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百萬名鄉級村級河長上崗,治水組合拳發力

咱家鄉的河流變清了(小康之年補短板)

本報記者  王  浩
2020年10月30日08:3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數據來源:水利部、農業農村部

清水繞村,流水涔涔,家鄉的河流是不少人的鄉愁記憶。

農村水環境事關農村人居環境、鄉村產業發展。鄉村河流點多面廣,長期以來欠賬多、基礎弱,治污任務艱巨。如何治好、管好農村河湖,補上鄉村水環境短板?記者到浙江、江西、湖南等地進行了採訪。

治污見成效

解決水環境治理的“末梢”難點,河流活起來、美起來

一推開窗,躍龍河蜿蜒而過,桂花香迎面扑來,湖南長沙瀏陽市鎮頭鎮雙橋村村民鄭伙亭感嘆:“環境變好了,生活更舒心了。”

曾經,躍龍河是條“醬油河”,住在河邊的鄭伙亭苦不堪言:“河裡漂著垃圾袋、塑料瓶,臭氣熏天,都不敢用河水洗手,夏天也不願開窗戶。”

“以前洗澡、洗衣的污水、鴨棚雞圈裡的糞污都直接排到了河道溝渠裡。全村47條溝渠、120多口山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雙橋村村委會主任羅軍山介紹,“小微水體的污染,不僅影響生活用水、農田灌溉,更影響村容村貌和群眾的健康。”

鎮頭鎮鎮長趙舟飛坦言,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欠缺,種養殖小散亂,面源污染較重,治理農村水體污染,必須攻難題、補短板。

如今,走進鄭伙亭的家,洗碗池、洗衣池全裝上了水龍頭,廁所改成了沖水式,“看,這條綠色管道從牆上盤到地裡,這是污水收集管。生活污水通過它集中送到小型污水處理廠,達標后再排放。”

政策支持,雙橋村投入460多萬元,改廁改水,鋪設管網,完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此外,當地鼓勵養殖場開展廢棄物循環利用,推廣太陽能殺虫燈,減少農藥使用量。目前躍龍河水質穩定達到Ⅲ類標准。

變化不僅發生在躍龍河。長沙市新建、擴建污水處理廠,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治理,16.02萬處小微水體基本實現了活起來、淨起來、美起來。

小微水體看上去小,但點多面廣,治理難度大。水利部河湖管理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盯住農村河湖治理,解決農村河湖臟亂差、非法種植養殖等問題,從“毛細血管”著手,解決水治理的“末梢”難點。

消除農村黑臭水體,各地鐵拳出擊。在浙江德清縣,蠡山漾一度變成了黑臭河。德清縣水利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忠鋒介紹,通過清退養魚、養雞場,清除污泥,置換水體,蠡山漾從內到外變美了。

治理農村河湖,各地創新機制。浙江省雲和縣啟動“以魚保水”工程,將雲和湖2.5萬余畝水域承包給周邊33個村,專門生態養殖湖水“清道夫”——鰱魚和鳙魚。33個村集體聯合組建公司,3056位村民都當上了股東,他們自發組織成立護漁隊,與縣裡的漁政部門協同管理亂捕濫養帶來的污染。“實施‘以魚保水’工程三年,藍藻再也見不著了。” 緊水灘鎮金水坑村村民謝偉峰說。

治理農村水環境,源頭治理見成效。目前全國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已覆蓋90%以上的行政村,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65%,近30%的農戶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2.5萬個行政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已經完成,農村河湖更清更淨了。

水暢煥生機

河湖整治讓水清岸綠,生態線成了“致富線”

隨著水環境整治的持續推進,一條條河暢了、水活了,為鄉村聚攏人氣,帶來財氣。

在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菰城村,東苕溪沿岸白牆黛瓦,清水繞村,農家樂“綠色魚庄”裡客人滿座。“以前村裡不少河溝臟亂差,夏天常發大水,沒啥掙錢路子,我隻好到外面去打工了。”農家樂老板李建中說,經過河湖整治,村裡的綠水青山又回來了,他返鄉開起了魚庄,生意越來越火。

