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石板河村:懸崖上鑿出致富路

何晶茹、李瑞橋、高華

2020年11月16日13:46  來源:人民網

貴州赫章石板河村的挂壁公路。人民網 王政淇攝

“我現在的任務是清掃挂壁路,一個月能拿600塊錢,再加上家裡養的羊,一個月拿3000不成問題,這一切多虧修通了挂壁路。”53歲的黃啟富是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石板河村的一名護路員。他所說的挂壁路,是往來石板河村的唯一途徑,被村裡人稱為“命脈”。

之所以得名“挂壁”公路,是因其修建在90度峭壁的懸崖上,遠遠看上去像是在岩石中劈出來的一道裂縫。挂壁路近幾年成為了小有名氣的網紅打卡地,不少游人來此就為一睹挂壁路的險峻。

路沒修通前,石板河村與曾經“苦甲天下”的海雀舊貌如出一轍。由於地處深山,村民從村到鎮要走5個小時,走得全是寬不超過30厘米的羊腸小道,運輸物品全靠“人背馬馱”。全村過著不通電、一到年底就為糧食短缺發愁的生活,90%的村民住在漏雨的茅草房裡。

窮則思變,石板河村民決定靠雙手擺脫貧窮的命運。1999年,全村2000多人一同投入到“開山辟路”的工程裡來,年輕人用鐵钎鑿岩石,老人負責清運鑿下來的砂石。鑿了整整3年,終於打通阻隔村民出行的大山,修成長約470米的挂壁公路,加上其余岩段共計7公裡的出山路。

2014年,石板河村被納入“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計劃,經過兩年的建設,挂壁公路變成了一條寬約4.5米的水泥公路。石板河村口有一個村小組名叫野都畢,在當地方言裡意為“越往裡越窄”。但石板河村的發展卻是越走越寬,2019年,石板河村人均年收入從以前的幾百元上升到6500元。

如今的石板河村。赫章縣融媒體中心 王娜 攝

“自從有了挂壁公路,我們石板河村終於告別一窮二白的苦日子。”黃啟富說,村裡成立了2個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從事生豬和肉牛養殖,帶動群眾脫貧。現如今,黃啟富去趟鎮裡隻需要一個小時,家裡修起了磚瓦房,養的70多隻羊讓他喜笑顏開。

(責編:宋子節、王政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