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一見

一見·當游客偶遇總書記

2020年05月12日08:39 |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小字號

《一見》欄目今天和大家見面了。一見,一種見解,很直白的縮寫?

內涵豐富當然不止這些!

第一見証:見証現場,也見証歷史。

第一見聞:細節見聞,場景對話,是新聞更是要聞。

第一見解:解讀分析,看法思考,讀時事的諸多思路中的一種。

第一見識:視野格局,小切口大主題撫今追昔。

這個欄目聚焦時政要聞,跟著熱新聞的足跡,聽我們給你娓娓道來那些和“今天”有關的故事。

——編者

一見·當游客偶遇總書記

5月11日傍晚時分,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實地了解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情況,還遇到了一群游客。

在敦煌莫高窟、在騰沖和順古鎮、在杭州西溪濕地,這些年,不少游客見到總書記,留下了許多精彩對話。

對話:親切家常

“老家在哪裡”“路途遠不遠”“路上堵不堵”“費用高不高”“走了哪些地方”,當游客偶遇總書記,總書記常親切詢問,了解游客的行程安排、旅途感受。

“你們是看完大漠風光看海峽風光。”在福建平潭碼頭,習近平遇到來自新疆的幾位游客,風趣描述了他們的路線。

“很好啊,一路上可以多看看,孩子們可以長見識。”在敦煌莫高窟,習近平這樣鼓勵專程帶孩子從江蘇過來參觀的游客。

當前,隨著疫情防控轉向常態化,總書記的聊天裡多了一項內容,強調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加強引導、控制人流,避免因大規模人員聚集引發疫情復燃。”習近平在雲岡石窟如是叮囑。

回答:巧妙幽默

“習大大,彭麻麻呢?”今年春節前夕,在雲南騰沖和順古鎮,沿途游客詢問。習近平笑著回答說:“沒來。過年了都在家裡忙著呢!”大家都會心笑了起來。

“習主席,一起來坐船嗎?”在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正在乘船觀光的游客發出邀請。習近平微笑著向大家揮手致意:“我很想去啊,就是人太多了。”現場又是一陣笑聲。

“我插一句啊,也要教育我們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講文明。礦泉水瓶子不要亂扔,不要去破壞人家的珊瑚礁。少吃方便面,多吃當地海鮮。”習近平在馬爾代夫進行國事訪問,談到中馬旅游合作時,一番幽默的插話,引得全場響起笑聲和掌聲。

游客:高聲問好,爭相拍照

“總書記新年好!”張家口雲頂滑雪場滑雪愛好者向總書記拜年﹔“主席好,兩岸一家親!”即將開往台灣的“海峽號”客輪上,幾位台胞搶著表達心聲﹔“東方紅,太陽升……”在古巴哈瓦那老城區,當地游客和中古領導人合唱起《東方紅》。

游客遇到總書記,都會紛紛圍攏上來。“總書記來啦!”“總書記好!”“總書記辛苦啦!”在敦煌莫高窟,大江南北的游客涌上來爭相同總書記握手,問候聲此起彼伏。遠處的游客熱情歡呼,習近平頻頻招手致意。

游客還會拿起手機、相機,記錄下這珍貴瞬間。網上因此有了總書記各個視角的照片,俯拍、仰拍、側拍,有的群眾一手舉手機,一手同總書記握手,留下自拍照。

調研行程:傳遞深意,蘊含理念

細數總書記這些年與游客偶遇的地方,亦有深意。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秦嶺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傳遞著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雲岡石窟、和順古鎮,回蕩著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回響﹔井岡山、西柏坡,寄托著革命老區脫貧致富的希望和信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調研行程傳遞深意,蘊含著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

(策劃︱杜尚澤,撰文︱許晴)

(責編:彭心韞、申亞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