這一切都來自於東苕溪的變化。“以前河道淤積嚴重,排水不暢,兩岸還有違章建筑、垃圾堆,沒有好生態哪有好發展?”菰城村黨支部書記陳新龍說。

整治打出“組合拳”。先給東苕溪清理淤泥,連通溝渠,東苕溪寬了,水活了,排水通暢了﹔給堤壩加寬加高,汛期不用提心吊膽了﹔再給河流換新貌,兩岸栽種綠植花卉,新建亭台樓榭。“水環境煥然一新,激活產業發展,村裡已經發展了2家民宿、4家農家樂。”陳新龍說。

吳興區水利局水旱災害防御科科長吳永祥介紹,近些年,通過苕溪清水入湖等工程,全區完成河道清淤380公裡,清淤土方523.3萬立方米,疏通連接多個漾區,恢復水域面積達65萬平方米。

苕溪蜿蜒入太湖,一路上“穿珠成鏈”,造就一個個水美鄉村,輻射帶動沿線鄉村的旅游休閑和經濟發展。

“國慶假期房間爆滿,不少都是回頭客。”說起自家生意,浙江安吉縣新豐村村民韓迎春喜笑顏開,“很多客人從上海、江蘇等地過來,就是看中我們這的水鄉田園風光。”

近些年,新豐村將包括西苕溪在內的67個大小河湖水塘清淤貫通,堤岸整治綠化美化,過去村民“賣石頭”,如今吃上“生態飯”。

不僅在苕溪,一條條河湖生態線變成了“致富線”。在浙江,開化縣馬金溪“百裡黃金水岸線”年接待游客550萬人次,營業收入超33億元﹔諸暨黃檀溪畔有農家樂50家左右,帶動農戶收益5000萬元左右。截至目前,浙江已完成648條美麗河湖建設,累計綠化提升濱水帶682萬平方米、濱水公園630多處。

完善防洪基礎設施、治理河道、連通水系、打造水景觀……黨的十八大以來,水利部對4300多條中小河流重點河段進行了治理,提高了農村河流防汛排澇能力,改善了河湖面貌,為鄉村新業態發展奠定了基礎。

制度管長遠

河長守護河流健康,確保清水長流

“瀏陽河,彎過了九道灣,五十裡水路到湘江”,在瀏陽河第一彎環抱的湖南瀏陽市高坪鎮隻見清波蕩漾,岸柳低垂,健身道上,三三兩兩村民悠閑散步。

“河邊倒了一堆磚瓦,快點派人處理!”前不久,高坪鎮鎮長張義根在巡河中發現問題,趕緊拍照、記錄問題,工作人員調取監控,鎖定偷倒垃圾人員,責令清理。多竿釣魚、非法使用地籠捕魚……作為鎮級河長,平時巡河中,張義根發現了不少問題。

瀏陽河支流三叉河上,湖南省長沙縣金洲村村民劉新龍手持竹竿,立在船頭,認真做著河道保潔工作,“每天清理一次,打撈從上游漂來的垃圾、雜草。”

農村河湖要治更要管。湖南省長沙市水利廳有關負責人介紹, 瀏陽河流經102個村(社區),當地建立“河長+河道保潔員”機制,定期巡河,時間、路線、發現問題、辦理進展都一一登記在手機軟件中,打通河湖管護最后一公裡。

隨著河長制的推行,長沙採取了關閉砂石場、封堵排污口等一系列舉措,確保瀏陽河清水長流。從過去“傷痕累累”到如今水清河暢,瀏陽河水質連續18個月達到Ⅲ類,國控、省控斷面水質優良率為100%。

河湖問題點多面廣,如何及時發現、處理?高技術助力河長巡河。“往右邊點,再高一點,有白色垃圾,請派人清除……”無人機轟轟掠過水面,畫面顯示在手機屏幕上。在江西遂川縣,北澳陂河長王榮平介紹,無人機成了新“眼睛”,能及時發現各類問題線索。

遂川縣河長辦負責人張曉曲介紹,不少河段處於山區,單靠人力巡護,難免存在監管盲區。去年以來,遂川縣投入近500萬元,建成智慧河長制綜合管理信息平台,“無人機+大數據”助力河長精准巡河。

據統計,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以來,各地設立鄉、村級河長湖長和巡河員、護河員120萬名,涌現出一大批民間河長湖長和志願者。水利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基層河長湖長、社會志願者等已成為守衛河湖的重要力量,在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從“有名”向“有實”轉變、強化河湖管理保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制圖:張丹峰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30日 18 版)

(責編:梁秋坪、楊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