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加快培養工業互聯網跨界人才(創新談)

喻思南
2020年08月31日00: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在工業互聯網產業自身驅動力還不足的情況下,在跨界人才培養上助推一把,不僅有助於補上當下人才缺口,還能為未來起飛打好堅實基礎

  

  不久前,調研工業互聯網落地難點時,某服務平台負責人告訴筆者這麼一個現象:公司信息部門與工業部門同事商議方案,討論了半天卻總感覺溝通不夠順暢。原來,大家對同一個概念的理解有差異,雖然說的是一件事兒,但溝通效率非常低。

  類似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落地應用需要既懂得工業運營、又了解網絡信息技術的跨界人才。服務平台對工業理解不深,抓不住企業的痛點,提出的解決方案容易流於表面﹔工業企業沒有專業信息化人才,說不清改造需求,也不知道能用工業互聯網做什麼。雙方溝通缺乏有效的“翻譯”,效率大打折扣,推進應用難免磕磕絆絆。

  我國制造業門類齊全、體系完備,工業大數據數量多,有較大的市場潛力,推進工業互聯網具有良好的基礎。可以想象,隨著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深入,市場、技術、資金等制約因素逐步減輕,跨界人才不足的短板則日漸凸顯。不久前,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發布的《工業互聯網人才白皮書》認為,專業人才缺乏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重要因素。

  當前,工業互聯網仍處於早期探索階段,產業發展至今僅10年左右,精通信息技術和工業的復合型人才在全球都緊缺,這是產業發展規律決定的。對我國來說,解決好跨界人才不足問題,工業互聯網發展就有望上一個大台階。因此,在產業自身驅動力還不足的情況下,在跨界人才培養上助推一把,不僅有助於補上當下人才缺口,還能為未來起飛打好堅實基礎。

  工業互聯網涉及的專業比較廣,對人才的創新和實踐能力要求較高。當前較為有效的嘗試是加強產業和教育融合,培養工業互聯網專業技術人才。比如,在全國制造業重點集聚地區,依托有關高校院所、龍頭企業,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精准補上場景清單中的人才短板。同時,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搭建工業互聯網繼續教育平台,提升傳統人才的適應能力,挖掘存量人才潛能。

  產教融合固然有助於培養一批工業互聯網專業技術人才,然而從長遠看,搭建持續的工業互聯網人才供需體系,還需要引導高校根據產業發展情況,調整專業設置和課程內容,加強學科交叉融合,培養一批行業領軍人才。此外,由於工業互聯網屬於新興行業,應逐步建立社會認可的職級晉升制度,明確人才成長的路徑,充分激發人才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31日 19 版)

(責編:鄧志慧、楊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