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致敬一起“拼”過的人們!
2月1日,在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來自中建三局的工人在加緊施工。 |
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老窩鎮老窩村,脫貧攻堅工作隊員指導村民種植柑橘。 |
日前,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諾江鎮,國網通江縣供電分公司工人在諾北線鐘鼓樓23號杆上作業,確保市民生產生活用電。 |
在湘西十八洞村,該村扶貧隊長(左)與返鄉大學生(中)一起直播推銷土特產。 |
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紅谷中大道,外賣小哥在送餐。 |
2020年,極不平凡。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沖擊,中國遭遇嚴重汛情,國內外形勢復雜嚴峻。
面對風險挑戰,14億中國人風雨同舟,眾志成城,奮力拼搏。這一年,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恢復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奮斗者”號探秘海底1萬米世界,嫦娥五號奔月“挖土”成功……一項項成就令每一個中國人無比自豪,更讓人感佩所有為之“拼”過的人們!
“馳援火神山,有我!”
“這裡建成后將成為省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目前我們正加緊施工。”12月17日上午,在湖北省人民醫院洪山院區建設項目現場,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項目經理黃擋玉正拿著卷尺給工人們示范如何控制冠梁鋼筋施工質量。為了排查安全隱患、保証工程質量,黃擋玉每天都會到工地上細細檢查一番。
回首這一年,黃擋玉很忙,也很充實。讓他尤為難忘的是年初的經歷:中建集團4萬多名建設者急速馳援湖北武漢,10天建起火神山醫院,12天建成雷神山醫院。
時間緊、任務重,面對一場極度壓縮時間空間的戰役,全體建設者不懼困難、不分晝夜,就是豁出去,干!火神山醫院建設消息一出,黃擋玉就主動報名,他是第一批到現場的員工之一。以往,工程進度都是按天算或按每12小時計算,這次實在太緊張,項目指揮部帶著大家連夜趕制了一份“小時制”作戰地圖﹔每一天,黃擋玉帶領的小團隊需要整理匯總十幾家主參建單位的信息,下面的子級單位則多達一兩百家……在火神山,一切節點都得以小時甚至以分鐘計算。極限的工期要求,現場設計、施工、監理等人員一齊守在現場,邊設計、邊施工、邊修改、邊調整,完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樣的經歷,一生中也就一次吧!”黃擋玉說,當時,每天都有新的同事加入,后面來的人越來越多。
不僅是黃擋玉和他的工友們。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大批醫務工作者、疾控人員、科技人員、社區工作者、志願者等不畏艱險、日夜奮戰,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勤勞和智慧書寫著保護生命、拯救生命的壯麗詩篇。
“抵達萬米深海,給力!”
11月28日8時30分許,一陣汽笛聲響,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斗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
萬米深海向中國人打開大門,這一成就離不開大批科研人員的艱辛付出。
大部分時間出差在外,即使是防疫期間也努力克服工作安排上的不便,加班加點完成科研工作﹔自2020年7月起,先后赴南海、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海域分階段進行海試驗証,累計完成30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這是“奮斗者”號研發團隊的工作狀態。
作為參與者之一,“奮斗者”號控制軟件負責人趙兵深有感觸。“作為控制軟件負責人,除了負責核心控制軟件的研發外,還要指導完成全系列軟件的研發與測試工作。”在研制階段,趙兵和團隊克服了深淵復雜環境下大慣量載體航行操控技術難題,實現了對“奮斗者”號在水下的高精度控制。他還作為主駕駛試航員完成8次下潛,下潛深度由300米逐漸加深,最終抵達萬米深海。
海試之前,還有水池試驗。趙兵作為主駕駛常常是早上9點進艙,晚上9點出艙。炎熱的夏季,下潛時艙內溫度超過36℃,濕度超過80%,如蒸桑拿一樣。克服高溫的同時,他白天在艙內進行控制算法調試,晚上出艙后連夜分析下潛數據,准備第二天繼續調試。就是這樣的夜以繼日,最終,自動航行控制精度全部優於設計指標。
這一年,“奮斗者”號探秘海底1萬米世界,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天問一號”奔赴火星、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面世……看著一項項重磅科技成果,讓人忍不住為中國科研人員點贊。
“投入鄉村振興,充實!”
“會理石榴,飽滿多汁,籽粒紅潤,口感清甜,您吃過嗎?”直播間裡忙得不亦樂乎的是何爽,這位來自四川大涼山的“95后”如今被不少人稱為“新農人”。
今年,是何爽返鄉創業的第三個年頭。較創業之初,現在的她更顯忙碌:不僅每天忙直播,在第一批石榴成熟前的半個月,她幾乎每天早上6點鐘就要動身,沿著盤山路前往縣城周邊的各個產區,為消費者挑選出優質果子。
“8月到10月是石榴的銷售旺季,借助電商直播等新渠道,這3個月的銷量有幾百萬斤,每天至少1萬單。”何爽說,收購、選果、接單、發貨,這些工作都要做,“很忙,但很開心、很充實。鄉親們再也不用為石榴銷路發愁了!”
從城市到鄉村,從“白領”到“新農人”,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這個活力迸發的隊伍:四川省蒲江縣26歲的楊添財,通過電商銷售當地蘋果、獼猴桃等農貨,實現年銷售額超1億元,帶動大批貧困戶脫貧﹔湖北隨縣的“90后”夫婦吳帥和曹方今年賣出了幾千萬元的當地香菇﹔湖南湘潭的譚宇翔半年多時間賣出90萬單湘蓮,今年的目標是銷售額破億元……
電商平台拼多多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拼多多平台已直接帶動全國超過10萬名“新農人”返鄉創業,在雲南、貴州、廣西等省區的貧困地區,產生了一批集種植、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這一年,一大批“新農人”把青春播撒在田間地頭,書寫著屬於自己的鄉村振興故事。
“終於脫貧了,開心!”
