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千年運河煥發嶄新活力(現場評論)

姚雪青
2020年12月14日08: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河道生態美觀、文化遺產美麗、人民生活美好、文明交流美妙,這是沿線群眾對大運河的期待,也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在新發展理念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圖景

  

  冬意漸濃,江蘇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裡,滿載著游客的“水上巴士”來回穿梭。不遠處,建設中的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宛如一艘揚帆起航的大船。“水裡岸上都得美起來,‘水上巴士’才能開起來!”望著眼前的美景,正在公園散步的居民劉君很有感觸。

  大運河,是流動的文化,是活著的遺產,是正在書寫的歷史。古運河揚州段,是整個運河中最古老的一段。過去,揚州運河三灣地區的區位優勢吸引了農藥廠、制藥廠、染化廠等80多家企業聚集,發展為城南工業區。劉君印象裡,這一帶總是黑白灰三色——黑臭水體、白色垃圾、灰頭土臉。

  如何重現大運河舟楫如織、滿河朝霞的美麗風光,增進槳聲燈影、枕河而居的人文氣息?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設大運河文化帶作出重要指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不久前,在揚州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要把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同生態環境保護提升、沿線名城名鎮保護修復、文化旅游融合發展、運河航運轉型提升統一起來,為大運河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改善創造有利條件。這些重要指示要求,為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指明了方向。隻有堅持傳承利用與生態保護一起發力,才能讓大運河歷史文化資源更加凸顯當代價值、時代精神,讓水裡岸上的美更加可持續、更加有內涵。

  千百年來,運河滋養兩岸城市和人民,是一條致富河、幸福河。對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的揚州而言,生態文明建設關系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關系人民生活幸福。河道生態美觀、文化遺產美麗、人民生活美好、文明交流美妙,這是沿線群眾對大運河的期待,也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在新發展理念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圖景。具體而言,就要從空間布局上,協調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在時間坐標中,統籌活化保護和傳承利用之間的關系。

  近年來,揚州依托原有的濕地資源,打造出3800畝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核心展示園——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同時,在水裡,下大力氣整治河道、疏浚水系,修復岸線﹔在岸上,下大決心關停企業、拆除碼頭、清理違建。在運河三灣區域重化工業“騰籠”之后,文化創意產業有了發展空間。從江蘇全省看,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無錫中國民族工商業博物館、淮安運河博物館等,讓市民和游客得以近距離感受運河文脈。以“水上巴士”為代表的運河休閑旅游正在多個沿線城市常態運行,將散落的文化遺存遺址串珠成線,活性保護和開發利用相得益彰……

  穿越2500年、綿延3600裡,古運河在新時代開啟新氣象。去年中辦、國辦印發的《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提出,打造大運河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游帶。實現大運河水裡岸上都美起來,沿線各城市都需要積極行動,圍繞規劃綱要補短板、增特色,切實統籌好人與河的關系、河與城的關系,打通運河上下游的古今文脈、各河段之間的資源要素,讓千年運河煥發嶄新活力。

  (作者為本報江蘇分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14日 05 版)
(責編:於子青、王政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