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美化環境 創造幸福生活
奉化共建美麗家園

![]() |
奉化裘村鎮庄下村的微景觀建設。 |
![]() |
奉化裘村鎮庄下村的微景觀建設。 |
![]() |
奉化雪竇山風光。 |
金桂飄香的時節,記者來到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一口氣跑了七八個村子:修葺如新的房屋鱗次櫛比,寬闊平整的村路上看不到一絲垃圾。每個村子都像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裡一樣美麗。
不過,再仔細看,便會發現整潔背后暗藏的“玄機”——白牆上多了民間藝術家的手繪畫,竹籬笆盡顯時尚“田園風”,廢棄瓦片成了田間地頭的裝飾品,就連窗前屋后的犄角旮旯都充滿藝術氣息。
2016年,奉化撤市並區,這座地處浙東沿海的僑鄉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地鐵高架便捷了出行,危舊房改造提高了生活品質。當然,發生改變的不止有城區,更有鄉村。
藝術賦彩鄉村
車子從奉化城區駛出,一路青山相伴,不到20分鐘,牌亭村就到了。
路邊,寫著“中國芋艿頭之鄉”的標志牌極其醒目。芋艿頭是奉化特產,在寧波地區,有“跑過三江六碼頭,吃過奉化芋艿頭”的說法。寧波人走南闖北,足跡遍布海內外,他們認為,吃過奉化芋艿頭才是真的見多識廣。在整個奉化,又屬牌亭和前葛兩個村出產的芋艿頭品質最為上乘。從四明山溪流裹挾而下的泥沙,在蕭王廟剡江兩岸,也就是牌亭村附近形成了沖積土,這種土壤最適合芋艿頭的生長。
牌亭村村口擺放著兩個1米來高的褐色“芋艿頭”,是用村民家閑置的舊水缸做的。今年5月,奉化開展共建“我們的家園”專項活動,圍繞村庄的道路、田園、庭院、河道和圍牆等開展“八大”美麗專項行動。
“利用老物件在村庄入口設立標識,南來北往的人一看,就知道我們這裡盛產芋艿頭。”牌亭村村支書王水孝滿臉自豪地說。他帶著記者在村裡轉悠。“這些竹籬笆挺好看的吧?我們奉化許多村子背靠竹林,所以就把竹子弄過來做裝飾。”田園、村路兩側,一排排整齊的竹籬笆圍欄與綠植相映成趣。就地取材,這種當地常見的植物,化身美化村庄的建筑材料,無疑是一種智慧的體現。
藝術賦彩生活,在奉化的鄉村隨處可見。
小橋流水、農舍田園、青翠茶山……潔白的牆面上,一幅清新靚麗的現代村居圖躍入眼帘。在裘村鎮裘三村,73歲的庄作鬆老人花了4天時間,完成了這幅5米長3米高的牆繪。
看著大家熱火朝天地種植綠化、清潔街巷,庄作鬆老人雖然年事已高,聽力又不好,但也想幫助村庄美化,村裡被刷成白色的農房外牆成了他的新畫布。依照“我們的家園”主題,老人精心構思,完成了這幅具有鄉土風味和山海特色的牆繪,不少村民特地趕過來欣賞。
文化鎖住鄉愁
來到青雲村,仿佛跌入了江南水墨畫。青磚黛瓦、粉壁秀閣,村中古建筑韻味十足。青雲村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文化名村,因村內“聯步青雲坊”而得名。村內現存古建筑數量龐大,以連廊式、合院式居多,總建筑面積達7萬多平方米,保存較完整的有20余處,整體保持了清末民初的風格。
因年代久遠,青雲村有不少舊房危房。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大面積拆掉舊房子自然行不通。為了最大程度保留江南古建筑的原汁原味,青雲村對傳統院落“修舊如舊”,修繕古建筑6萬余平方米,新(改)建A級旅游廁所、村級旅游服務中心、村史館、家庭陳列館等多項旅游設施。青雲村也成為國家級美麗鄉村示范村。
在青雲村,有一個海定公園,面積不大,但亭台、曲橋、荷花池一個不缺,方寸間“拗”出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造型。不曾想,這樣一座“小而美”的鄉村公園,曾經是柴間、豬舍,雜草叢生,破敗不堪。如今的青雲村,不僅整潔干淨,更找到了傳統與現代之間的交匯點。
留住歷史,也是在人們心中播下鄉愁的種子。在建設“我們的家園”過程中,許多村庄都在傳播歷史文化上下足工夫。
裘村鎮庄下村分布在公路兩側的狹長地帶,開車經過,可看到農房外牆上一個個憨態可掬的彌勒佛卡通形象。“奉化沿海裘村一帶被認定為布袋和尚(漢傳佛教中彌勒菩薩的化身)的‘濟世救民之地’,因此彌勒文化是我們挖掘展示的重點。”庄下村村支書林君益說。
更吸引人的是村中的微景觀。村民家中不用的熱水瓶、瓦罐、燒水壺、酒壺,都變成院落圍牆的裝飾品。廢棄的農家院子被裝點成小花園,生鏽的水管變身“竹子”,有些農戶還將自家的窗戶和大門都繪上了彩繪,如同民宿一般。走在村中,牆上挂著的展板,介紹著有關彌勒的故事和打油詩。
讓美麗鄉村充滿活力
溪口鎮畸南村南靠剡溪,村前,一條寬闊整潔的沿河步道從腳下延伸。
與本地人口佔絕大多數的牌亭村、青雲村等不同,由於畸南村附近有幾家工廠,所以有3000多的外來務工人員,村中住的大多都是租戶。如何讓他們也把這裡當作自己的家?
“除了不斷動員,上門做思想工作外,我們還想了個辦法——‘小手牽大手’。”村支書夏波義說。考慮到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基本都在畸山小學上學,畸南村發起了“小手牽大手”活動。“讓小學生把這次環境美化行動告訴父母,鼓勵孩子和家長共同參與到環境衛生整治中來。”
站在畸南村村口,一邊是整齊劃一的民房,一邊是美麗的“竹排”牆,牆上“畸南村歡迎您”的字樣十分醒目。走在村中巷弄,看不到垃圾和胡亂堆放的雜物。
“優美的環境能讓人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我們的家園’建設,既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也能減少疾病傳播。”奉化區共建“我們的家園”工作專班有關負責人說。“一開始,有些年紀較大的村民不配合,覺得在農村堆放東西是常事,犄角旮旯臟點也無所謂。但后來,看到其他村子都改造得這麼漂亮,思想也有了轉變。”
5個月來,奉化全區需測評的312個村,已有296個考核“達標”。“我們請第三方進行測評打分,有的村去了四五次才通過評估,村支書的臉上也挂不住,環境改善的步子也加快了。”該負責人說:“在整齊、清潔的基礎上,下一步還要向產業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邁進。”
避免鄉村光有山水卻缺乏產業和活力。讓美麗鄉村更有生命力、可持續力,是奉化持續努力的方向。牌亭村所在的蕭王廟街道推出“芋鄉一日游”旅游路線,青雲村推出民俗活動發展古村旅游,滕頭村持續做大綠色生態文化、布局全域旅游新版圖……在奉化,美麗鄉村正不斷向前“進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