“近6000噸雪蓮果滯銷!”今年初,上海援滇干部、雲南文山州丘北縣副縣長賀志春接到當地農業合作社的求助信息。
一時間,賀志春坐不住了,戴上口罩,馬不停蹄四處尋找銷路。“丘北是中國優質雪蓮果核心產區,雪蓮果種植面積有2萬多畝,100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都要靠這個增收脫貧,一旦這些雪蓮果賣不出去,今年的脫貧成效必然受影響,這可等不得。”賀志春說。
從微信朋友圈,到上海當地企業,再到各大電商平台……凡是能想到的渠道,賀志春和同事們一個都沒放過,經常是一天輾轉多地,哪怕隻為多賣出1斤雪蓮果。“那陣子簡直像著魔了一樣,見人就聊雪蓮果,還試著搞起了‘直播’帶貨。”賀志春說,好在效果不錯,所有滯銷雪蓮果都賣出去了。
作為縣裡主要負責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干部,賀志春和同事們今年始終處於“跑”的狀態:跑上海,多次組織當地農業企業參加上海特色農產品展銷會,增加銷售訂單﹔跑山區,帶著筆記本深入山區村寨和貧困戶中了解並記下群眾增收致富現實需求,推動建設電商扶貧車間、發展特色種養殖業﹔跑企業,積極引進拼多多、京東、淘寶等電商平台,為防疫期間滯銷農產品打開銷路。
“今年最讓我開心的事,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丘北縣5月份正式退出了貧困縣序列。”提起這個,賀志春臉上洋溢著喜悅。
這一年,東部西部守望相助、協作攻堅,廣大黨員、干部吃苦耐勞、不怕犧牲,各界人士傾力馳援,中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做好每件平凡事,欣慰!”
剛從北京回來,余虹又一頭扎進了車間,檢查輸煤情況。就在此前的11月24日,他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作為福建華電永安發電有限公司燃管部燃運主管,今年53歲的余虹已在苦、臟、累、險的火電廠輸煤崗位第一線堅守36年。盡管如今榮譽等身,他依舊每天把工作安排得滿滿當當。
“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電力供應得有保障。”余虹說,對於輸煤崗位的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保証煤不出現問題。
提前1個半小時到崗,這是余虹的工作常態:向燃管班了解火車、汽車來煤情況,向值班長了解鍋爐燃煤需求,哪個倉燒煙煤,哪個倉燒無煙煤﹔還要沿輸煤系統走一遍,哪台設備正在備用,哪台設備有缺陷……有工友給余虹算了一筆賬,2000多米的輸煤皮帶系統,走上兩遍就是5公裡,這一年下來是1000多公裡,36年就是6萬多公裡,足夠繞地球一圈半。
輸煤作業最頭疼的是遇到台風暴雨,來煤被打濕便會出現落煤管堵煤現象。今年,福建多次出現暴雨天氣,余虹往車間跑得更勤了,隻要一發現落煤管堵煤,他就第一個沖上去疏通。為盡快疏通積煤,余虹和工友們常常是不分白天黑夜連續苦戰。久而久之,大家就傳開了這樣一句話:“輸煤車間的事,隻要有余虹頂著,天塌不下來!”
“把平凡的事情做好,把簡單的事情做實。”談及自己的工作,余虹常說起這樣一句話。
這一年,全國發電量繼續保持增長,14億人口大國的生產生活用電得到穩定保障。這背后,是一大批像余虹這樣默默無聞、堅守崗位的人們揮洒汗水拼出來的。
“准點送達,就是價值!”
冬季的北京,寒意陣陣。晚上9點多,東城區東四南大街上,美團外賣小哥馮飛還忙著在一家燒烤店取餐。
“忙啊!天冷了,點外賣的人多了起來。現在基本每天送幾十單,從早上一直忙到現在。”馮飛說。
忙,是馮飛這一年的工作常態。即便在幾個月前疫情肆虐時,馮飛也沒有閑過:今年春節期間,馮飛常常是晚上10點左右送完最后一單外賣,回到家中摘口罩、洗手、換衣服、洗澡,一系列消毒措施完成后,已經23時了。第二天一大早,馮飛又出發了。
“要說一點不緊張是不可能的。但過了最開始那個階段,也就不擔心了。”馮飛說,他本想著春節期間賺點外快,便早早將妻兒接到北京。但來了之后,因為疫情,馮飛的妻兒隻能天天待在家裡。“但生活總要繼續,不做飯的人需要吃外賣,做飯的人需要買菜、買肉。我的工作能讓大家吃上飯,這就是價值。”
馮飛的工作在特殊時期幫助了很多人,他自己也從中感受到了溫暖。以往他都要將每一單送到客戶家門口,送晚了可能還會被客戶嘮叨幾句。“這段時間客戶們都非常理解我,也很關心我,每天都能從電話另一頭聽到大家讓我保護自己、注意身體,還有些客戶會在訂單備注裡表達感謝和關心。”
這一年,千千萬萬像馮飛一樣的外賣小哥、快遞員們,穿梭於天南海北、大街小巷,即便滿身疲憊,依舊辛勤工作,守護著你我的美好生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