高校和科研院所國家隊作用,培育更多創新型領軍企業,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區域創新高地。
記者:怎樣發揮新型舉國體制作用,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王志剛:舉國體制是在特定領域實現國家意志的一種特殊制度安排。世界主要創新大國在戰略高技術領域都採取過集全國資源、舉全國之力的做法。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先后在“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導航、高速鐵路等領域取得了一批舉世矚目的重大成果。
在新發展階段,新型舉國體制要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形成強大的領導力、號召力、動員力、組織力,這是我國科技創新的根本優勢。科技部將按照“四個面向”的戰略方向,強化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組織動員全國科技力量,凝聚一批具有拼搏奉獻和家國情懷的科技人才,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一是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強化跨部門、跨學科、跨軍民、跨央地整合力量,尊重科學規律、經濟規律、市場規律,構建科技、產業、金融、人才、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政策協調機制。
二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用好規模巨大的國內市場,強化責任落實,形成動員有力、協同高效、用活市場、激勵有效、權責統一的運行機制。
三是聚焦國家戰略目標,科學合理遴選重大任務,在重要新興技術領域加大布局力度,搞出更多獨門絕技,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實現自主可控,提升對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科技支撐能力。
記者:加強基礎研究,科技部下一步有什麼考慮?
王志剛: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我們要加快研究制定“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把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尊重科學研究規律,完善基礎研究支持體系和組織方式。
一是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相結合,既要鼓勵科學家們開展好奇心驅動的科學前沿探索,也要重視從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實踐中凝練科學問題,對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工程建設等創新鏈各環節進行統籌謀劃部署,解決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基礎理論和底層技術瓶頸問題。
二是改革完善基礎研究任務形成機制,探索面向世界科學前沿的原創性科學問題發現和提出機制,建立對非共識項目和顛覆性技術的支持和管理機制。
三是進一步優化基礎研究投入結構,布局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加大對冷門學科、基礎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長期穩定支持。
四是建立符合基礎研究規律特點的評價機制,強化以學術貢獻和創新價值為核心的評價導向,探索實行長周期評價,讓科研人員靜心思考、潛心研究。
記者:如何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
王志剛: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始終是科技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科技創新體系能力建設的重要一環。近年來,我國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增強,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加快發展壯大。
增強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一項重要任務。科技部將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
一是聚焦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關鍵領域、關鍵產品,加大重大創新平台在企業布局力度,鼓勵企業牽頭組織實施國家重大科技任務。
二是支持領軍企業牽頭組建重大創新聯合體,集成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統籌行業上下游的創新資源,形成體系化、任務型的協同創新模式。在功能定位上,創新聯合體以完成國家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任務為導向,以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突破產業安全、國家安全的重大技術瓶頸制約。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02日 0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