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元庄村的變遷(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初秋時節,出河北石家庄市區一路向北,駛過雲龍大橋,來到蜿蜒流淌的滹沱河畔。河水清清,草木茂盛,隨風搖曳。
沿河北岸,樓房鱗次櫛比,流水長廊相映成趣,游人如織……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圖景,映入眼帘。
這裡是塔元庄村。
習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曾多次來村裡調研。2008年1月和2013年7月,習近平同志又兩次來到塔元庄,親切看望鄉親們。
30多年來,從發展“半城郊型”經濟,到夯實基層黨組織,再到“把農業做成產業化,養老做成市場化,旅游做成規范化”,塔元庄村干部群眾凝心聚力,將一個貧困村庄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全面小康村。
“習近平總書記關心塔元庄村,這份情,鄉親們心裡永遠都記著!”塔元庄村黨支部書記尹計平說。
發展“半城郊型”經濟,塔元庄很快冒了尖
“50后”村民李貴鎖,幾乎每天早上都會沿滹沱河邊散步,看看碧波蕩漾的河水,神清氣爽。“過去水淺,常斷流,隨便就能從河裡走過去。”
塔元庄村地處滹沱河北岸,南鄰石家庄主城區。上世紀80年代初,村庄四周還是大片荒灘。全村500來戶2000多人,耕地僅760畝。
那時,李貴鎖家裡不到一畝地,種點玉米勉強糊口。好在自己會木工,於是起早貪黑進城打零工。“那會兒村裡別說公交,連平整的路都沒有。我得騎個把小時自行車才能到市區。”李貴鎖回憶,“最多一天掙5塊錢。”
別看緊挨石家庄,當年塔元庄是個貧困村,人均年收入幾十塊錢。村民編了句順口溜:“盼著一年吃細糧,蓋上新房娶新娘。”
1982年3月,習近平同志赴正定,先后任縣委副書記、書記。針對正定緊鄰省會的區位特點,習近平同志深入調研,確定了“半城郊型”經濟發展路子,並在實踐中總結出發展“半城郊型”經濟的“二十字經”: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長,補其所短,應其所變。
“村裡從那時起開始種大棚蔬菜,建養雞場、養豬場。可以說,城裡人想吃啥咱種啥,城裡人想用啥咱加工啥。”李貴鎖開了竅,既然城裡人需求量大,干脆自己“當老板”做家具。
一開始,在自家院子搭個棚子,鋸木頭、刷漆,李貴鎖都親自上手,做好家具騎著板車送貨。生意雖小但挺紅火,“沒幾年,我就能一年掙兩萬元,成了‘萬元戶’。”到了上世紀90年代,他建起了廠房,設備也由手工鋸變成電鋸、切割機。
正是沿著“半城郊型”經濟發展路子,塔元庄很快冒了尖。1985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200元。后來,村裡家具廠、棉織廠、構件廠等企業蓬勃發展,村民收入不斷提高。
夯實基層黨組織,塔元庄大變樣
塔元庄距縣城僅三四公裡,當時卻沒一條好走的出村路。“村裡村外坑坑窪窪,一下雨村裡就成了沼澤。”“70后”村民李彩芳回憶。
2000年,在外經商多年返鄉創業的尹計平任村黨支部書記。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是修路。村干部帶頭捐款,全村集資13萬元,又在縣裡協調下籌資120萬元,2003年打通了通往縣城的路。隨后,村內東西南北道路全部修通,並實施硬化美化亮化工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為改善村民居住環境,村兩委班子決定,盤活土地500余畝,開展舊村改造。可房屋拆遷不是小事,群眾難免有不同意見。
2008年1月12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的習近平來到塔元庄,沿著正在改造的村路,與尹計平邊走邊聊。
“得知我們正在實施舊村改造,計劃用3到5年讓全部村民住進樓房,他特別囑咐要征求老百姓意見,得到大部分人的同意才行﹔一定要規劃好,嚴格按照圖紙施工,不要隨意改變。”尹計平說,他清晰記得習近平同志的殷切囑托:“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希望你們發揮好戰斗堡壘作用,帶領群眾早日奔小康。”
尹計平帶領村兩委班子走家串戶,廣泛聽取村民意見,耐心做工作,還帶頭拆了自家房子,“村黨支部公開公道,黨員干部帶頭,群眾對我們越來越信任。”2010年,塔元庄新民居落成,全村近500戶村民住進了樓房。小區內配建了中心超市,鋪設了排污管網系統。
為增加村集體收入,塔元庄村成立了林果蔬菜種植的村集體合作社,吸引200余戶村民入股﹔新建的綠豆芽廠,日產150噸,每年為村集體增加收入100萬元。
現代農業拔節生長,鄉村旅游日益紅火
“90后”村民胡雷,一早便來到村委會旁的蔬菜發放點,領取有機蔬菜。
從今年5月開始,塔元庄村每周向村民送一次免費有機蔬菜。胡雷領到一個塑料箱,打開蓋子,黃瓜、豆角、西紅柿等,綠的紅的,碼放整齊。“一周領一次,一次吃一周。”胡雷拍照后發微信朋友圈。
在村西一座蔬菜大棚裡,塔元庄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農技專家趙棟正彎腰走在田埂上,查看蔬菜長勢。滿眼的西紅柿通紅透亮,趙棟摘下一個咬了一口,“酸裡帶甜,爽口!”
由村集體合作社發起成立的這家公司,利用先進技術生產綠色農產品。銷售實行會員制,每周定點配送6個以上品種、12斤以上的蔬菜,吸引市區客戶。塔元庄近500戶村民被納入首批會員,免費供應。
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塔元庄考察時,對塔元庄村提出了新要求:“你們要在全國提前進入小康,把農業做成產業化,養老做成市場化,旅游做成規范化。”
“我們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建成了產銷一體的農業產業鏈,增加村集體收入,讓村民吃上綠色無公害蔬菜。”尹計平說。此外,塔元庄興建了集農業生產、觀光旅游於一體的現代科技示范園﹔注冊了“塔元庄牌”商標,將大米、面粉、牛蒡酒等綠色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近年來,隨著滹沱河綜合整治工程的實施,修路筑堤、疏浚河道、保護濕地,干涸多年的滹沱河重新煥發生機。塔元庄在滹沱河北岸景觀大道兩側栽植玉蘭、白蠟樹等,面積達12萬平方米,恢復生態,發展旅游。
徜徉在塔元庄美食街,一排排店鋪排列整齊,牛骨湯、小龍蝦、全驢宴等特色美食,香味扑鼻而來。全驢宴經營者曹新玉本是塔元庄人,早年外出做生意,最近返村創業,“美食街門店各有特色,游客越來越多,我很看好未來發展。”如今,美食街已有數十家商戶入駐,村裡還建成了環境優美的木屋民宿小鎮。去年,全村接待參觀團隊和游客50多萬人次。
2019年,塔元庄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10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2.1萬元。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08日 03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